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智能的本質-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64個大問題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443786
- 條形碼:9787115443786 ; 978-7-115-44378-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智能的本質-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64個大問題 本書特色
在書中,作者從常識出發,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表達了很多“令人驚訝”而又讓人深思的觀點。
如果機器可以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這個世界為什么還需要我們?
深度學習是學習人類做過(過去時)的事情的技術。
在陪伴老年人方面,迄今為止先進的機器人都不如狗做得好。
永生終將成為一種待價而沽或是可租可借的服務,就像目前的云計算服務一樣。
當我們研究如何創建智能機器時,我們指的是真正的“智能”還是“以愚蠢的方式服務于人類的智能”?
機器人類化的計劃尚未成功,而人類的機器化則成果斐然。世界上還沒有能創造另一個更高級機器的機器,是我們創造了更好的機器。
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圖靈測試:*種,使機器變得像人一樣聰明; 第二種,使人變得像機器一樣愚蠢。
……在書中,作者從常識出發,對人工智能和機器人表達了很多“令人驚訝”而又讓人深思的觀點。如果機器可以打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這個世界為什么還需要我們?深度學習是學習人類做過(過去時)的事情的技術。在陪伴老年人方面,迄今為止先進的機器人都不如狗做得好。永生終將成為一種待價而沽或是可租可借的服務,就像目前的云計算服務一樣。當我們研究如何創建智能機器時,我們指的是真正的“智能”還是“以愚蠢的方式服務于人類的智能”?機器人類化的計劃尚未成功,而人類的機器化則成果斐然。
世界上還沒有能創造另一個更高級機器的機器,是我們創造了更好的機器。有兩種方式可以實現圖靈測試:*種,使機器變得像人一樣聰明; 第二種,使人變得像機器一樣愚蠢。……這是一本人人都可以看懂,并一起思考機器智能與自身生活關系的科普讀物。
智能的本質-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64個大問題 內容簡介
-《硅谷百年史》作者、斯坦福、伯克利客座教授皮埃羅·斯加魯菲*作品。 -解釋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暴力計算型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核心算法和本質。 -以常識和發展史解釋人工智能技術的現實與未來應用趨勢。 -中國人工智能協會副理事長作序解讀,馭勢科技吳甘沙等誠摯推薦。 機器正在改變我們每個普通人的生活,但智能究竟是什么,卻很少有人去深度思考。
智能的本質-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64個大問題 目錄
智能的本質-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64個大問題 相關資料
近年來,在媒體的鼓吹與資本的追捧之下,人們對于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認識和探討方式,似乎有些偏離了技術的原有邏輯。皮埃羅·斯加魯菲的這本書生動易懂而又發人深思,對于人們回歸常識與本質,客觀地理解人工智能、機器人乃至未來智能社會的人類生活,都是有意義的。
——劉宏,北京大學教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
在這個喜歡熱鬧炒作的浮躁時代,人們對人工智能大都有著滿腔熱情和濃厚的興趣,而缺乏深入了解與冷靜分析。本書作者的冷靜和理智令人佩服。他獨辟蹊徑、深入思考的精神,對我們以科學嚴謹的態度來研究當前人工智能的發展非常有啟發。
——樊會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持“奇點理論”的未來學家們和人工智能的技術苦行僧之間一直缺乏一套溝通的話語體系,每每爭辯都淪為雞同鴨講。皮埃羅·斯加魯菲的獨特之處是用前者的語言,完成了后者的批判。這位熟稔硅谷歷史的學者,不憚于對硅谷的新宗教發出不同聲音。歷史學家與未來學家的*對決,不容錯過。
——吳甘沙,馭勢科技聯合創始人、CEO
本書用大量詳實的資料告訴我們,人工智能離超越人類智能的“奇點”還有很遠的距離,而奇點的標志就是其是否可以自我繁殖、自我改進、自我進化。
——韓鋒,清華大學iCenter導師,亞洲DACA區塊鏈協會秘書長
人工智能會對社會產生的影響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可能替代大量勞動力等,那么在人工智能時代,是否也會有新的就業機會被創造出來?具有人工智能的個體與人類的共處時,需要考慮哪些倫理與道德問題?機器作為個體,是否要承擔行為責任?人工智能會超越人類嗎?翻開本書,我們能體會到作者對這些問題的深度思考,其生動的描述也會啟發讀者的一連串思考。
——嚴肅,硅谷密探公眾號主筆
智能的本質問題,不在于威脅人類的工作,而在于當其創造出更有技術含量的工作種類時,卻無人能夠勝任。面對新事物,人類本能的恐懼是去限制,但理性的選擇應該是保持開放的心態,去擁抱它們。
——周天,36氪高級記者
智能的本質-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的64個大問題 作者簡介
皮埃羅·斯加魯菲,1980年意大利都靈大學數學系畢業,1982-1984年加入意大利的奧利維蒂公司(Olivetti)在硅谷的分公司任軟件高級工程師。1984年,作為訪問學者在哈佛大學做人工智能研究。1985-1990年創立該公司人工智能中心任經理。1991-1995年任奧利維硅谷科研中心經理。1995-1996年,皮埃羅作為訪問學者在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深造心智論。1999-2003年曾在硅谷第一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IntelliCorp 任職高級總體師。其研究項目涉獵自適應系統,認知科學,專家系統,神經網絡,自然語言處理等。2003年后從事軟件咨詢,業務涉及目標軟件技術,電子商務和網站設計, 同時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和加州大學圣何塞分校兼職講授認知論,心性學和知識史等。研究范圍包括哲學,意識論和硅谷史。他興趣廣泛,其著述包括了認知模型到音樂史的廣博學科。北京他山石智庫首席科技顧問,中國美院客座教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煙與鏡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