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造房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678096
- 條形碼:9787535678096 ; 978-7-5356-7809-6
- 裝幀:精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造房子 本書特色
★ 央視“2016年中國好書”,第十二屆文津獎獲獎圖書
★ 知名設計師楊林青操刀裝幀,精裝圓脊四色印刷,以書籍之美傳遞建筑神韻
★ 知名攝影師曾翰對焦王澍建筑作品,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的曲折回廊,寧波美術館的入口,杭州中山路南宋御街的騎樓與小博物館,寧波博物館的瓦爿墻……多幅攝影展示建筑之美,更有拉頁大場景展示建筑與山水、與世界的對話和關聯。
★ 10篇建筑文化隨筆——從宋代山水畫的意境,到明清園林的審美情趣,作者深入剖析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更以建筑的角度,從中探尋傳統文化、東方哲學的美學價值。
★ 4篇建筑作品歷程書寫——王澍的建筑作品包括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寧波美術館等,在《造房子》中,從設計開端、建造過程,直至建成后續,作者用深入淺出的語言,還原這些作品的誕生歷程。從中,我們看到的是作者對于“好的建筑”以及“如何做出重返傳統的當代建筑”的深入思考。
★ 6篇散文隨筆+1篇對談——作者漫談個人經歷、社會與人生,更觸及當下人關心的居住空間等話題,大師的成長歷程和人文情懷一覽無遺。
★ 《造房子》從建筑出發,卻不止于建筑,更是一本探討中國傳統文化當代性的著作。傳統文化的當代性一直是這些年學界反復思索和討論的重要課題,王澍以自己的學術素養,以及營造經驗,構建出獨特的關于東方美學的審美體系,也給出傳統文化進入當代的路徑,這對于當下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參考價值。
造房子 內容簡介
#在宋代山水畫的意境里找尋當代建筑之路,于明清園林的哲思中探求傳統文化之美
著名建筑大師、普利茲克獎獲得者王澍,以深厚傳統文化學養、手作營造經驗為基礎,在一篇篇文字里,探尋中國傳統的當代路徑和東方美學的當代延伸。這不只是一本營造之書,更帶領讀者進入中國哲學的秘密小徑,這本書關乎建筑本身,也連接東方美學的深邃空間。
*獲普利茲克獎后,王澍首次成書,以樸素雋永的語言,講作品、談觀念
這是建筑大師王澍在獲獎后的首次成書,收錄了十多年來他*重要的建筑文化隨筆。在書中,王澍談園林的審美情趣、傳統人文情懷,探討傳統文化的當代路徑,更流露出對于現代城市建造的危機意識。
*知名設計師楊林青設計,精裝四色印刷,大量精彩建筑攝影作品,充分展現建筑之美。
本書由知名設計師楊林青擔當設計,精裝圓脊四色印刷,以書籍之美傳遞建筑神韻。
知名攝影師曾翰對焦王澍建筑作品,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的曲折回廊,寧波美術館的入口,杭州中山路南宋御街的騎樓與小博物館,寧波博物館的瓦爿墻……多幅攝影展示建筑之美,更有拉頁大場景展示建筑與山水、與世界的對話和關聯。
“每一次,我都不只是做一組建筑,每一次,我都是在建造一個世界。我從不相信,這個世界只有一個世界存在。”——王澍
造房子 目錄
· 素樸為家
意識
· 造園與造人
· 自然形態的敘事與幾何
· 走向虛構之城
· 當“空間”開始出現
· 營造瑣記
· 循環建造的詩意—— 建造一個與自然相似的世界
· 隔岸問山—— 一種聚集豐富差異性的建筑類型學
· 剖面的視野—— 滕頭案例館
· 為了一種曾經被貶抑的世界的呈現
· 走入樹石的世界
語言
·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
· 我們從中認出—— 寧波美術館設計
· 中山路:一條路的復興與一座城的復興
對話
· 叛逆的征途
· 觸碰另一個世界的邊緣
· 精神山水
· 重返自然的道路
· 問答錄:一個人需要多大的房子
尾聲
· 那一天
造房子 節選
造房子 相關資料
“近些年來,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試驗場,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建筑拔地而起。王澍,這位49歲的優秀建筑師,懷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敬意,成功將中國元素融入新穎并受人注目的建筑中。”
——《時代》周刊
“王澍證明了中國文化土壤孕育了非凡的創意,幾百年來中國文化一直與自然和諧共融。”
——湯姆士?普利茲克(普利茲克建筑獎暨凱悅基金會主席)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是國內大學里少有的,能讓師生咖啡館小酌、秉燭神游度夜,而毫無作息表壓力的校園。”
——陳嘉映(著名哲學家)
“王澍,中國美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院長,執著踐行中國本土建筑學理念,在這個歌頌城市化美好生活的時代,他是一位無畏的逆行者,提倡“向鄉村學習。”
——《南方人物周刊》
造房子 作者簡介
王澍,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兼職教授,哈佛大學研究生院丹下健三講席教授,香港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客座教授。
1997年與他的妻子陸文宇成立業余建筑工作室,致力于重新構筑中國當代建筑的研究和工作,并體現在他的作品寧波博物館、寧波美術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位于杭州轉塘)、上海世博會寧波滕頭館、垂直院宅(杭州錢江時代)、杭州南宋御街綜合保護與改造等一系列作品中。
2010年,和陸文宇獲德國謝林建筑實踐大獎及威尼斯雙年展特別榮譽獎。
2011年,獲法國建筑科學院金獎。
2012年,獲普利茲克建筑獎。
2012年,獲《華爾街日報》評選的“全球創新人物獎”。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我與地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