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刑事正義與學者使命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34915
- 條形碼:9787300234915 ; 978-7-300-23491-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刑事正義與學者使命 本書特色
本書奉獻給讀者的是一位富有正義及使命感的法學教授對社會熱點及法律問題的關切與思考。全書所涉及的內容顯然并非經院式的形而上研究,而是作者在特定時空對現實社會諸多法律(學)問題作出的解讀與探索。其中,既有作者針對社會熱點刑事法律事件、法學問題的評論以及在有關重要場合的發言或演講,也有針對有關立法、司法、執法部門的疑難問題提出的書面意見或答復,還有接受有關重要媒體訪談時,針對特定刑事問題發表的個人看法。其評論客觀公允而富有邏輯,觀點不拘一格且耐人尋味,不尚空談而重視運用法學理論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則是本書的鮮明特色。
因而,無論您是否為法學教學研究者或法律職業從業者,只要您喜好關注和思考法律問題,向往公平正義,那么對于您來說,本書就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刑事正義與學者使命 內容簡介
本書奉獻給讀者的是一位富有正義及使命感的法學教授對社會熱點及法律問題的關切與思考。全書所涉及的內容顯然并非經院式的形而上研究,而是作者在特定時空對現實社會諸多法律(學)問題作出的解讀與探索。其中,既有作者針對社會熱點刑事法律事件、法學問題的評論以及在有關重要場合的發言或演講,也有針對有關立法、司法、執法部門的疑難問題提出的書面意見或答復,還有接受有關重要媒體訪談時,針對特定刑事問題發表的個人看法。其評論客觀公允而富有邏輯,觀點不拘一格且耐人尋味,不尚空談而重視運用法學理論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則是本書的鮮明特色。 因而,無論您是否為法學教學研究者或法律職業從業者,只要您喜好關注和思考法律問題,向往公平正義,那么對于您來說,本書就具有極強的可讀性。
刑事正義與學者使命 目錄
1司法正義、民情輿論與學者使命
2言論自由的法律邊界:不得誹謗中傷他人
3中國刑法學研究向何處去
4彩票:亟需法律規制的游戲
5“專家法律意見書”的是與非
6商業賄賂:原因與對策
7軍人激情犯罪及其自我預防
8死刑錯案主要成因與防范
9完善刑法規定三題
10中國內地刑法立法的*新發展
11英國道路交通法犯罪規定的啟示
12高檢院指導性案例:為辦案提供重要參考
13中國量刑制度改革的重大舉措——簡評《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一、法事評論
1司法正義、民情輿論與學者使命
2言論自由的法律邊界:不得誹謗中傷他人
3中國刑法學研究向何處去
4彩票:亟需法律規制的游戲
5“專家法律意見書”的是與非
6商業賄賂:原因與對策
7軍人激情犯罪及其自我預防
8死刑錯案主要成因與防范
9完善刑法規定三題
10中國內地刑法立法的*新發展
11英國道路交通法犯罪規定的啟示
12高檢院指導性案例:為辦案提供重要參考
13中國量刑制度改革的重大舉措——簡評《人民法院量刑指導意見
(試行)》
14從鄧玉嬌案看如何認定防衛過當
15關于正當防衛的兩個誤區
16關于自首與立功的兩個問題
17淺議對單位犯罪中犯罪單位的追訴時效
18關于吳保全案的一點感想
19關于許超凡、許國俊案的幾個問題
20如何準確理解刑法第216條中的“假冒他人專利”
21從六個方面理解“攜帶兇器盜竊”
22關于許霆案的深層思考:無情的法律與理性的解釋
23許霆案的再思考:刑事司法需要怎樣的解釋
24拒簽與孕婦死亡的法律問題:是否涉及刑事責任
25“飆車”致人死傷行為如何定性
26傷熊事件的法律責任
27“黑球”“黑哨”與刑事責任
28在警察誘惑下銷售假冒注冊商標香煙如何定性
29如何認定單位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罪
30擾亂法庭秩序罪的正確理解與適用
31如何認定親屬間的行賄與受賄犯罪
32訴訟詐騙完全可以構成詐騙罪
33在聯合國人權高專與外交部共同舉行的 “輕罪處罰” 會議上的發言
34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與商務部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會議上的發言
35在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上的發言
36完善我國假釋制度的思考
37關于張明楷教授“論犯罪的實體:違法與責任”的一點感想
38略評陳興良教授“構成要件論:從貝林到特拉伊寧”
39關于陳志龍教授、車浩教授主題發言之評論
二、咨詢答疑
40關于全國人大法工委經濟法室兩個問題的意見
41西班牙普遍管轄權及相關問題
42刑事司法疑難問題專家答問錄
43關于兩類透支型信用卡詐騙案的評析
44關于王某某等行為的定性分析
45關于孟某、何某某盜竊案的意見
46醉酒駕車致人死傷案的定性——以黎某某案為例
47關于于某某故意殺人案的證據分析
48關于龐某等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案如何定性的意見
49關于“呂某某、劉某、車某某強迫交易案”定性之我見
50關于H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案的分析意見
51關于呂某案的法律意見
52關于韓某某案的法律意見
53關于王某等偽造委托書倒賣房產案的意見
54關于三個案件的個人意見
55關于劉某、范某、何某、劉小某行為如何定性的意見
56關于徐某某不構成非法買賣制毒物品罪的法律意見
三、刑事訪談
57當前形勢下死刑制度去留問題
58《焦點訪談》:反商業賄賂訪談要點
59境外賭博構成賭博罪嗎
60回答法制日報記者袁定波專訪
61回答法制日報記者萬靜訪談
62高考舞弊行為的法律規制
63法律不支持為保全自己生命而犧牲他人的生命
64以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損毀大面積經濟作物,應當以投放危險物質罪
論處
65砸死小偷卻被判刑專家點評見義勇為
66侵占股權應該如何定罪
67專家在線解讀兩高“網絡傳黃”司法解釋
68孕婦即將分娩,執法者拒不放行,秉公執法還是嚴重違法
69關于網絡團伙犯罪的若干問題
70跨域協作攜手推進網絡犯罪治理
71我堅持刑法學研究的獨立性
信息
刑事正義與學者使命 作者簡介
謝望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網絡犯罪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暨刑事政策與比較刑法研究所所長,兼任中央治理商業賄賂專家咨詢組成員、最高人民法院案例指導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北京霍克律師事務所名譽主任,曾任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主要研究興趣:中國刑法學、比較刑法學、刑事政策學;代表性學術著(譯)作:《歐陸刑罰制度與刑罰價值原理》《世紀之交的中國刑法學研究》《中國刑事政策研究》(課題主持人)《刑法哲學》(主譯)《刑法理論的核心問題》(主譯)《丹麥刑法典與丹麥刑事執行法》等,并獨自或作為第一作者在國內外以中外文發表近兩百篇論文。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