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功六短篇 本書特色
《少功六短篇》是“短篇經典文庫”叢書中的一本,收錄了韓少功《鞋癖》《鼻血》《第四十三頁》《歸去來》《領袖之死》和《怒目金剛》六篇短篇小說,均為尋根文學的代表作品。小說以“文革”為敘事背景,表現了韓少功先生對那一特殊歷史時期的反思和對民族歷史文化根源的探尋。全書采用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彌漫著一種神秘而詭異的藝術氛圍,給人以精神的啟迪和奇異的審美感受。
少功六短篇 內容簡介
韓少功被當代評論家譽為尋求獨特精神空間的圣戰者,他是一位作家,更是一位思想家。他有卓越的感知與描寫能力,總能敏感地抓住社會動蕩、變革的深層動因,并以精到的文字形式、藝術化的手法訴諸作品,冷峻而細膩的筆觸讓人讀來脊背發涼。
作家韓少功能超越社會意識形態的藩籬,在歷史與現實之間自由穿梭,以窺探至人性的幽微之處。對于讀者而言,《少功六短篇》不僅是一場文學盛宴,更是一場思想文化盛宴。
少功六短篇 目錄
鼻血
第四十三頁
歸去來
領袖之死
怒目金剛
少功六短篇 節選
《少功六短篇》: 媽媽說這話的時候是二十多年前。 初秋的一天,天氣很熱,夏天還晾在金光灼灼的窗戶上。我想象那天父親照例把衣領整理得十分邏輯與理性,十分合乎社會公德,與守門人談了幾旬關于修理自來水管的話,然后踏著地上老槐樹的白色花瓣,從容地朝著陽光迎面闖過去了。 派出所接到了尋人的申報,但一連數天沒給任何消息。媽媽便自己去尋找,搜尋一切不懷好意的地方,比方鐵軌或水井。我想象她找到了不少陌生的面孔,有的掛著漂亮的耳環,有的嘴里鑲了金牙,有的臉上凝固某種對鄰居或親人的憤憤不已,但他們都很陌生,不是媽媽搜尋的目標。那是一個人口突然減少的季節,不是因為戰爭,也沒有瘟疫,而是一場政治風暴襲來一而這場風暴將來終究會被遺忘或者誤憶。 人們興高采烈地競相揭發和游行,連我也同樣處于激動和亢奮之中,以至于我父親去理發的那一天,我居然不在家,一連數天在外地享受革命學生的免費旅行,到處觀看大字報和標語。 看見母親每天傍晚怏怏地空手歸來.父親單位上好些面孔總浮出一絲勝券在握的微笑。其實,他們在我父親辦公室的抽屜里找到了遺書,遺書說他有罪,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罪人,說他希望家屬子女都與他決裂.永遠忠于革命等等。他死到臨頭還那樣語詞簡潔語法嚴謹標點準確。但那樣一張紙。哄得過那些經常做體操又經常吃補藥的同事嗎?那些我一直稱為伯伯阿姨的面孔,都滿臉深刻、機警、大智大慧,競相把每一聲咳嗽都制作得底氣十足老沉練達和意味無窮。他們輪番來啟發我們全家:你父親的哲學課和語法課都講得很好,這樣個聰明人怎么會自殺呢?怎么可能自殺呢?不不不,你們得仔細想一想,再想一想,他不可能到什么朋友那里去了嗎?比方說,在美國或者臺灣是不是有朋友?……這樣啟發的時候,伯伯們和阿姨們總是對我和善地微笑,期待著我熱淚盈眶,然后勇敢坦白與父親的合謀。 媽媽驚恐地叫起來:“不會的,他只拿走了四毛錢,他絕不可能叛黨叛國……”“為什么總沒找到尸體呢?”“活要見人死要見尸吧?”“他難道蒸發了不成?”他們一針見血。 尸體便成為了一個問題。沒有它,懸案就沒有結論,我們就擺脫不了同案合謀的嫌疑,就得永遠被警覺的目光照顧,就一天也少不了聽那些令我們心虛氣短的咳嗽。從門外那些臉色看來,很多人在摩拳擦掌地等待,看吧,好戲還在后頭,真相總要大白,事實一定勝于雄辯。這使我們突然明白,對于我們來說,父親活著不會比死去更好。 媽媽整個人瘦了一大圉,急得太陽穴深深地坍塌下去,哭泣時一絲絲晶亮的鼻涕被揪甩出來。“人又不是一根針。一根針也可以找到了。這么大一個人怎么就找不到了呢?你就是上了天入了地也得留個影子吧?”她詛咒父親:“你好蠢,好蠢呀。你要死,就干干脆脆去死,明明白白地死呵。兒女都小,你不要糟踐他們呀,不要拖累他們呀。這院子里有井,家里有電線,街上有汽車,藥店里有安眠藥,哪里不能死呢?……”我也在偷偷思忖:父親可千萬別還活著呵雖然這種閃念使我深深驚恐,自覺大逆不道而且殘忍。 媽媽的哭泣沒有使門外的面孔們釋疑。他們仍然沉著地看報紙和熬藥,沉著地掃地和洗衣,乘涼時把蚊蟲拍打得叭叭響,且看這婦人如何再表演下去。在我聽來,那夜里此起彼落的叭叭叭,似乎是歡呼新生活開始的從容鼓掌。 媽媽開始了一個更為宏大的尋找計劃。她拉上姑姑,每天早晨帶上干糧和水,帶上遮陽的草帽和蒲扇,兩人手挽著手堅定出發。我在家里做飯,等待她們回來。在我幾乎絕望以后的那一天,媽媽靜靜地出現在門口、頭一昂.眼里閃耀異樣的光輝。左鄰右舍也聞風涌入我家,擠得椅子吱吱嘎嘎移動。“找到了嗎?”“找到了嗎?”……所有的目光都投向我媽。她頭一扭,根本不理睬這些家伙。姑姑則小心地說,她們在湘江下游十幾公里處的地方,訪到了一位農婦。 ……
少功六短篇 作者簡介
韓少功,1953年出生于湖南長沙,漢族,現居海口市,曾任《天涯》雜志社社長、海南省作協主席等職。1985年成為倡導“尋根文學”的主將,提出“尋根”口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西望茅草地》等,中篇小說《爸爸爸》等,散文《完美的假定》等,長篇小說《馬橋詞典》《日夜書》等。另有譯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惶然錄》等。曾獲中國、法國等多種文學獎項。其中作品《山南水北》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