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雜文 現代部分 卷七 唐弢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454672
- 條形碼:9787553454672 ; 978-7-5534-5467-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雜文 現代部分 卷七 唐弢 內容簡介
《唐弢集/中國雜文》為中國雜文卷七現代部分,收錄了雜文作品《略論自大之類》、《從羅亭說起》、《丑》、《市儈主義》、《“頭銜”一解》、《處世小言》、《讓我們笑吧》、《略論吃飯與打屁股》、《“排斥異端”》、《麻將哲學》等。這些作品以旁征博引的深厚學養(yǎng)、鞭辟入里的邏輯思辨、入木三分的剖析批判、謀篇布局的匠心,增人智慧,開人眼界,啟人心智,讓人深長思之。
中國雜文 現代部分 卷七 唐弢 目錄
說實話
兩種蟲類
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
土地與灶君
好現象
盡信書
青年的需要
著作生活與奴隸
關于小品文
談批評
略談英雄
雜談禮教
鬼話與人話
老話
新愁
惡趣
關于游覽區(qū)
今與昔
出路
關于祀孔
雜文家和大菜司務
談“雜文”
“嚴重的錯誤”
看到想到
前后三十年
批評與罵
論逃世
新秋雜感
歌哭
讀余書雜十二篇(節(jié)選)
爭取言論和出版的自由
謠言種種
盛世的悲哀
反天才說
天靈蓋以外
奴才的唾沫
從擂臺到戲臺
書憤
爭取自由
急就□
窮
兩種臉譜
從“苦住”到“喝道”
《投影集》序
“混”
“雀吃餅”
笑
度支新法
略論自大之類
從羅亭說起
丑
市儈主義
“頭銜”一解
處世小言
讓我們笑吧
略論吃飯與打屁股
“排斥異端”
麻將哲學
謠言辯
“破門”解
逃和趨
謎
官商頌
戲
尾巴及其他
糾正粗暴的偏向
《孟德新書》
“言論老生”
中國雜文 現代部分 卷七 唐弢 節(jié)選
《唐弢集/中國雜文》: 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據說“英雄好漢”之流,當犯了法被綁赴刑場、實行頭顱搬家的時候,為表示他們對于現狀不屈服,并保持其身分起見,總得意氣洋洋地喊一句:“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從前聽說有人能記前世的事,近來可不大聽見,該是古法已經失傳了吧!但死后還得投胎,一個中國的靈魂終得做上幾世人,卻是連我們的“英雄好漢”也相信的,似乎沒有什么異議了。所以快刀雖然已從頭頸飛過,生命雖然已經了結,但還不失是一個人。 依舊得投生,依舊得一年年成長,二十年后,依舊是銅筋鐵骨,依舊是一條“好漢”!這方法近來流傳頗廣,而且越來越高明,軍政商學,莫不奉為家傳的處世秘訣。凡事一經發(fā)展,終有許多不甘落后,站在時代前哨和關心人類幸福的人,來加入研究。于是就覺得二十年工夫太長,趕緊招生,趕緊辦速成科,趕緊做“好漢”。 在速成科里兜了一轉的軍政商學的要人們,也便頭頭是道,盡得其中奧妙。萬一在國內碰了釘子,受了奚落,嗚呼,吾道不行,三十六計,走為上著,腳底皮搽油,一溜溜到外國去。正像快刀從頭頸飛過,**個生命宣告結束了。 他們出洋的名義是考察,是游歷,是訪問名人。 參觀過××飛機場,赴過××總統(tǒng)或首相盛宴,和××大王同吃大菜,到××大學演講,和×學者為莫逆交。就這么住上五年三年,甚至于幾個月,帶了些外國“圣人”的皮毛,回到中國來,再加些他們自以為是孔子、老子、孫子以及其他一切甚么子的油鹽醬醋,于是一變而為院長、部長、委員、經理、董事、教授……高視闊步,前擁后推,誰說不又是一條“好漢”!民國以來,這種“好漢”層出不窮,而技術也一年年的更精通。再過些時,對于五年三年甚至于幾個月,也許仍要厭其為時過長,于是站在風頭里不甘落后的人,再加研究,因而發(fā)展到孫悟空“搖身一變”的程度,得意時候變要人變名人,不得意和受打擊的時候,就不妨變狗,變豬,變蟲豸。 這在眼前,是有著現實的例子的。 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日【選自唐鎪著《推背集》上海天馬書店一九三六年版】土地與灶君據說中國人是欺善怕惡的,連對待鬼神也不能免。兇惡的如火神判官之類,奉承唯恐不周;老實至于像土地和灶君,那就隨時都有被欺的可能了。 但也不能說沒有例外。譬如財神,并不像火神判官那樣可怕,卻同樣受著殷勤的供奉。這,自然是欺善怕惡之外的“另一問題”。 土地,是并不具備這“另一問題”的。 這土老兒,生來既沒有血盆似的口,銅鈴似的眼,又不曾操人們生死之權。雖然是神,卻常常受人驅使。忠臣落難,善士遭殃,甚至一個無所表現的庸人,只要心地好,遇有危險,土地也得四處奔走,尋求解救的方法。這種忠于公理,努力為低下層人們服務的,在中國,至少在目前的中國,是不被重視的!由于不被重視,接著就受揶揄起來。 土地不常有廟,即使有,也只雞塒那么一間。一年到頭,從沒有香火旺盛的時候,善男信女的布施,是不會到這土老兒頭上來的。并不是醉心洋化,愛學外國小姐的時髦,可是土地的面上,卻紗帽似的籠著蜘蛛網。 這樣,模模糊糊,他抬起頭來,便只看得見太陽照得到的地方。 至于灶君,也是一位好菩薩,雖然不是為著要救國,卻長年坐在火坑上,鼻子對著煙囪,好比口銜煙斗,與《論語》派諸賢有同好。眼看腳下一碗葷一碗素的煮好,端出,甜咸苦辣,味道也盡有好的,他卻沒有份;但人們吃了以后,萬一肚痛起來,卻還得怪他,不是說“肚痛埋怨灶君”嗎?一到送灶那天,灶君照例要到天堂去兜一轉,向玉皇大帝報告善惡。聰敏的人們就替灶君餞行,吃了幾只糍粑,兩片嘴唇全給糊住,再也張不開來。到得玉皇大帝面前,只能指手畫腳地啞啞一陣,就此了事。 給蜘蛛網罩住的眼睛再也看不到黑暗,給糍粑糊住的嘴唇再也說不出善惡。時代,便在這上面停住了,靜靜地。 一九三三年九月一日【選自唐鎪著《推背集》上海天馬書店一九三六年版】 ……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