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9925
- 條形碼:9787516179925 ; 978-7-5161-7992-5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本書特色
張曉明*的《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形成與發展》以現代化的中國內涵為研究對象,以用中國話語解讀中國實踐為學術追求,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核心的黨的領導人有關現代化的論述為文獻依據,以“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如何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
為問題導向,以史論結合、以史為主為研究方法,通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尋源頭、理脈絡、話發展、看創新,使我們理清了一條“線”,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隨著具體實踐不斷與時俱進的形成發展線;看清了五個“點”,就是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中央領導人在不同時期結合具體問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形成與發展的創新點;強化了一種“觀”,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觀;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中國實現現代化必須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為根本指針。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以現代化的中國內涵為研究對象,以用中國話語解讀中國實踐為學術追求,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為核心的黨的領導人有關現代化的論述為文獻依據,以“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如何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問題導向,以史論結合、以史為主為研究方法,通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尋源頭、理脈絡、話發展、看創新,使我們理清了一條“線”,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隨著具體實踐不斷與時俱進的形成發展線;看清了五個“點”,就是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中央領導人在不同時期結合具體問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形成與發展的創新點;強化了一種“觀”,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觀;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中國實現現代化必須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為根本指針。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目錄
導論 **節 選題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第二節 研究的現狀及評述 第三節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內涵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形成與發展的脈絡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特點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創新之處 第六節 邏輯思路和結構安排**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歷史依據和思想淵源 **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歷史依據 一中國早期現代化的**個階段(1840一1911) 二中國早期現代化的第二個階段(1912—1949) 三早期現代化百年歷程的理論反思 第二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思想淵源 一馬克思、恩格斯的現代化思想 二列寧關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思想 三斯大林關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思想 第三節 毛澤東對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理論探索 一毛澤東探索“四個現代化”目標與“兩步走”戰略的 歷史進程 二毛澤東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貢獻 三毛澤東在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中的失誤及其 經驗總結第二章 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開創和奠基 **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形成的時代背景 一發展問題成為當今時代主題 二世界形勢總體上趨于緩和,發展有了相對和平的環境 第二節 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醞釀 一全國全黨工作必須服從四化建設這個大局 二積極開展對外經濟技術交流,以加速我國現代化的 進程 三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用科學技術的進步帶動國民 經濟發展 四辦好教育、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這是關系我國 現代化水平的大事 第三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初步形成 一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 要求 二四項基本原則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政治保證 三實現“小康”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階段性目標 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是實現社會主義 現代化的根本任務和目標之 五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六必須堅持走中國式的現代化建設道路 第四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基本形成 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宏偉藍圖的提出 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藍圖的根本途徑和方法 三現代化宏偉藍圖及其實現途徑和方法的根本依據 四是否有利于發展生產力是判斷現代化各項工作 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 五“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戰略 六基本實現現代化的戰略重點 第五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創新性發展 一抓住時機、加快發展,力爭隔幾年上一個臺階的 現代化戰略部署 二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 根本推動力 三“三個有利于”是判斷姓“資”姓“社”及各方面 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標準 四市場經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和方法第三章 江澤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繼承與發展. **節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與戰略的繼承和 發展 一現代化目標:從“小康”到“全面小康” 二現代化戰略:從“三步走”到新“三步走” 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 第二節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現代化建設思想的繼承與 發展 一堅持把“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繼承與發展了 對外開放理論 二堅持走可持續發展戰略,繼承和發展了關于持續與協調 發展理論 三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繼承和發展了關于現代化建設 “兩個大局”的理論 第三節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現代化建設思想的繼承與 發展 一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二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四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民主政治 第四節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現代化建設思想的繼承與 發展 一建設面向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二堅持不懈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三堅持把思想道德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和 中心環節,提出了以德治國的方略 第五節 對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宗旨思想的繼承與 發展 一促進入的全面發展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二實現*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第四章 胡錦濤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深化與拓展 **節 實施科學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一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義 二始終堅持把以人為本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核心 理念 三始終堅持把全面、協調、可持續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 基本要求 四始終堅持把統籌兼顧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 方法 五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指針 第二節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現代化建設理論的深化與 拓展 一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二推進新農村建設,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農業 現代化道路 三構建“兩型”社會,建設生態文明 四加強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 第三節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現代化建設理論的深化與 拓展 一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中對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新認識 二在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以調動人民積極性為目標的 前提下不斷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第四節 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現代化建設理論的深化與 拓展 一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 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來促進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 發展 三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 軟實力 四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為實現現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第五節 創造性地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思想 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提出了“四位一體”現代化建設總體戰略布局 三把改善民生作為社會建設的重點第五章 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新進展 **節 中國夢是對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任務的 戰略性思考 一中國夢是著眼現實需要基礎上的理論需要 二完整準確地把握實現“中國夢”的深刻內涵 三實現“中國夢”基于現實過程性的思考 第二節 通過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實現中國夢 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實現中國夢的實踐要求 二實現中國夢必須把握“四個全面”的話語權 第三節 通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實現國家現代化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基于過程的 內在把握 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載體的辯證把握 第四節 通過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來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第五節 通過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來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第六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形成與發展的基本經驗 **節 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必須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 精神 第二節 探索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必須立足本國基本國情 第三節 創新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必須堅持與時俱進 第四節 豐富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必須總結歷史經驗教訓 結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是指導中國實現現代化的 根本指針參考文獻后記
展開全部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作者簡介
張曉明,1978年生,山西運城人,法學博士,西華師范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13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4年在復旦大學做訪問學者,現在南京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做在職博士后。近年來,先后主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主持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基金項目兩項,西華師范大學博士啟動基金項目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