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班門.02:砼之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286283
- 條形碼:9787550286283 ; 978-7-5502-8628-3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班門.02:砼之色 本書特色
以“木”開端,我們推開“班門”。以“砼”延展,我們將繼續探索這扇門的可能性。
本期《班門》,以“砼”(tòng)澆筑,繼續構建我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砼(tòng)即混凝土,是建筑*堅實的食糧,其貌不揚,但在營造者手中能有萬千變化,全看設計的想象力如何在大地上飛升。
砼是新造的漢字,拆開來是“人工石”,砂石為骨,水泥為凝膠,與水攪拌,成為磐石般的材料。砼是硬骨頭。伴隨無情的、不斷哐當作響的金屬工業背景聲,砼成為人類建筑*堅實的食糧。世界景觀由之灌溉。當人們身處都市森林,灰蒙蒙的砼,仿佛成為無趣、冷漠的代名詞。但砼的理想絕非如此畸形而無情。借粗野主義設計師的想象力,它從地基里生長出偉岸的形狀,死后化為時代的影子。
在營造者手中,這塊硬骨頭能閃現萬千變化,全看你能澆筑多少理想在其中。
班門.02:砼之色 內容簡介
本書特別邀請多位文化學者, 以幽默風趣的語言普及文化知識、講述文化大師不為人知的趣事, 文筆質樸, 通俗易懂。書中論述了各種文化形態之間的關系, 解說作品背后的文化現象, 從而梳理了相關作品體現的文化內涵。
班門.02:砼之色 目錄
總有一種人生讓我們高山仰止 叢綠/文
夢白 宋曉冬/文
門•砼
從古羅馬開始 徐曉冬/文
下水道之禍 劉揚 汪徽/文
洋灰大王 李明新/文
阿嘎土 費米/文
安靜地舒展,如葉曼 般若/文
門•外
當繪畫遇到巴黎 子墨/文
長歌短棹尋舊宅 羅德胤/文門•內
總有一種人生讓我們高山仰止 叢綠/文
夢白 宋曉冬/文
門•砼
從古羅馬開始 徐曉冬/文
下水道之禍 劉揚 汪徽/文
洋灰大王 李明新/文
阿嘎土 費米/文
安靜地舒展,如葉曼 般若/文
門•外
當繪畫遇到巴黎 子墨/文
長歌短棹尋舊宅 羅德胤/文
繪神的人生 薛茗/文
一個城市正在回家的路上 黃波/文
信息
班門.02:砼之色 作者簡介
叢綠:清華大學建筑學博士,曾任中華書局《中華遺產》副主編,現在上海交通大學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國際研究中心從事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化遺產的價值研究、闡釋傳播等。
薛茗: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學部博士后研究員,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人類學博士。她的研究關注民族藝術、當代藝術、藝術商業,以及城市化過程中的社會變革。
徐曉冬:60 后,愛好滑雪、旅游、隨手拍照。雖弱冠之年學土木,但十年卻未用它糊口。
李明新: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紅學會理事,北京博物館學會監事,北京史學會理事。曾任北京曹雪芹紀念館館長,專業著作有《北京植物園志》《曹雪芹紀念館》,散文集《神會乾隆》《再讀秋天》,詩歌合集《七葉草》。
宋曉冬:建筑師,畢業于天津大學。愛好古箏、寫作、繪畫、讀書。執著于用自己的筆描摹出異彩紛呈的世界。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