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新華社女記者南極.北極科考之旅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48085
- 條形碼:9787532648085 ; 978-7-5326-480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新華社女記者南極.北極科考之旅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位赴南北極采訪的女記者根據其所行所遇整理出來的珍貴文字。對于南極和北極,向來都是遠離普通人的視野和體驗的,本書通過對南北極景色細致的描繪,對奔赴南北極一路的所遇所感,將一個真實的南極和北極生動呈現:冰清玉潔的南極冰山、奇異瑰麗的冰海交界、變化無常的惡劣天氣、可愛堅韌的極地動物;登臨南極大冰蓋、到達北極點、品嘗蜘蛛蟹、遭遇冰海霧航,南北極所有美好的存在、獨特的景致、蓬勃堅韌的生命、沒有國界的氛圍……
通過采訪十余位極地研究專家及專業考察人員,以一個職業記者的視角深度剖析了南北極的資源、旅游、各國考察站、海冰融化以及保護南極等問題,使讀者真實地感受來自地球兩端的外在與內在,近距離享受地球天堂的至純至美。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新華社女記者南極.北極科考之旅 內容簡介
本書為《zui接近天堂的地方——新華社女記者238天的南極、北極之旅》的增訂版。曾入選“2013年國家新聞廣電出版總局(第十次)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獲上?破战逃齽撔陋2015年度“科普成果獎”一等獎。此次增訂增加了“雪龍”號在南極救援遇險的俄羅斯船、自身被困、成功突圍、緊急搜尋馬航MH370失聯客機等被國際關注的重大事件。內容更豐富,思考更深入,更具國際視野。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新華社女記者南極.北極科考之旅 目錄
南極:*接近天堂的地方
冰山:沉積萬年的雪/
冰與海的交界:好像在外星/
這里只有冬天和夏天/
它們是*罕見*美麗的光/
從艷陽高照到狂風暴雪只是一秒鐘的事/
登臨南極大冰蓋/
南極動物:真正的大陸主人/
在南極親歷“如履薄冰”/
“雪龍”號南極國際救援和被困突圍的“好萊塢大片”/
我國南極考察邁進“航空時代”/
“冬至日”的南大洋/
到南極搜尋“天外珍寶”
“雪龍”號:中國的明星船
在海上航行的星級賓館/
如果海盜來了/
可以用英雄來稱呼他們/
朱大廚的大餅/
搜尋MH370,讓我換個角度看地球/
讓南極見證愛/
在南極過年
北極:前世今生的美麗與哀愁
北極的浮冰是“臟”的/
冰上融池與中國書法/
白令海:一個脾氣暴躁的海/
“龍宮”里的寶貝/
北極的痛點:海冰融化/
北緯90度:永遠向南/
五千萬年前的北冰洋/
冰海霧航:“幽靈船”再現/
北極熊:孤獨的“北極之王”
思考:南北極的當下和未來
各國考察站大拜訪/
外大陸架:《南極條約》的盲點/
“不許帶來什么 也不許帶走什么”/
一條即將誕生的新航道/地球*富有的地方/
保護南極:“人類世”不輕松的話題
初版后記
再版后記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新華社女記者南極.北極科考之旅 相關資料
有的人為了飯碗而工作,有的人為了興趣而工作,張建松屬于后者。她對新聞事業的投入、對南北極科考的執著,拋家別女、數次闖蕩,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南北極秀美的風光令人神往,但要到達南北極、記錄南北極卻非易事。風浪顛簸、風雪漫漫,還要天天采發稿件,這對一位女記者而言頗為不易,而她卻樂此不疲、以苦為樂。“興趣是*好的老師”,張建松興趣的背后應當是職業素養和職業精神的升華。這在當今傳媒界,同樣已屬不易。
——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原新華社副社長、上海分社社長) 慎海雄
張建松用記者的職業視角和女性的細膩,真實地記錄了南北極的考察過程和重要事件。在北極考察征程中,考察隊員經歷過冰雪、寒冷、北極熊、海冰裂縫,冰原融池,彌漫大霧、大風氣旋、飄灑飛雪,遠離祖國,遠離親人,任務繁重,工作沒有白天黑夜,生活缺少新鮮菜果補給等種種考驗,張建松和男性隊員一樣,接受了挑戰,通過了考驗。她發出的報道文章,大都帶有極地科普的味道,對關心極地事業的公眾來說,啟發意義重大。
——中國第4次北極考察隊首席科學家 余興光
在我的印象中,張建松美麗、聰慧、正直、能干、敬業。她熱愛記者工作,并以此自豪。這本書不僅貫注了她對地球南北兩極的獨到思考,字里行間還透露出她匠心獨運的文思,展示了她對極地美侖美奐的盡情摹寫,以及對大自然賦予南北兩極之鬼斧神工奇景的深深贊嘆,還有她對于這個世界的摯愛。讓人隨著她的筆觸一起領略“雪龍”號一路向南、一路向北所經歷的種種驚、險、奇、絕,動人心魄,引人入勝。
——上海社會科學院知名經濟學者、作家 姜衛紅
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新華社女記者南極.北極科考之旅 作者簡介
張建松,新華社高級記者,安徽岳西縣人。中國“2014年度海洋人物”,2015年度“新華社十佳記者”,新華社上海分社首席記者。
2007—2008年參加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是新華社歷史上首位赴南極采訪的女記者。
2010年參加中國第4次北極科學考察,是新華社歷史上首位抵達北極點采訪的女記者。
2012—2013年,五次赴我國釣魚島領海采訪,見證了中國人民堅決捍衛我國釣魚島主權的歷史性時刻,記者證被國家博物館收藏。采寫的報道榮獲中國新聞獎,并入選小學課本讀物。拍攝的照片成為我國出版的釣魚島地圖封面、新版記者證防偽照片。
2013—2014年參加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全媒體報道了“雪龍”號在南極救援遇險的俄羅斯船、自身被困、成功突圍、緊急搜尋馬航MH370失聯客機等被國際關注的重大新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