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工業與帝國:英國的現代化歷程:from 1750 to the present day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31210
- 條形碼:9787511731210 ; 978-7-5117-3121-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工業與帝國:英國的現代化歷程:from 1750 to the present day 本書特色
享譽全球的思想大師霍布斯鮑姆如何看待英國的工業革命與現代化歷程! 一部已得到英語世界長期檢驗的經典史冊、準確把握英國現代化規律特點及經驗教訓的很好的門徑讀物本書英文版自1968年初版以來持續暢銷、反復刊印,直至推出如今的新世紀定本,中文世界首次譯出! 謹以此書獻給俄國十月革命的同齡人、逝于2012年中國國慶日的埃里克·霍布斯鮑姆進步主義政治史界的巨人,影響了整整一代政治和學術領袖。他的史學著作是*高等級的學術作品,但又飽含了深刻的同情和正義感。他孜孜不倦地鼓動人們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英國前首相 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霍布斯鮑姆是一位非凡的歷史學家,一個對于政治充滿激情的人。他將英國悠久的歷史呈現于成千上萬的大眾面前,他把歷史從高頭講章上領進了尋常百姓家。他是一位杰出的學者,關切國家、關心政治。雖然頗受爭議,但他將一生都奉獻給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英國工黨領袖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霍布斯鮑姆是現時代權威的史學家……他開創了對公眾抗議、暴亂和起義的研究,他的著作對社會科學家和對歷史學家一樣重要。 ——《泰晤士報》(Times) 埃里克·霍布斯鮑姆可以說是英國*受尊敬的史學家,是極少數真正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史學家之一……無論是在對細微末節的掌握上,還是在非凡的綜合能力上無人能出其右。 ——《衛報》(Guardian) 他似乎既從容不迫又熟練自在地徜徉于許多地點、主題和世紀之中,時而語帶幽默并展現出難得一見的天分。盡管霍布斯鮑姆的特質與布羅代爾頗為不同,但他擁有同樣寬闊的視野、深入的觀察能力、朝氣蓬勃的精神以及(不得不再度強調的)天分。 ——《世界報》(Le Monde)目前沒有任何以英文進行撰述的歷史學家在掌握事實與資料上的能力,堪與霍布斯鮑姆匹敵。他儲存和檢索細節的能力,已達到只有配備眾多工作人員的龐大數據庫才能夠處理的程度。霍布斯鮑姆那種從眾多資料中歸納出既令人驚訝又讓人佩服的結論的天賦,這么多年來依然不斷成長。他是一位歷史學家,不是小說家但是他細密頭腦內的引擎,卻具有勞斯萊斯等級的想象力。 ——《獨立報》(The Independent)既然經濟發展和工業化依然是普遍追求的目標,既然發達與欠發達世界繼續在博弈和分化,既然帝國的興衰命運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工業與帝國》對新千年的讀者便不失其現實意義。 ——埃里克·霍布斯鮑姆---------------------------------------------------------------------------------------------------------------------------------霍布斯鮑姆堪稱我們時代*偉大的歷史學家,不僅在英國,而且在世界。 ——《旁觀者》本書十分出色地考察了英國以往兩個多世紀經濟的重大進展與變遷,作者的眼光尖銳而冷峻,文辭洗練而典雅,大量圖表附錄更有錦上添花之效。 ——《衛報》本書作者造詣非常精深、學識無比淵博,在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中肯定筆力*為雄健老練、思想*能舉重若輕。 ——休·特雷弗-羅珀,《星期日電訊報》作為當代才華橫溢的經濟史學家,埃里克·霍布斯鮑姆借教科書的形式,寫下了一部富有創見、揮灑自如的英國史,為重新解讀西方經濟史及社會史和政治史提供了新穎的視角。 ——約翰·韋西,《傾聽者》--------------------------------------------------------------------------------------------------------------------------------正是工業革命,將英國正式推向新帝國的全球霸主地位。不過,令人驚嘆的是,也正是新的工業革命,將跟不上革命步伐的不列顛新帝國,摔下了神壇。著名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的《工業與帝國》,為人們繪制了這一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畫面。借此書看開去,讓人全面理解工業與帝國興衰這一論題包含的豐富內容。