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六十年來的中國德語文學研究-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第8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9114954
- 條形碼:9787229114954 ; 978-7-229-11495-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六十年來的中國德語文學研究-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第8卷 本書特色
《六十年來的中國德語文學研究》是“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總12卷之第8卷。“德語文學”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包括德語國家的德國文學、奧地利文學以及瑞士文學的一部分。本卷即以史實梳理和線索勾勒為主,除“緒論”和“結論”兩部分外,分為上、中、下三篇六章,對現代學術雙軌制度,即作為德語文學研究載體的大學與社會科學院的歷史演變,對作為個案的學術史代表人物如馮志、葉廷芳、楊武能,對“經典”作家作品如歌德之《浮士德》的研究著作,對德文學科學術史本身,進行了較為透徹的反思。作者在對中國的德語文學研究進行全面觀照、在充分展示中國德語文學研究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也從方法論的角度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六十年來的中國德語文學研究-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第8卷 內容簡介
《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共12卷)是外國文學研究領域的*部以方法論為先導,以國別文學為基礎的大型學術史工程,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成果。
六十年來的中國德語文學研究-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第8卷 目錄
六十年來的中國德語文學研究-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第8卷 相關資料
本套叢書的從寫作到出版歷時近7年。撰寫中,總體思路非常重要,否則就會像是拼湊起來的東西,同時我們又強調每卷書可以有自己的個性,根據需要寫出特色。 —— 全書主編、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建華 這套書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對我國的學術建設,對我國的學術史會推進了一大步。文藝的創新不是無中生有,而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前會長 吳元邁 這套書參加的人員隊伍龐大,都是很有建樹的專家撰寫的,不僅是以華東師范大學陳建華教授為基礎,而且廣結全國各地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從這方面來說,質量是有保證的。 —— 教授、中國法國文學研究會前會長 鄭克魯 這套書不僅是重要的參考書,一部史書,更是一部質量非常高、代表當前外國文學研究水準的著作。 ——教授、國家社科基金評委、《外國文學研究》主編 聶珍釗 這套書是中國人自己的學術成果。我們對外國的了解和外國學界對我們的了解有很大的區別,本書的出版可以讓國外學界了解我們對一百年的外國文學做了哪些事情,可有效促進國際交流。 ——研究員、中國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研究會會長 周啟超
六十年來的中國德語文學研究-中國外國文學研究的學術歷程-第8卷 作者簡介
全書主編:陳建華。 陳建華,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外國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上海市作家協會外國文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評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精品課程主持人,中國赴俄羅斯高級訪問學者。著作(含主編)有20多種。 本卷作者:葉雋/著。 葉雋,北京大學文學博士。現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兼任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客座研究員、教授。出版有《德語文學研究與現代中國》、《史詩氣象與自由彷徨——席勒戲劇的思想史意義》、《歌德思想之形成——經典文本體現的古典和諧》、《歌德學術史研究》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