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流動治理:概念.結構與范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00854
- 條形碼:9787520100854 ; 978-7-5201-008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流動治理:概念.結構與范式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對作為個體的自然人以及由此產生的組織、結構、關系等進行自然科學上的梳理與分析,為后續該問題的法理學和社會學分析奠定基礎;論述了流動人口的流動原因、對城市文明的適應與融合、流動人口市民化和城市化的過程;提出了我國流動人口治理的基本范式:熵增治理范式,對其中的開放、自組織以及耗散等治理理念與機制進行了深入闡述。
流動治理:概念.結構與范式 內容簡介
流動人口是中國戶籍制度條件下的一個概念,根據國家衛計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5)》,2014年末流動人口數量已達2.53億,而其中大部分為農村戶籍進城人員,他們面對的問題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資偏低,被拖欠現象嚴重;勞動時間長,安全條件差;缺乏社會保障,職業病和工傷事故多;培訓就業、子女上學、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諸多困難,經濟、政治、文化權益得不到有效切實的保障。這些問題引發了不少社會矛盾和糾紛。
政府、工會以及農民工社會服務組織對此均做出了很多努力,但仍未在根源上解決問題。而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究竟是什么?明確了根源才能對癥下藥,此后政府、工會及社會組織等多個主體應怎樣的各自發揮其優勢,互相合作共同解決以上問題?這就是這本書要回應的內容。
流動治理:概念.結構與范式 目錄
**章 作為發展度量的流動性
**節 人口流動的“位形”:世界與中國
第二節 平行宇宙
第三節 流動:動勢能轉換
第四節 信息負熵:流動與文明
第二章 初民社會與群像
**節 寂靜的鄉村:社會結構剖面與慣性
第二節 引力遞減與差序格局:傳統的社會結構
第三節 理性小農與理性擴張
第三章 流動
**節 空間轉換
第二節 社會記憶
第四章 適應與同化
**節 薛定諤的貓:慣習與適應
第二節 量子糾纏:多重身份
第三節 楞次定律:排斥與融合
第五章 熵治理
**節 熵增
第二節 組織與治理
第三節 共同體與團體社會
第六章 創新與治理體系
**節 作為實驗的創新
第二節 治理體系
第三節 現代性與組織化
第七章 結語:作為治理的服務
流動治理:概念.結構與范式 作者簡介
李勇,男,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長助理、助理研究員,明德公益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9月-2002年7月山東大學光學系學士學位;2003年9月-2006年7月攻讀北京大學法學院憲法行政法碩士學位;2006年9月-2009年7月攻讀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學(法理學)博士學位。2009年12月-2012年6月于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從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12年11月任清華大學明德公益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12月任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長助理、助理研究員。2016年7月任清華大學公益社創實驗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社會組織治理、社會創新與治理。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般課題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
劉國翰,男,1975年10月生,湖北省天門市人,浙江理工大學法政學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2001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獲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學位;2009年畢業于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社會工程研究科,獲社會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非營利組織發展與管理、地方治理創新、結構化多人博弈等。
- >
山海經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