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y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yī)內科學·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
機械控制工程基礎 -(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288852
- 條形碼:9787121288852 ; 978-7-121-28885-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機械控制工程基礎 -(第2版)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講述機械工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內容包括:控制工程的發(fā)展史、控制工程的研究對象和任務、控制系統的組成和實例;拉普拉斯變換;系統數學模型的建立;系統的時域和頻域分析;根軌跡;系統穩(wěn)定性分析;系統校正;線性離散系統以及matlab在控制工程中的應用。
機械控制工程基礎 -(第2版) 內容簡介
高等教材修訂版作品。難易適度,偏重應用。配有ppt課件等教學資源。
機械控制工程基礎 -(第2版) 目錄
目 錄第1章 緒論 (1)1.1 引言 (1)1.1.1 控制工程發(fā)展史 (1)1.1.2 機械控制工程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2)1.2 控制系統簡介 (3)1.2.1 控制系統的分類 (3)1.2.2 閉環(huán)控制系統的組成 (6)1.2.3 對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 (7)本章小結 (7)習題1 (8)第2章 拉普拉斯變換 (9)2.1 復變量與復變函數 (10)2.1.1 復變量 (10)2.1.2 復變函數 (10)2.1.3 歐拉公式 (10)2.2 拉氏變換的概念 (11)2.2.1 問題的提出 (11)2.2.2 拉氏變換的存在定理 (12)2.3 拉氏變換的性質 (18)2.3.1 線性性質 (18)2.3.2 微分性質 (19)2.3.3 積分性質 (21)2.3.4 位移性質 (22)2.3.5 延遲性質 (22)2.3.6 尺度變換 (23)2.3.7 初值定理、終值定理 (24)2.4 拉氏逆變換 (26)2.5 卷積 (31)2.5.1 卷積的概念 (31)2.5.2 卷積定理 (32)本章小結 (36)習題2 (36)第3章 系統的數學模型 (39)3.1 系統的微分方程 (40)3.1.1 建立微分方程的基本步驟 (40)3.1.2 機械系統的微分方程 (41)3.1.3 電氣系統的微分方程 (44)3.1.4 機電系統的微分方程 (46)3.1.5 系統的相似性 (49)3.2 系統的傳遞函數 (50)3.2.1 傳遞函數的基本概念 (50)3.2.2 傳遞函數的零點、極點和放大系數 (51)3.2.3 典型環(huán)節(jié)的傳遞函數 (52)3.3 系統方框圖及其簡化 (64)3.3.1 系統傳遞函數的方框圖表示 (65)3.3.2 傳遞函數方框圖的簡化 (70)3.3.3 公式法化簡系統方框圖 (75)3.4 信號流圖與梅森增益公式 (76)3.4.1 信號流圖 (76)3.4.2 梅森增益公式 (78)3.5 輸入和干擾同時作用下的系統傳遞函數 (80)本章小結 (83)習題3 (84)第4章 時間響應分析 (89)4.1 概述 (89)4.1.1 時間響應及其組成 (90)4.1.2 典型試驗信號 (90)4.2 一階系統的時間響應 (92)4.2.1 一階系統的單位脈沖響應 (92)4.2.2 一階系統的單位階躍響應 (93)4.2.3 單位脈沖響應和單位階躍響應的關系 (94)4.3 二階系統的時間響應 (94)4.3.1 二階系統標準形式 (94)4.3.2 二階系統特征方程的根與阻尼比的關系 (95)4.3.3 二階系統的單位脈沖響應 (96)4.3.4 二階系統的單位階躍響應 (98)4.3.5 二階系統響應的性能指標 (101)4.4 系統穩(wěn)態(tài)誤差分析 (106)4.4.1 系統誤差與偏差的關系 (106)4.4.2 系統的穩(wěn)態(tài)誤差 (107)4.4.3 靜態(tài)誤差系數 (110)本章小結 (112)習題4 (113)第5章 系統頻率響應分析 (115)5.1 頻率特性概述 (115)5.1.1 頻率特性的概念 (115)5.1.2 頻率特性的特點和作用 (118)5.2 頻率特性的極坐標圖(nyquist圖) (120)5.2.1 典型環(huán)節(jié)的nyquist圖 (120)5.2.2 nyquist圖的一般繪制方法 (124)5.3 頻率特性的對數坐標圖(bode圖) (128)5.3.1 概述 (128)5.3.2 典型環(huán)節(jié)的bode圖 (129)5.3.3 bode圖的一般繪制方法 (134)5.4 閉環(huán)頻率特性 (140)5.5 *小相位系統與非*小相位系統 (141)5.6 根據頻率特性曲線估計系統傳遞函數 (142)5.6.1 確定放大倍數k (142)5.6.2 各環(huán)節(jié)傳遞函數確定 (143)本章小結 (145)習題5 (145)第6章 系統穩(wěn)定性分析 (147)6.1 系統穩(wěn)定的概念和條件 (147)6.1.1 系統穩(wěn)定的基本概念 (147)6.1.2 系統穩(wěn)定性與特征根的關系 (148)6.1.3 系統穩(wěn)定的充分必要條件 (149)6.2 勞斯(routh)穩(wěn)定判據 (150)6.2.1 系統穩(wěn)定的必要條件 (150)6.2.2 系統穩(wěn)定的充要條件 (151)6.2.3 勞斯判據的特殊情況 (153)6.3 nyquist穩(wěn)定判據 (154)6.3.1 米哈伊洛夫定理 (154)6.3.2 nyquist穩(wěn)定判據的證明 (156)6.3.3 開環(huán)含有積分環(huán)節(jié)的nyquist圖 (158)6.3.4 具有延時環(huán)節(jié)的系統穩(wěn)定性分析 (160)6.3.5 nyquist穩(wěn)定判據應用舉例 (161)6.4 bode穩(wěn)定判據 (163)6.5 系統的相對穩(wěn)定性 (166)6.5.1 相位裕度? (166)6.5.2 幅值裕度kg (167)本章小結 (170)習題6 (170)第7章 系統校正 (172)7.1 系統的性能指標 (173)7.1.1 時域性能指標 (173)7.1.2 頻域性能指標 (173)7.2 系統校正 (177)7.2.1 校正的概念 (177)7.2.2 校正方式 (177)7.3 串聯校正 (178)7.3.1 增益校正 (178)7.3.2 相位超前校正 (180)7.3.3 相位滯后校正 (183)7.3.4 相位滯后-超前校正 (187)7.4 pid校正 (191)7.4.1 pid控制規(guī)律及其實現 (191)7.4.2 pid調節(jié)器的設計 (195)7.5 反饋校正 (198)本章小結 (203)習題7 (203)第8章 根軌跡法 (207)8.1 根軌跡概述 (207)8.2 繪制根軌跡的基本條件 (210)8.2.1 繪制根軌跡的幅值條件 (210)8.2.2 繪制根軌跡的相位條件 (211)8.3 根軌跡的繪制 (211)8.3.1 根軌跡的繪制準則 (211)8.3.2 根軌跡的繪制實例 (213)本章小結 (217)習題8 (217)第9章 線性離散系統 (219)9.1 計算機控制系統概述 (220)9.1.1 計算機控制系統組成 (220)9.1.2 信號的采樣與采樣定理 (222)9.2 z變換 (225)9.2.1 z變換的定義 (225)9.2.2 z變換的性質 (227)9.2.3 z反變換 (229)9.3 線性離散系統的數學模型 (232)9.3.1 線性離散系統的差分方程 (232)9.3.2 脈沖傳遞函數 (235)9.4 線性離散系統的穩(wěn)定性分析 (240)9.4.1 線性離散系統穩(wěn)定的充分必要條件 (240)9.4.2 線性離散系統的穩(wěn)定性判據 (242)9.4.3 線性離散系統的穩(wěn)態(tài)誤差分析 (244)9.5 線性離散系統的校正與設計 (247)9.5.1 對數頻率特性法校正 (247)9.5.2 有限拍設計 (251)9.5.3 數字pid控制 (256)本章小結 (262)習題9 (263)第10章 matlab在控制工程中的應用 (266)10.1 matlab簡介 (34)10.2 用matlab進行瞬態(tài)響應分析 (267)10.2.1 線性系統的matlab表示 (267)10.2.2 系統單位階躍響應的求法 (268)10.2.3 系統單位脈沖響應的求法 (268)10.3 用matlab進行頻率響應分析 (269)10.3.1 用matlab作bode圖 (269)10.3.2 用matlab作nyquist圖 (271)10.4 simulink應用 (272)10.4.1 simulink概述 (272)10.4.2 啟動simulink工具包 (273)10.4.3 用simulink創(chuàng)建系統模型 (274)10.4.4 用simulink進行系統仿真 (277)本章小結 (278)附錄a 習題參考答案 (280)參考文獻 (289)
展開全部
機械控制工程基礎 -(第2版) 作者簡介
玄兆燕,教授,主要從事 自動控制方向教學與科研。主要作品有:《自己動手編制Visual FoxPro程序》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2年1月;《機械工程控制基礎》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年8月。
書友推薦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回憶愛瑪儂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