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治學系教授 任劍濤關于英國的現代化歷程,前些年國內議論已多,然而,一時熱議未必意味著問題得到了澄清。霍布斯鮑姆的《工業與帝國》當有助于摒棄有關英國現代發展的某些似是而非之論。書中就英國工業革命的起源、內因與外因的關系、政府的干預作用、現代化的斷裂風險、帝國體系的經營、相對衰落的緣由等重大問題所發表的見解,尤其值得我們善加借鑒。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員、本書譯者 梅俊杰-----------------------------------------------亞馬遜網讀者評論-------------------------------------------------------“這是史學大家埃里克·霍布斯鮑姆關于英國工業革命的經典之作,原書行銷近30萬冊,如今修訂再版,為了解英國現代化進程提供了一個完整視野。”“《工業與帝國》融經濟史和政治史于一爐,兼顧了英國場景與世界舞臺,全書從經濟角度絲絲入扣地分析了英國的現代變遷,實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工業與帝國:英國的現代化歷程:from 1750 to the present day 內容簡介
工業革命可謂人類歷史上空前絕后的一場巨變,它初期僅與一國即英國的歷史相重合。《工業與帝國:英國的現代化歷程》描述并解釋了英國邁向首個工業強國的崛起之路、其暫時領先優勢的無奈流失、其與世界各地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特殊關系,以及所有這一切對英國社會生活的廣泛影響。在這部行云流水的作品中,史學大家埃里克·霍布斯鮑姆深入探索了英國*近250年的現代化歷程,對英國乃至整個西方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史作了獨到的重新解釋。
工業與帝國:英國的現代化歷程:from 1750 to the present day 目錄
譯序準確把握英國現代化的特點
原序
導言
**章1750年的英國
第二章工業革命的起源
第三章工業革命,1780—1840年
第四章工業革命的人文結果,1750—1850年
第五章農業,1750—1850年
第六章工業化的第二階段,1840—1895年
第七章世界經濟中的英國
第八章生活水準,1850—1914年
第九章衰落的開始
第十章土地,1850—1960年
第十一章兩次大戰之間
第十二章政府與經濟
第十三章長期繁榮
第十四章1914年以來的社會
第十五章英國其他地區
第十六章趨于嚴峻的經濟氣候
結論
后續閱讀
索引
工業與帝國:英國的現代化歷程:from 1750 to the present day 作者簡介
埃里克·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1917—2012),享譽全球的思想大師、備受推崇的馬克思主義史學大家,英國科學院院士及美國藝術和科學院外籍院士,先后被多個國家的大學授予名譽學位。 作為俄國十月革命的同齡人,1917年出生于埃及名城亞歷山大港的一個中產家庭。父親是移居英國的俄國猶太后裔,母親來自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地利。1919年,舉家遷往維也納,十年后父母相繼去世,孤兒霍布斯鮑姆于1931年投奔叔父,徙居柏林,在“一戰”后受創最深的德奧兩國度過童年。希特勒上臺后,1933年轉赴英國,幸運地躲過之后的納粹大屠殺,完成中學教育,并進入劍橋大學學習歷史。“二戰”爆發后,投筆從戎,至1946年退伍,回到劍橋完成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目是英國費邊社的歷史。1947年成為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講師,1959年升任高級講師,1978年成為該校經濟和社會史榮譽教授。1982年退休后,任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政治和社會史榮譽教授。1998年,英國時任首相托尼·布萊爾為其頒發了名譽勛位(Order of the Companions of Honour)。2002年,被任命為他一生執教的伯克貝克學院校長,由于他的辭職信一直未獲批準,實際上他至死都是該校校長。2003年,獲得杰出歐洲史研究獎。2012年,中國國慶日凌晨,因病在倫敦謝世。 梅俊杰,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員、世界經濟史研究中心主任。著有《自由貿易的神話:英美富強之道考辨》(新華出版社2014年修訂版、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初版),所撰各類學術文章廣見于國內外報刊;譯有《歐洲發展的歷史經驗》、《國富策:自由貿易還是保護主義》、《維特伯爵:俄國現代化之父》、《科爾貝:法國重商主義之父》等作品;主編“經濟史與國富策譯叢”(商務印書館)、“外國經濟戰略家叢書”(上海遠東出版社)。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