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康德道德哲學文集-(上下卷)-(注釋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185293
- 條形碼:9787300185293 ; 978-7-300-18529-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康德道德哲學文集-(上下卷)-(注釋版) 本書特色
本書收入康德道德哲學全部相關著述,含《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實踐理性批判》、《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道德形而上學》等著作和《試對樂觀主義作若干考察》、《論人身上崇高和美的品性》等文章、論著摘編,書中所收入的著作、文章均由譯者增譯了《科學院版編者導言》和科學院版編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譯者注。
康德道德哲學文集-(上下卷)-(注釋版)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康德道德哲學全部相關著述,含《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實踐理性批判》、《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道德形而上學》等著作和《試對樂觀主義作若干考察》、《論人身上崇高和美的品性》等文章、論著摘編,書中所收入的著作、文章均由譯者增譯了《科學院版編者導言》和科學院版編者注,并在必要的地方加了少量的譯者注。
康德道德哲學文集-(上下卷)-(注釋版) 目錄
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
科學院版編者導言
前言
**章由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識到哲學的道德理性知識的過渡
第二章由通俗的道德世俗智慧到道德形而上學的過渡
第三章由道德形而上學到純粹實踐理性批判的過渡
實踐理性批判
科學院版編者導言
前言目錄
道德形而上學的奠基
科學院版編者導言
前言
**章由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識到哲學的道德理性知識的過渡
第二章由通俗的道德世俗智慧到道德形而上學的過渡
第三章由道德形而上學到純粹實踐理性批判的過渡
實踐理性批判
科學院版編者導言
前言
導論:一種實踐理性批判的理念
**部分純粹實踐理性的要素論
**卷純粹實踐理性的分析論
**章純粹實踐理性的諸原理
第二章純粹實踐理性的對象的概念
第三章純粹實踐理性的動機
第二卷純粹實踐理性的辯證論
**章純粹實踐理性的一般辯證論
第二章純粹理性在規定至善概念時的辯證論
第二部分純粹實踐理性的方法論
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
科學院版編者導言
**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篇論惡的原則與善的原則的共居或論人性中的根本惡
**章論人的本性中向善的原初稟賦
第二章論人的本性中趨惡的傾向
第三章人天生是惡的
第四章論人的本性中惡的起源
第二篇論善的原則與惡的原則圍繞對人類的統治權所進行的斗爭
**章論善的原則關于對人的統治權的律法要求
第二章論惡的原則在對人類的統治權上的律法要求和兩種原則彼此之間的斗爭
第三篇善的原則對惡的原則的勝利與上帝的國在地上的建立
**章關于善的原則在塵世建立上帝的國時取得勝利的哲學觀念
第二章關于在地上逐步建立善的原則的統治的歷史觀念
第四篇論善的原則統治下的事奉和偽事奉,或論宗教與教權制
**章論在一般的宗教中事奉上帝
第二章論在一種規章性的宗教中對上帝的偽事奉
道德形而上學
科學院版編者導言
**部法權論的形而上學初始根據
前言
道德形而上學導論
法權論導論
法權論的劃分
一般道德形而上學的劃分
**卷私人法權
**篇將某種外在的東西作為自己的來擁有的方式
第二篇獲得某種外在的東西的方式
第三篇通過一種公共的司法權的判決而來的主觀上有條件的獲得
第二卷公共法權
第二部德性論的形而上學初始根據
前言
德性論導論
倫理要素論
**部分對自己的一般義務
導論
**卷對自己的完全義務
**篇人對作為一種動物性存在者的自己的義務
第二篇人對純然作為一個道德存在者的自己的義務
第二卷人對自己的不完全義務(就其目的而言)
第二部分對他人的德性義務
**篇對純然作為人的他者的義務
第二篇人們相互之間就其狀態而言的倫理義務
倫理方法論
相關論述
試對樂觀主義作若干考察
約翰?弗里德里希?馮?豐克先生的夭亡
論人身上崇高和美的品性
論自然神學和道德的*初根據所能夠獲得的明晰性和確定性
舒爾茨的《不分宗教適用于所有人的道德學說的一種指南嘗試》**部書評
論哲學中一種新近升高的口吻
重新提出的問題:人類是否在不斷地向著更善進步?
論*高的、自然的善
論*高的、道德的—自然的善
信息
康德道德哲學文集-(上下卷)-(注釋版) 作者簡介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學家。
其前期的自然科學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關于太陽系起源的星云假說。后期的哲學研究成果主要是《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和《判斷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構成了一個完整而嚴密的先驗唯心論體系,給哲學界帶來了一場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稱“開普勒改革”)。
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學家。
其前期的自然科學研究成果主要是《一般自然史與天體理論》(1755),其中提出了著名的關于太陽系起源的星云假說。后期的哲學研究成果主要是《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和《判斷力批判》(1790)。“三大批判”構成了一個完整而嚴密的先驗唯心論體系,給哲學界帶來了一場天翻地覆的“哥白尼革命”(又稱“開普勒改革”)。
李秋零,河南唐河人,1957年生,哲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專職研究員,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員等。主要研究領域為基督教哲學、德國古典哲學。著有《上帝?宇宙?人》、《德國哲人視野中的歷史》、《神光沐浴下的文化再生》等多部專著。譯有《康德著作全集》(9卷本),《康德書信百封》、《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社會科學方法論》、《從黑格爾到尼采》、《不合時宜的沉思》、《神學與哲學》等三十余部西方學術名著。在中外學刊發表《中世紀神秘主義神學的難題與出路》、《基督教神秘主義哲學與中國老莊哲學》、《康德論人性根本惡及人的改惡向善》、《康德何以步安瑟爾謨的后塵?》、《神學與文化的互動》、《古希臘哲學解神話的過程及其結果》、《基督教理論化的起因及其結果》、《漢語神學的歷史反思》等數十篇論文。
信息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月亮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