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用廬憶舊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12176
- 條形碼:9787218112176 ; 978-7-218-11217-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用廬憶舊 本書特色
《用廬憶舊》是一位華人物理學家的回憶性散文集,記錄了作者成長和求學的經歷、對中西文化的感悟以及與眾多中外文化名人的交往,有楊振寧、何炳棣、高琨、喬姆斯基等。作者把幾十年生命經歷中與時代和命運密切相關而又具有鮮明個性的故事娓娓道來,對時代和中西文化有深入的思考,具有極高的思想性和可讀性。
用廬憶舊 內容簡介
陳方正著的《用廬憶舊(精)》是一位華人物理學家的回憶性散文集,記錄了作者成長和求學的經歷、對中西文化的感悟以及與眾多中外文化名人的交往,有楊振寧、何炳棣、高琨、喬姆斯基等。作者把幾十年生命經歷中與時代和命運密切相關而又具有鮮明個性的故事娓娓道來,對時代和中西文化有深入的思考,具有極高的思想性和可讀性。
用廬憶舊 目錄
**輯 感懷憶舊
當時只道是尋常
近鄉情更怯
時代洪流一書生
憶昔青春少年時——記“嶺南”與圣保羅師友
歷史在指縫中流逝
堅巷雜憶
中大物理系摭憶
大刀闊斧的開創者——我所知道的李卓敏校長
偶賦凌云偶倦飛——那些在秘書處的日子
側身天地我蹉跎——中國文化研究所雜憶
乾坤大,霜林獨坐——當代中國研究的探索自序 **輯 感懷憶舊 當時只道是尋常 近鄉情更怯 時代洪流一書生 憶昔青春少年時——記“嶺南”與圣保羅師友 歷史在指縫中流逝 堅巷雜憶 中大物理系摭憶 大刀闊斧的開創者——我所知道的李卓敏校長 偶賦凌云偶倦飛——那些在秘書處的日子 側身天地我蹉跎——中國文化研究所雜憶 乾坤大,霜林獨坐——當代中國研究的探索 千里暮云平——科學史與科學哲學探索 浪游記快 花都之會 第二輯師友剪影 玉山高并兩峰寒——記余英時與楊振寧 平實中透出英氣:余英時的人文世界——祝賀先生獲克魯格人文獎 楊振寧的世界:在物理與對稱以外 人間孤憤*難平——我所知道的李楊之爭 以洞見改變世界——祝賀高錕校長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的芒刺與良心——喬姆斯基和他的世界 青山綠水,相見有緣——青峰榮退感言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熊景明榮休晚會上的講話 古道熱腸,盈懷芳潔——《湯藥雜談》序言 第三輯景仰與追思 尋找愛因斯坦 率直的筆鋒,熾熱的感情——巴金贊詞 黑白世界中的沖突與融合——吳清源贊詞 自來積毀骨能銷——錢穆離開新亞之謎 氣壯山河,虎虎生風——《讀史閱世六十年》讀后感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悼何炳棣教授 邏輯思維,建安風骨——悼劉殿爵教授 俠老丹青翰墨緣 狂風挽斷*長條——悼念陳學霖兄 懷念曉青 來源說明信息
用廬憶舊 相關資料
說來驚心,不知不覺間,我在中文大學竟然已經呆上整整半個世紀了!在這五十年間,我很幸運,見證了中國從“文革”到改革開放,從一窮二白到經濟騰飛的巨變,香港從老牌殖民地、轉口港,脫胎換骨成為國際大都會的歷程,更有機會交接、認識、親炙象牙塔內外眾多人物,他們不乏學究天人、名重當世的學者,也盡多奮發有為、叱咤風云的豪杰之士,更不乏寧靜致遠的謙謙君子,與和光同塵的市井隱逸。我既無如椽巨筆來記錄這個人類歷史上最為變幻莫測和令人驚愕的時代,亦乏生花妙筆來描繪所接觸到的那些多姿多彩人物,但由于種種機緣,卻也對身邊的經歷和人事留下不少零碎記憶、印象、贊嘆、思念,和心血來潮的議論。正所謂朝花夕拾,把它們掃攏來就成為這本集子了。 ——陳方正
用廬憶舊 作者簡介
陳方正,廣西岑溪人,1939年生于重慶,后移居香港并赴美深造,獲物理學博士學位。任職于香港中文大學,歷任物理系講師、高級講師、大學秘書長,現任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曾先后赴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牛津大學工學院、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進行訪問研究,對科學史有深入研究,著作有《繼承與叛逆:現代科學為何出現于西方》等
- >
回憶愛瑪儂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