-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余光中精選集 本書特色
余光中先生是聞名華文文學界的詩人與散文大家。本書是他詩歌和散文代表作的精選集,余光中先生2015年*新修訂。
余光中的詩融會了西方現代文化的靈性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神韻,在傳統與現代、歷史與現實之間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現代主義詩歌的創作道路,具有鮮明特征。他的詩構思巧妙、想象豐富、追求詩的整齊,講究詩的和諧,強調詩的節奏韻律,創造了與中國語言文字特點相結合的民族化的詩歌藝術美,賦予了現代新詩活力。
作為“詩質散文”的代表作家,余光中的散文跳出傳統散文語言的窠臼,把現代藝術表現手法引入散文創作中,使散文具有現代詩的密度和張力。在建構異彩紛呈的語言形象過程中,他的散文語言運用密集型聚合的疊音、新穎的詞匯和意象、多姿多變的語言節奏、綜合運用多重修辭格方面,閃爍著余光中散文獨具特色、富有魅力的語言風格。
余光中精選集 內容簡介
1. 余光中,一個見證中國現代詩壇創作走向的標志性詩人。讀詩、讀中國現代詩歌,不能越過他。
2. 余光中,不僅僅是一闕《鄉愁》、一張《郵票》,他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傳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條黃河的支流”。他是中國文壇杰出的詩人與散文家,他仍在“與永恒拔河”。
3. 2016余光中先生全新修訂版本,收入余光中半個世紀詩歌與散文創作代表作。梁實秋先生說過:“余光中右手寫濤,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4. 余光中曾自言 :“大陸是母親,臺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讀他的詩、讀他的文,自能領會其中的深意與神髓。購買此書的讀者還喜歡 :賈平凹精選集
蘇童精選集
劉震云精選集茅盾精選集
鐵凝精選集
魯迅精選集孫犁精選集
汪國真精選集
沈從文精選集郭沫若精選集
汪曾祺精選集
史鐵生精選集郭小川精選集
王安憶精選集
張承志精選集老舍精選集
王蒙精選集
張賢亮精選集梁實秋精選集
蕭紅精選集
張曉風精選集林海音精選集
徐志摩精選集
戴望舒精選集林徽因精選集
郁達夫精選集
丁玲精選集朱自清精選集
周作人精選集
顧城精選集
余光中精選集 目錄
五陵少年
森林之死
燧人氏
月光光
登圓通寺
春天,遂想起
大武山
黑天使
當我死時
有一只死鳥
雙人床
如果遠方有戰爭
火浴
或者所謂春天
江湖上
飛將軍
鶴嘴鋤
大江東去
白玉苦瓜
鄉愁四韻
俳句十二行
搖搖民謠
沙田之秋
九廣鐵路
老火車站鐘樓下
獨白
蟋蟀和機關槍
與永恒拔河
菊頌
唐馬
水晶牢
公無渡河
蔡元培墓前
湘逝
刺秦王
割盲腸記
寄給畫家
尋李白
聽蟬
秋分
踢踢踏
橄欖核舟
甘地之死
初春
布谷
十年看山
望海
控訴一支煙囪
珍珠項鏈
雨聲說些什么
壁虎
向日葵
秦俑
聽容天圻彈古琴
后半夜
秘密
三生石
小毛驢
浪子回頭
母難日(三題)
夜讀曹操
客從蒙古來
粥頌
藕神祠
散文編
猛虎和薔薇
鬼雨
逍遙游
黑靈魂
咦呵西部
伐桂的前夕
聽聽那冷雨
花鳥
尺素寸心
催魂鈴
何以解憂?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
牛蛙記
我的四個假想敵
秦瓊賣馬
假如我有九條命
古堡與黑塔
娓娓與喋喋
德國之聲
紅與黑
詩與音樂
開你的大頭會
天方飛毯原來是地圖
鈔票與文化
為人作序
兩個寡婦的故事
創作要目徐學
(本書目由徐學選定)
余光中精選集 相關資料
余光中是個復雜而多變的詩人,他寫作風格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中國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后回歸。
——中國臺灣網
氣勢宏大,語言猶如閱兵方陣,排山倒海,萬馬奔騰,并具有深刻的幽默感。
——樓肇明
他上承中國文學傳統,橫涉西洋文學藝術,在綿長四十余年的創作生涯中,筆耕不輟,成為當代文學的重鎮,其文學影響,已跨越海峽兩岸,詩風文采,為不少讀者所贊賞。當我們翻閱那琳瑯滿目的佳作,沉浸于他那融匯中外,通變古今,頗具雄長之氣;瑰麗多姿,變化多端,令人嘆為觀止的詩文之中時,不能不驚嘆他的文學成就之超卓。
——董橋
教授及講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時間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
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共 40 余種。[1]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
余光中精選集 作者簡介
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1952年畢業于臺灣大學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 LOWA )藝術碩士。先后任教臺灣東吳大學、臺灣師范大學、臺灣大學、臺灣政治大學。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臺灣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 1985年至今,任臺灣中山大學教授及講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時間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
余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共 40 余種。[1]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詩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散文集)及《分水嶺上:余光中評論文集》(評論集)等。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