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財政史研究(第九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571354
- 條形碼:9787509571354 ; 978-7-5095-713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財政史研究(第九輯) 本書特色
財政雖然屬于經濟范疇,但又是一個歷史范疇。當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人類創造的勞動成果日趨豐富,私人占有財產形成一定規模,凌駕于普通百姓群體之上的權力集團隨之出現,所需公共事務開支就必然對私人經濟部門進行再分配——早期的財政產生了!我國舜禹時期,正是人類歷史上如此重要的年代。當黃河、淮河流域的水患基本治理平復,兩岸居民有了安居和生產的條件后,大禹劃地居民,在組織生產、生活的同時,通過對版圖內自然環境的調查研究,制定了居民賦稅貢納制度(見《尚書·禹貢》)。規定每個社會成員必須承擔納賦(土地稅)、進貢(山林出產稅)的義務,根據地質、地勢和產出品種確定不同的稅率及貢物,體現了區別對待、公平負擔的財政原則。所以司馬遷肯定地說:“自虞、夏時,貢賦備矣”(見《史記·夏本記》)。進入西周時期,相傳周公制定了集夏、商以來國家機構設置(包括財政經濟管理機構)及其職責、職權的制度大全《周禮》;西漢中,司馬遷作《平準書》、《貨殖列傳》專篇,前者為西漢前期的財稅制度,后者為秦漢時期的經濟地理。自此,各朝代國史均設《食貨志》為財經專章,沿襲至清朝。中國立國數千年,“以史為鑒”始終是各代政治家、思想家治國平天下,史學工作者治史的金科玉律。近代歷史學家呂思勉說:“歷史果何等學問?治之果有何用耶?自淺者言之,則曰:史也者,前車之鑒也”。“史也者,所以求明乎社會之所以然者也”。“歷史者,研究人類社會之沿革,而認識其變遷進化之因果關系者也”。司馬遷所著《史記》,人稱“事覈詞簡,是稱實錄”。財政史的研究,亦是對財政思想、發展規律和實踐經驗的記述及科學總結。我們不僅要運用現代財政學理論對人類社會歷史上的各種財政現象作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研究,從中提煉出財政制度變遷史研究的理論框架,還要進而揭示財政發展的客觀規律,對現代財政學理論的研究做出貢獻,為未來國家財政政策、制度的設計提供發展趨勢的建議。
財政史研究(第九輯)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財政與政治經濟、收入與管理改革、支出范圍與方向、思想人物與文化、財政史教學改革和借鑒參考與對比。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