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建筑遺產保護思想的演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865805
- 條形碼:9787560865805 ; 978-7-5608-658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建筑遺產保護思想的演變 本書特色
陳曦*的《城鄉建成遺產研究與保護叢書:建筑遺產保護思想的演變》以全面的視角討論建筑遺產現代保護思想形成的過程。首先,解釋不同時代哲學、歷史學、美學和科學的發展給保護思想帶來的影響,指出人們對于遺產處置態度源自對現實的批判,進而深思于歷史,表現于藝術,又折射回現實。其次,從價值層面和工具層面對保護思想的演變進行分析,解釋觀念與實踐的互動關系,指出了不同層面觀點的合理性,論證保護思想追求理性的目標、實現理性的過程,以及在當代對理性所造成的困惑的反思。*后,探討西方的保護思想在中國的引入和傳播,以及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并對“中國式修復”這一本土語境中的特殊產物的特征、理論反饋以及發展前景進行分析。《城鄉建成遺產研究與保護叢書:建筑遺產保護思想的演變》對建筑學、城鄉規劃專業師生,以及有形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學者具有參考價值。
建筑遺產保護思想的演變 內容簡介
陳曦著的《城鄉建成遺產研究與保護叢書:建筑遺產保護思想的演變》以全面的視角討論建筑遺產現代保護思想形成的過程。首先,解釋不同時代哲學、歷史學、美學和科學的發展給保護思想帶來的影響,指出人們對于遺產處置態度源自對現實的批判,進而深思于歷史,表現于藝術,又折射回現實。其次,從價值層面和工具層面對保護思想的演變進行分析,解釋觀念與實踐的互動關系,指出了不同層面觀點的合理性,論證保護思想追求理性的目標、實現理性的過程,以及在當代對理性所造成的困惑的反思。*后,探討西方的保護思想在中國的引入和傳播,以及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并對“中國式修復”這一本土語境中的特殊產物的特征、理論反饋以及發展前景進行分析。《城鄉建成遺產研究與保護叢書:建筑遺產保護思想的演變》對建筑學、城鄉規劃專業師生,以及有形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學者具有參考價值。
建筑遺產保護思想的演變 目錄
建筑遺產保護思想的演變 作者簡介
常青,工學博士,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建筑師學會榮譽會士(Hon.FAIA)。現任同濟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建筑學一級教授,城鄉歷史環境再生研究中心主任,《建筑遺產》和Built Heritage學刊主編。出版專著、編著和譯著10余部,發表論文70余篇,主持完成5項國家課題研究,先后獲教育部和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培養博士畢業生逾30名,其中10名獲上海市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研究獎。主持完成上海外灘源概念規劃,外灘九號、日喀則桑珠孜宗宮、海門老街、海口騎樓老街等保護與再生工程設計項目,先后獲教育部和全國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瑞士首屆Holcim國際可持續建筑大獎賽亞太地區金獎、亞洲建筑師協會建筑金獎等國內外獎項10余項。作者簡介 陳曦,同濟大學建筑歷史與理論博士,同濟大學一德國包豪斯大學雙學位碩士,東南大學建筑學學士,香港大學交換生;現為蘇州大學建筑學院講師,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專業負責人,《建筑遺產》雜志特約組稿人、蘇州市文物保護與鑒定委員會專家。主要從事建筑遺產保護理論研究,關注中外建筑遺產保護的理論與地域化實踐、中外建筑文化交流與語境轉換、風土聚落及歷史建筑的適應性保護等領域。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建筑遺產保護思想的演進及其本土化研究”等各類科技計劃多項。于《建筑學報》《建筑師》《時代建筑》等各類核心期刊發表多篇論文。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