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探尋一個好社會-費孝通說鄉土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88688
- 條形碼:9787549588688 ; 978-7-5495-8868-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探尋一個好社會-費孝通說鄉土中國 本書特色
★ 好社會就像好房子,聽費孝通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重釋何為“美好社會”——大時代里的一介書生,在外界巨變與歷史動蕩中力圖持續內心的寫作,其終極求索,是接通心底那個叫“中國文化出路”的大題目,探尋社會如何能更好。生命即學術,學術即為家國命運苦苦探尋出路,哪怕忽而被拋在時代后面,發出“空留緞帶在人間”的慨嘆,也矢志不渝。那種一往情深,何等可愛。書中首次發表《對“美好社會”的思考》一文手稿,為費孝通一生探尋心得的濃縮,也是中國學者首次就“重釋美好社會”議題向世界發言,系統闡釋“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思想。
★ 紀念江村調查八十周年,探尋鄉土社會變遷的“中國方案”——1936年的江村調查,是費孝通一生探尋“中國方案”的起點,他的《江村經濟》一書向世界講述了“中國鄉村社區的全部生活”,深刻探究傳統文化在西方影響下的變遷,成為中國本土化研究的典范。江村之變,可作鄉土中國八十年變遷的縮影。幾千年農耕文明養成的鄉土中國,欲從農耕、保守、封閉、禮治的傳統形態轉換到工商、進取、開放、法治的現代軌道,何其艱難?費孝通的一生著述,是一筆特殊遺產,如果確定一個總題目,“鄉土中國的現代出路和現實途徑”——農業文化和工業文化如何替易?面對鄉土社會的損蝕,鄉土還能重建嗎?城市化怎樣避免西方國家經歷的社會震蕩、農村凋敝、農民流離失所的代價?
★ 一段段塵封的書話,一份份彌足珍貴的常識清單,一代知識分子“為社會診病治病”的精神史——以書話體重述社會人類學家費孝通的一生求索與生命傳奇,亦勾勒出百年知識分子的精神史。費先生一輩子都在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如今,講故事的人也成為后人閱之不盡的故事,令人常常懷念,久久流淚。一個人的紀念,亦是當代學者向一代學人的致敬之書。
探尋一個好社會-費孝通說鄉土中國 內容簡介
生命和鄉土結合在一起,就不怕時間的沖洗了。
費孝通說,自己一輩子只寫了兩篇文章,一篇“農村”,一篇“民族”。
本書以閑適的書話體重述費先生心路、學路、思路與書路,游刃有余,親切可讀,既發揮出書話體“真性情、真見識、真故事”的自由精神,也呈現出重回歷史現場之親聞、親歷、親見的獨有魅力。
費孝通少年早慧,青年成名,中年成器,盛年成“鬼”,晚年成仁,暮年得道。其早年心志一以貫之,直達生命終點。那些在歲月中輕輕翻動的泛黃書稿,帶我們回到行行重行行的田野調查現場,體味瑤山慘劇的慟殤時刻,師友的恩情與離散,耄耋老境中的真誠反思……大時代里的一介書生,在外界巨變中力圖持續內心的寫作,其終極關懷是對美好社會的思考和探尋,是鄉土中國的現代出路和現實途徑。那種一往情深,何等可愛。
這些珍貴手稿,亦在歷史的浮沉中遭遇叵測的命運:有的湮沒于戰亂流離,不知所終;有的毀于浩劫歲月,畢生心血毀于一旦;有的竟在佚失多年后傳奇般地重見天日。一段段塵封已久的書話,重現費孝通起伏動蕩的生命記憶,亦勾勒出百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精神史。
探尋一個好社會-費孝通說鄉土中國 目錄
【前言】 1930,一個開始
【01】 抑止不住的愛好
【02】 青春作伴
【03】 吳師三引
【04】 外教三師
【05】 潘師三序
【06】 江村三訪
【07】 云南三村
【08】 鄉土中國
【09】 我們復興的基地
【10】 人生的另一道路
【11】 世界縮小得太快
【12】 我怎能不低頭呢
【序言】
《探尋一個好社會》四題(胡洪俠)【前言】 1930,一個開始
【01】 抑止不住的愛好
【02】 青春作伴
【03】 吳師三引
【04】 外教三師
【05】 潘師三序
【06】 江村三訪
【07】 云南三村
【08】 鄉土中國
【09】 我們復興的基地
【10】 人生的另一道路
【11】 世界縮小得太快
【12】 我怎能不低頭呢
【13】 干校家書
【14】 重訪美國
【15】 小城鎮,大問題
【16】 行行重行行
【17】 譯稿傳奇
【18】 年近謝幕
【19】 人世紛擾
【20】 究天人之際
【后記】 聽費孝通先生“重釋美好社會”
