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王步貴卷-隴上學人文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6050491
- 條形碼:9787226050491 ; 978-7-226-05049-1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王步貴卷-隴上學人文存 內容簡介
《隴上學人文存(王步貴卷)》是《隴上學人文存》中的一卷,收錄了甘肅省著名學者王步貴的學術論文十七篇。王步貴先生學術研究的主要方向是東漢思想家王符的學術思想,分量占全卷的一半,然后有一部分雜論,基本反映了王步貴的主要學術成果。
王步貴卷-隴上學人文存 目錄
王符的“元氣一元論”探析
王符人性論發微
王符——東漢后期社會批判思潮的杰出代表
王符的政治學說
王符積極進取的人世態度
王符美學
《潛夫論》的藝術特色
王符思想的歷史地位
神秘文化中的讖緯思想
與讖緯相聯的四對關系
讖緯現象與政治修辭術
陰陽學概覽
《鬼谷子》的學術價值
李覯、王安石的唯物論思想
李贄和方以智比較研究
顧炎武唯物論思想的特色
耿介不同于俗一甘肅古代思想家的優良品格
附錄:王步貴主要論著目錄
王步貴卷-隴上學人文存 節選
《隴上學人文存(王步貴卷)》: 著名的德國古典哲學大師有一個著名的命題:否定之否定規律。這一規律認為,宇宙間萬事萬物都是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都是有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正、反、合,構成了一個發展的圓圈、模式、框架,結構。中國古代的人性論思想從先秦發端到宋代的成熟,也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如果說,先秦的性無差別說是這一過程的正題,那么漢唐的性品級說則是反題,是對所謂的正題的否定,而到了宋代的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之說就是合題,是否定之否定。 人性思想,在中國,乃至整個人類的思想發展史上,一直為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哲學家、倫理家所重視。重視的意義,并非千篇一律,一個腔調,一個聲音,全是共識,恰恰相反,重視中包含著激烈的論爭,可謂觀點紛呈,眾說不一。正是由于這種百家爭鳴,從而使這個源遠流長、綿延不斷的古老課題,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發之不竭,掘之不盡,直至現在,仍是人們廣泛深入探討的既具有歷史意義,又具有現實意義的問題。 人類對自己的認識、研究,可以說,開始得很早,也很久遠,但直到原始社會,人們對自己的本質、屬性,還缺乏基本的了解,*突出的是不能解釋自己的肉體和精神現象的關系,也不能把自己同自然界分開。隨著歷史的發展、時間的推移,在人同自然的斗爭中以求得生存權利的過程中、人對自己本身以及對自然界的認識和了解、開始深化,并逐漸把自己先從自然界中解放出來,是自己由自然物的野蠻人發展變化成為自覺地有思維意識的人。這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進化過程。這一過程,充滿著矛盾,經歷著曲折,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因而也留下了深深的足跡、腳印。要考察這一過程、材料是豐富多彩的,然而卻有主次之分。因此,研究人性問題,還必須首先從社會的經濟形態人手。 每個歷史時期人性思想的發展,從提出問題,確立范疇,展開爭論,作出結論,形成理論,都與那個社會的經濟形態密不可分,首尾銜接。任何思想家在發掘人性問題時,都會有一個聚焦點和共識,那就是:人性思想在發展的歷史邏輯中,總是由貧乏到豐富,由簡單到復雜,由朦朧到清晰,由直觀到理性,由抽象到具體。這一點是毫無例外的,也可以說是規律。為何如此呢?道理很簡單,就是人原來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物的一種,人還處在幼稚時期。人和自然分開,人再和動物分開,這在遠古時期,自然還是幼稚的。 在人性思想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各個不同學術派別的思想家,大都對人性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理論觀點,這就使人性思想在內容上不斷豐富,理論漸趨精深,方法上逐漸嚴密,這就非常有利于人性論思想健康發展。不同學派的觀點論爭,也決非只有對立,沒有融合,這是形而上學的觀點。事實是各家之間既有斗爭的一面,也有相互取長補短的一面,正是后一面促進了融合,開拓了共同前進的廣闊道路。 人性論是倫理道德和人生哲學的思想理論基礎,因此,思想家們在探討人性時,總是認真、執著,以求揭示人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從而力求作為社會主體的人應該生活得更好,作為一個有道德、有理想、有作為的、有善性之人。人性問題,不僅與人生問題、道德規范問題密切相關,而且與社會政治問題也緊密相連,所以,古今中外的學者們,都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人性論問題一直處于某種核心地位,是無法回避的課題。 ……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