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蠹簡遺韻 古書犀燭記三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159456
- 條形碼:9787308159456 ; 978-7-308-15945-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蠹簡遺韻 古書犀燭記三編 本書特色
兩年下來,也累積了幾十篇,終于又能集結成冊了。這幾十篇文章,我仍是一本初衷,以書中的趣味性為主軸再加以延伸,風格還能延續之前出版的兩本內容,盡量維持“古書犀燭”的一致性。
由袁芳榮所著的這本書《蠹簡遺韻(古書犀燭記三編)(精)》我為它取了個書名叫作《蠹簡遺韻》。這個命名和我將自己小小的藏書室取名“蠹簡齋”有關。而我會為小書室取個齋名,又和已出版的兩本書有關。
當《古書犀燭記》及《古書犀燭記續編》出版之后,熟識的朋友見面總會提及古籍這件事。
作者的話
隨手寫下翻閱古籍的心得,本無太多考量,只想留下一些看書記錄。
不敢曰“讀”,而說“看”,皆因看書只需雙眼看其版本、刊刻、字體、圖畫、題識、藏印等一書之表象,這便已帶來莫大的愉悅和滿足。在“看”的過程中產生疑惑,發覺所見仍有不足,便回頭再“看”、再尋覓,以求佐證,“看”的過程隨之更加圓滿。其中的喜悅,如獲甘霖。
一頭栽進故紙堆,悠游古舊書海,有如蠹魚喜愛在書堆間穿梭,怡然自樂,且樂此不疲,究竟是何道理,自己也莫名所以!紭s
蠹簡遺韻 古書犀燭記三編 內容簡介
《蠹簡遺韻(古書犀燭記三編)(精)》一書是袁芳榮繼《古書犀燭記》和《古書犀燭記續編》之后,整理個人藏書心得所寫的第三部同類型文化散文集。在這本書中,作者以古圖譜為重點,同時兼顧前兩輯未能談到的一些版本,叢刊,逐一向讀者介紹書籍年代、內容、收藏歷程,穿插大量民俗講解以及掌故,并配有眾多珍貴實物圖片。
蠹簡遺韻 古書犀燭記三編 目錄
看圖·說畫
幾部丁云鵬的版畫圖籍
《明刻傳奇圖像十種》
《環翠堂同景圖》
《養正圖解》
《凌煙閣功臣圖像》
《牧牛圖頌》
《毛詩品物圖考》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
《暖紅室撫明刊琵琶記原圖》
《清宮珍寶醑美圖》
《套版簡帖》
《臺灣民俗版畫集》
《繪本隅田川兩岸一覽》
藏書·版本
《中國版本略說》
《古籍版本知識》
《天一閣藏書考》
《吳中藏書先喆考略》
幾部紅印本
幾部藍印本
叢刊·別集
《百川書屋叢書》
商務印書館輯印《四部叢刊》
《春游瑣談》
《蘇書陶集》
古韻·新談
《圣諭像解》
《康熙皇帝遺訓》
《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
《圣武記》
《南唐書》
《西湖志》
《師曠禽經》
《白雪遺音》
《霓裳續譜》
《列女傳》
《閨范》
舊書·犀燭
《清代學者著述表》
《藏園東游別錄》
《遐庵匯稿》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
《滄浪夜譚》
《金樓韻事》
蠹簡遺韻 古書犀燭記三編 節選
蠹簡遺韻 古書犀燭記三編 作者簡介
袁芳榮,1954年生,臺灣南投縣人。1978年畢業于“中國文化大學”勞工研究所,曾在公務機關服務三十年。性喜收藏,古籍、箋紙,尤為所愛。2009年退休后,整理所收藏書,撰擬看書所得,并開部落格“故紙堆蠹魚”,以與同好交流。2013年出版《古書犀燭記》及《古書犀燭記續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