【附錄一】 費孝通先生訪問江村紀事
【附錄二】 費孝通先生著述年表
【跋】 1936,一塊界碑 信息
探尋一個好社會-費孝通說鄉土中國 相關資料
【馬林諾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作者——我敢于預言費孝通博士的PeasantLife in China(又名《江村經濟》)一書將被認為是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本書讓我們注意的并不是一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個最偉大的國家。
【潘光旦】(《優生概論》、《自由之路》作者)——好比造房子,(費)孝通所關心的是,從居住的需要開始,到建筑的完成為止,一面要看房子是怎樣構造起的,一面也招呼到和居住直接間接有關的種種需要,和此類需要的未嘗不因房子的構成而獲得滿足;我的卻僅僅表示了一個有好房子住的希望,提出了一個好房子的圖樣來,究屬好不好,也還是另一問題。兩者相較,無疑的他的嘗試要比我的更為基本,更為腳踏實地。
【費孝通】(《鄉土中國》、《江村經濟》作者)——從世界范圍看,現在的社會還說不上美好。還有很多人在饑寒線上掙扎,還有沖突和戰爭。未來該是一種怎么樣的秩序?怎樣達到和實現?從我們中國的歷史看,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熱烈討論人與人怎么相處才好,百家爭鳴。從現狀看,經濟發展很快,新儒家也有一些討論成果,中國人有資格對這樣的問題說話。中國人要對二十一世紀世界秩序發表看法!抉R林諾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日記》作者——我敢于預言費孝通博士的Peasant
Life in China(又名《江村經濟》)一書將被認為是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本書讓我們注意的并不是一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個最偉大的國家。
【潘光旦】(《優生概論》、《自由之路》作者)——好比造房子,(費)孝通所關心的是,從居住的需要開始,到建筑的完成為止,一面要看房子是怎樣構造起的,一面也招呼到和居住直接間接有關的種種需要,和此類需要的未嘗不因房子的構成而獲得滿足;我的卻僅僅表示了一個有好房子住的希望,提出了一個好房子的圖樣來,究屬好不好,也還是另一問題。兩者相較,無疑的他的嘗試要比我的更為基本,更為腳踏實地。
【費孝通】(《鄉土中國》、《江村經濟》作者)——從世界范圍看,現在的社會還說不上美好。還有很多人在饑寒線上掙扎,還有沖突和戰爭。未來該是一種怎么樣的秩序?怎樣達到和實現?從我們中國的歷史看,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就熱烈討論人與人怎么相處才好,百家爭鳴。從現狀看,經濟發展很快,新儒家也有一些討論成果,中國人有資格對這樣的問題說話。中國人要對二十一世紀世界秩序發表看法。
【胡洪俠】(《私人閱讀史(1978—2008)》主編)——冠生寫費孝通,是以自己真誠、坦蕩、敏銳的生命,去感受、回應、探尋另一個深邃、復雜、博大的生命。我讀冠生筆下的費老,常常因此輟讀發呆,長吁短嘆,時而扼腕,時而欣喜。
【張冠生】(《紙年輪》、《紙日月》作者)——吳文藻對(費孝通)這個學生寄托厚望,先后把他送到俄國人類學家史祿國(Shirokogorov)和英國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Malinowski)門下。費先生得名師接力,持續點化,終以博士論文《江村經濟》贏得學術名望,享譽國際人類學界。信息
探尋一個好社會-費孝通說鄉土中國 作者簡介
張冠生,1954年生,祖籍江蘇,生于河南。知青五年,七七級四年。有社科研究、編輯、記者、公務員經歷。曾長期就職于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為費孝通教授做助手。先后主持宣傳部和參政議政部工作。發表文章于《中國社會科學》、《讀書》、《東方》、《隨筆》、《溫故》等刊。出版著作《費孝通傳》、《知道:沈昌文口述自傳》、《晴耕雨讀》、《田野里的大師:費孝通社會調查紀實》、《從前的先生:盟史零札(1939—1950)》、《紙年輪》、《紙日月》等。
特別感謝:本書攝影沈繼光先生(即《物語三千》、《鄉愁北京》作者)。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