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全集補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035011
- 條形碼:9787511035011 ; 978-7-5110-350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全集補 本書特色
《全集補》屬于“海豚書館”紅色系列,包括雜文、書信、詩詞、題詞、附錄五個部分:雜文部分收錄了三篇文章,是郁達夫就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問題所作的議論;書信部分收錄了信件三十二封,包含郁達夫寫給孫荃、顧千里、李孤帆、翟永坤、李小峰、許廣平、王映霞等人的書信;詩詞僅一首;題詞四則;附錄部分收入三篇郁達夫的演講記錄稿,因未經郁達夫本人審定,故作為附錄出版,以供參考。 作為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郁達夫已有全集出版,《全集補》輯錄的是全集之外新發現的作品,此前尚未出版過,具有很強的學術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2016年又恰逢郁達夫誕辰120周年,國內將有紀念和學術研討活動,它的出版正可配合這些紀念活動,也為更全面地研究郁達夫提供了新的可能。
全集補 內容簡介
《全集補》為紀念郁達夫誕辰120周年而編著,輯錄了全集之外新發現的作品,是對郁達夫研究資料的拾遺補缺。對于郁達夫的研究者和對其感興趣的讀者而言,自有存留的必要。 郁達夫,是作家、烈士,又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丈夫,這幾種角色在《全集補》不同的文章之間來回轉換,還原給我們一個真實的郁達夫。譬如,在給孫荃的信中,他多次提到要孫荃在回信中寫類似“起居注”的文字,這樣一來,盡管二人分隔千里,這些生活瑣事也能夠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這時的郁達夫是心思細膩的丈夫;在寫給顧千里的信中,又討論起“假浪漫的科學者”這類哲學的問題,這時的郁達夫,是思想縝密的文人;在《教育要注重發展“創造欲”》的演講中,他又是一位憂國憂民的進步知識分子,敏銳地注意到創造之于教育、教育之于國家的意義,力圖“使整個的中國翻身過來”。
全集補 目錄
雜文
福建的文化
反省人應有的認識
讀浙江戰時政治綱領后的感想
書信致孫荃(一九一七年九月廿二日)
致孫荃(一九一七年十月十七日)
致孫荃(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三十日)
致孫荃(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致孫荃(一九一八年二月一日)
致孫荃(一九一八年四月三日)
致孫荃(一九一八年四月廿四、廿六日)
致孫荃(一九一八年六月廿八日)
致顧千里(一九二三年十二月二十日)
致李孤帆(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日)
致《汎報》編輯(一九二七年二月七日)
致翟永坤(一九二九年七月十二日)
致陳大齊(一九二九年九月三十日)
致李小峰(一九三三年五月六日)
致李小峰(一九三三年五月十七日)
致李小峰(一九三三年五月廿八日)
致李小峰(一九三三年九月二十日)
致鄭子瑜(一九三六年×月×日)
致周建人(一九三七年七月六日)
致許廣平(一九三七年八月二日)
致趙龍文(一九三八年四月二日)
致王映霞(一九三八年十月十四日)
詩詞題《山居集》
題詞
題陳力夫紀念冊
若禧許公像贊
銀河音樂會周年紀念
題林國賡行書八言聯
附錄
教育要注重發展“創造欲”
中國新文學的展望
二篇福建的新聞事業——在中等學校校長教職員暑期講習會講
全集補 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中國新文學作家、舊體詩人。郁達夫是新文學團體“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同時是一位為抗日救國而殉難的愛國主義作家。其文學代表作有《懷魯迅》《沉淪》《故都的秋》《春風沉醉的晚上》《過去》《遲桂花》等。 陳子善,1948年生,上海市人。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中國現代文學資料與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事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致力于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料學的研究和教學。曾參加《魯迅全集》的注釋工作。著作有《文人事》《發現的愉悅》《說不盡的張愛玲》《拾遺小箋》《張愛玲叢考》等,編訂現代作家文集、全集和研究資料集數十種。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