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的理論視域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10499
- 條形碼:9787229110499 ; 978-7-229-11049-9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夢的理論視域 本書特色
本項目概括了中國夢的內涵,介紹了經濟領域中實現中國夢的經驗與教訓,總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的理論與實踐,闡釋了文化認同以及文化走出去戰略對實現中國夢的影響,說明了構建和諧社會同實現中國夢的內在必然聯系,剖析了生態文明建設對實現中國夢起到的重要作用。此書由“導論”和五個部分構成。“導論”概括了“中國夢”概念內涵、價值體系、動力源泉以及發展軌跡;“中國夢的經濟視域”介紹了在經濟各領域中實現“中國夢”理論和實踐;“中國夢的政治視域”論述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的經驗與理論;“中國夢的文化視域”闡釋了文化自覺,文化認同,以及“文化走出去戰略”等,對實現“中國夢”的長遠影響;“中國夢的社會視域” 說明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實現“中國夢”的內在必然聯系;“中國夢的生態視域”詮釋了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對實現“中國夢”所具有的至關重要性。本書內容涉及“中國夢”的多個方面,理論通俗易懂,論述細致而微,內容詳實豐富。是一本關于“中國夢”的普適性讀物。
中國夢的理論視域 內容簡介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提出并深刻闡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生動形象表達了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1],昭示著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新的內涵和時代精神。全面系統地學習研究“中國夢”,對于形成共識、凝聚力量,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中國夢的理論視域 目錄
導論 一、中國夢提出的時代背景 (一)基于人類共建共享和諧世界的共同愿望 (二)回應“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生動現實 (三)關照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的熱切期待 二、中國夢特定的基本蘊涵 (一)經濟建設·經濟發展 (二)政治建設·政治昌明 (三)文化建設·文化繁榮 (四)社會建設·社會和諧 (五)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 三、中國夢重大的理論意義 (一)突出表現了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 (二)治國理政為民的重大戰略思想 (三)當今中國發展進步的精神旗幟**章 中國夢的歷史視域 一、近代中華民族中國夢的歷史淵源 (一)衰落中國點燃民族復興夢想 (二)無數仁人志士艱難逐夢 二、中國共產黨引領人民追夢的歷程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追夢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追夢 (三)改革開放時期的追夢 三、中國共產黨引領人民追夢的啟示 (一)中國夢是人民夢 (二)中國夢是民族夢 (三)中國夢是世界夢 (四)中國夢是現實夢第二章 中國夢的經濟視域 一、中國夢的經濟基礎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形成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探索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創新 二、中國夢的經濟路徑 (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二)立足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三)著力革新經濟發展驅動力 (四)強化經濟發展新常態 三、中國夢的經濟保障 (一)堅持全面深化改革 (二)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三)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第三章 中國夢的政治視域 一、中國夢的政治內涵 (一)堅持黨的領導 (二)堅持緊緊依靠人民 (三)堅持依法治國 二、中國夢的政治保障 (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四)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三、中國夢的政治路徑 (一)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二)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 (三)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和社會管理中的作用第四章 中國夢的文化視域 一、中國夢的文化取向 (一)堅持正確的文化方向 (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堅定理想信念 二、中國夢的文化責任 (一)引領社會風尚 (二)教育人民群眾 (三)服務社會生活 (四)推動事業發展 三、中國夢的文化目標 (一)堅持文化自覺 (二)增強文化自信 (三)實現文化認同第五章 中國夢的社會視域 一、中國夢的社會意蘊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中國夢的社會擔當 (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實現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三)健全與完善社會服務 三、中國夢的社會保障 (一)創新社會管理理念 (二)構建社會管理體系 (三)完善社會管理運行機制第六章 中國夢的生態視域 一、中國夢的生態理論基礎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生態思想 (二)列寧的生態思想 (三)毛澤東的生態思想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 二、中國夢的生態現實境遇 (一)環境保護政策體系日趨完善 (二)法制保障成效逐步顯現 (三)發展需求與承載能力矛盾凸顯 (四)生態治理的責任擔當缺乏 三、中國夢的生態價值追求 (一)建設美麗中國 (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余論 一、堅定道路、理論、制度、文化自信 (一)實現中國夢必須堅定道路自信 (二)實現中國夢必須堅定理論自信 (三)實現中國夢必須堅定制度自信 (四)實現中國夢必須堅定文化自信 二、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助推中國夢實現 (二)實現中國夢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三、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水平 (一)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和水平建設 (二)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三)全面從嚴治黨主要參考文獻后記 黃蓉生
展開全部
中國夢的理論視域 作者簡介
黃蓉生,女,四川成都人,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現任中國共產黨西南大學黨委書記,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委,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