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疏證與析證-清末民初中國文學研究的范式轉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83540
- 條形碼:9787516183540 ; 978-7-5161-8354-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疏證與析證-清末民初中國文學研究的范式轉移 本書特色
受到西方文化的沖擊,中國學術在清末民初期間出現了一場重大的轉向,奠定了中國文學研究現代化的基本進路和方向。李貴生*的《疏證與析證(清末民初中國文學研究的范式轉移)》旨在從范式轉移 (paradigm shift)的角度闡明這場轉向的實際影響,說明傳統與現代的文學研究在治學觀念和操作方法上 *為根本的差異,勾勒出新、舊學術之間的界線。本書結合宏觀的理論建構和微觀的個案研究,嘗試通過 “疏證”與“析證”標示出新、舊兩種范式的本質特徵,并且對王國維、蔡元培和胡適三人的文學研究作出深入細致的分析,具體展示疏證法與析證法對中國文學研究的影響。這些專題探究不但有助申論全書主題,同時能夠推進相關領域的研究,深化大家對王、蔡、胡三位學術大師的理解。
疏證與析證-清末民初中國文學研究的范式轉移 內容簡介
本書稿旨在通過王國維、蔡元培和胡適三人的文學研究,從觀念層面上勾勒出傳統與現代學術的界線,具體地展現近代中國文學研究的范式轉移過程。過去不少學者亦嘗回顧近百年的中國文學研究,成果頗為豐碩。然而這些著作鮮有從范式轉移的角度著眼,說明傳統與現代的中國文學研究*為根本的差異。本書稿與過去研究*大的分別是嘗試建立一套觀念架構,標示出舊范式之所以為舊、新范式之所以新的本質特征。本書稿綜合運用微觀與宏觀方法,透過對王國維等人的微觀研究,揭示當中蘊含的宏觀學術意義。
疏證與析證-清末民初中國文學研究的范式轉移 作者簡介
李貴生,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哲學博士。現為香港教育學院文學及文化學系副教授,歷任中文學系副系主任、通識教育統籌主任及署理總監等職。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