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可裝裱的印度博物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27226
- 條形碼:9787100127226 ; 978-7-100-12722-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可裝裱的印度博物藝術 本書特色
精選倫敦自然博物館18 世紀至19 世紀的印度博物繪畫藏品
32幅尺寸為185 mm *260 mm的原作復刻版畫作,用畫框裝裱起來,就可以在自己的領地建一個異國情調的自然美術館,體味一回當“策展人”的樂趣。
一本書猶如一場“印度博物藝術展覽”。讓讀者欣賞到了只有在博物館里才能看到的珍貴藝術繪畫藏品,還為讀者講述了:那個時期的博物學漸成流行,博物插畫,植物學、動物學方面的收藏家和藝術家,獨立收藏家和個人藝術家等精彩內容。
出版方將本書作為藝術品來設計,悉心選紙和印刷:黃色的瓦楞紙板制作的書匣,猶如歷史久遠的古卷宗,有復古的感覺;打開書匣,當你將圖書和裝裱畫取出時,不經意間書匣背面的一幅單色印刷的植物畫作便出現在了你的眼前。就像書匣外貼紙上的圖章“藝術=生活”,出版方就是這想用這樣一種形式和態度把書中的藝術之美帶給讀者,讓讀者把它再帶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打開書,享受屬于自己的藝術之旅!(姊妹書:《可裝裱的中國博物藝術》)
可裝裱的印度博物藝術 內容簡介
《可裝裱的印度博物藝術》包含32 幅原作復刻版畫作和一本精美的圖書,如同為讀者舉辦了一場“18 世紀至19 世紀印度博物藝術展覽”,書中不僅讓讀者欣賞到了只有在博物館里才能看到的珍貴藝術繪畫藏品,而且還為讀者講述了:那個時期的博物學漸成流行,博物插畫,植物學、動物學方面的收藏家和藝術家,獨立收藏家和個人藝術家等精彩內容。
18 世紀,西方對博物學的愛好漸漸變成富有紳士的消遣。到了19 世紀早期,這種興趣蔚然成風,所有社會階層都開始流行收集研究動植物。在照相機還未發明出來的年代,繪畫是記錄個人觀察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并能為科學研究留下自然世界的視覺記錄。倫敦自然博物館里就有一系列18 世紀至19 世紀豐富多彩、涉及廣闊領域的印度繪畫藏品。這些藝術品來自各種各樣的渠道,有的來自獨立藝術家和個人收藏家,有的源自旨在追求科學、商業或政治目的的印度博物學研究團隊。書中介紹的博物藏品有一些是極少人研究,甚至是鮮為人知的博物藝術珍品;這些印度畫作收藏也向我們展現了印度博物學美妙的多樣性——不同地區壯美的植物群,整個國家中豐富多樣的動物、鳥類和昆蟲。
有讀者肯定會問為什么叫《可裝裱的印度博物藝術》。正是因為書中每張畫作都是那么美,像在低語訴說:“將我剪下來,貼在墻上吧!”實在不舍得讓讀者剪書,出版方從書中精心挑選出32幅尺寸為185 mm *260 mm的原作復刻版畫作,用畫框裝裱起來,就可以在自己的領地建一個異國情調的自然美術館,體味一回當“策展人”的樂趣。
《可裝裱的印度博物藝術》一書,出版方將它作為藝術品來設計,悉心選紙和印刷:黃色的瓦楞紙板制作的書匣,猶如歷史久遠的古卷宗,有復古的感覺;打開書匣,當你將圖書和裝裱畫取出時,不經意間書匣背面的一幅單色印刷的植物畫作便出現在了你的眼前。就像書匣外貼紙上的圖章“藝術=生活”,出版方就是這想用這樣一種形式和態度把書中的藝術之美帶給讀者,讓讀者把它再帶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打開書,享受屬于自己的藝術之旅!(姊妹書:《可裝裱的中國博物藝術》)
可裝裱的印度博物藝術 目錄
民族志與地志的藝術 1
植物學的藝術 9
動物學的藝術 51
索 引 103
可裝裱的印度博物藝術 作者簡介
朱迪斯·瑪吉,倫敦自然博物館藝術藏品部主管,著有《自然藝術》和《威廉·巴拉特的藝術與科學》,并協助創作了其他幾部書籍,包括《植物探索:一位植物學家的植物探險之旅》和《偉大的博物學家》。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