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計算機組成原理-(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433637
- 條形碼:9787302433637 ; 978-7-302-4336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計算機組成原理-(修訂版)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討論計算機單機系統的組成原理及內部工作機制,包括計算機各大部件的工作原理、邏輯實現、設計方法及其互連構成計算機整機的技術。全書共9章,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概論、計算機中數據信息的表示、運算方法與運算器、存儲器系統、指令系統、控制系統與cpu、總線技術、i/o設備、i/o系統組織。 本書結合了作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吸取了國內外有關著作和資料的精華,內容豐富,概念明確,思路清晰,重點突出,通俗易懂,并含有大量例題與習題。 本書可作為計算機本科及相關專業的計算機組成原理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復習用書。
計算機組成原理-(修訂版) 內容簡介
結合作者近十年的教學實踐經驗,重新修訂和組織教材結構。內容充實,概念明確,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書中每章都含有大量例題與習題,既便于課堂教學,又利于讀者自學。
計算機組成原理-(修訂版) 目錄
目錄第1章概論1.1計算機的發展歷史1.1.1更新換代的計算機硬件1.1.2日臻完善的計算機軟件1.2計算機系統的硬件組成1.2.1計算機的功能部件1.2.2馮·諾依曼計算機1.3計算機的軟件系統1.3.1系統軟件1.3.2應用軟件1.4計算機系統的組織結構1.4.1硬件與軟件的關系1.4.2計算機系統的多級層次結構1.4.3計算機硬件系統的組織1.5計算機的工作特點和性能指標1.5.1計算機的工作特點1.5.2計算機的性能指標1.6計算機的分類與應用1.6.1計算機的分類1.6.2計算機的應用習題第2章計算機中數據信息的表示2.1進位計數制與數制轉換2.2帶符號數的表示2.2.1機器數與真值2.2.2原碼表示2.2.3補碼表示2.2.4反碼表示2.2.5移碼表示2.3數的定點表示與浮點表示2.3.1定點表示2.3.2浮點表示2.4非數值型數據的表示2.4.1邏輯數——二進制串2.4.2字符與字符串2.4.3漢字信息的表示2.5十進制數串的表示2.6數據的長度與存儲方式2.6.1數據的長度2.6.2數據的存儲方式2.7數據校驗碼2.7.1碼距與數據校驗碼2.7.2奇偶校驗碼2.7.3海明校驗碼2.7.4循環冗余校驗碼習題第3章運算方法與運算器3.1運算器的設計方法3.2定點補碼加減運算3.2.1補碼加減運算的基礎3.2.2溢出判斷與變形補碼3.2.3算術邏輯運算部件3.3定點乘法運算3.3.1原碼乘法運算3.3.2補碼乘法運算3.3.3快速乘法運算3.4定點除法運算3.4.1原碼除法運算3.4.2補碼除法運算3.4.3陣列除法器3.5浮點四則運算3.5.1浮點加減運算3.5.2浮點乘除運算3.6運算器的組成3.6.1定點運算器3.6.2浮點運算器3.7十進制數的加減運算方法3.7.1一位十進制加法器的設計3.7.2多位十進制整數的加減運算3.8邏輯運算和移位操作3.8.1邏輯運算3.8.2移位操作習題第4章存儲器系統4.1存儲器概述4.1.1存儲器的分類4.1.2主存儲器的組成和基本操作4.1.3存儲器的主要技術指標4.1.4存儲器系統的層次結構4.2半導體隨機存儲器4.2.1半導體隨機存儲器的分類4.2.2半導體隨機存儲器單元電路4.2.3半導體隨機存儲器芯片的結構及實例4.2.4半導體存儲器的組成4.3半導體只讀存儲器4.3.1只讀存儲器的分類4.3.2閃速存儲器4.4并行存儲器4.4.1雙端口存儲器4.4.2并行主存系統4.4.3相聯存儲器4.5高速緩沖存儲器4.5.1cache在存儲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4.5.2cache的結構及工作原理4.5.3cache的替換算法與寫策略4.6虛擬存儲器4.6.1頁式虛擬存儲器4.6.2段式虛擬存儲器4.6.3段頁式虛擬存儲器4.7輔助存儲器4.7.1磁表面存儲器的基本原理4.7.2磁記錄方式4.7.3磁盤存儲器4.7.4光盤存儲器4.7.5固態硬盤4.8廉價磁盤冗余陣列raid4.8.1raid 04.8.2raid 14.8.3raid 24.8.4raid 34.8.5raid 44.8.6raid 54.8.7raid 6習題第5章指令系統5.1機器指令5.1.1機器指令格式5.1.2指令字的長度5.1.3指令的地址碼5.1.4指令的操作碼5.2尋址方式5.2.1指令的尋址方式5.2.2操作數的尋址方式5.3指令類型與功能5.3.1數據傳送指令5.3.2算術邏輯運算指令5.3.3移位指令5.3.4堆棧操作指令5.3.5字符串處理指令5.3.6程序控制指令5.3.7輸入輸出指令5.3.8其他指令5.4cisc機和risc機指令風格5.4.1復雜指令系統計算機cisc5.4.2精簡指令系統計算機risc5.5指令系統舉例5.5.1pentium ⅱ的指令系統5.5.2mips的指令系統習題第6章控制系統與cpu6.1控制器概述6.1.1指令執行的基本步驟6.1.2控制器的基本功能6.1.3控制器的組成6.1.4控制器的組成方式6.2控制器的控制方式與時序系統6.2.1控制方式6.2.2時序系統6.3cpu的總體結構6.3.1寄存器的設置6.3.2數據通路結構及指令流程分析6.4模型機的總體結構6.4.1模型機的數據通路6.4.2模型機的指令系統6.4.3模型機的時序系統6.5組合邏輯控制器設計6.5.1設計的步驟6.5.2模型機的設計6.6微程序控制器設計6.6.1微程序控制器概述6.6.2微指令的編譯方法6.6.3微程序的順序控制方式6.6.4微指令的執行方式6.6.5微程序設計方法6.6.6微程序控制器設計步驟6.6.7舉例——模型機的微程序設計6.6.8微程序設計技術的應用6.7流水線處理技術6.7.1指令的執行方式6.7.2流水線的分類6.7.3線性流水線的性能6.7.4流水線的相關問題6.8cpu舉例6.8.1intel的pentium處理器6.8.2mips32 4k處理器核習題第7章總線技術7.1總線概述7.1.1采用總線實現互連的優勢7.1.2總線的分類7.1.3總線的標準7.1.4總線的性能7.2總線的組成與結構7.2.1總線的組成7.2.2總線的結構7.3總線的設計要素與實現7.3.1總線的設計要素7.3.2總線的實現7.4總線與計算機系統7.5pci總線7.5.1pci總線的概況7.5.2pci局部總線的信號定義7.5.3pci局部總線的操作7.6通用串行總線7.6.1usb總線的歷史和使用概況7.6.2usb總線的體系結構7.6.3usb總線的事務和傳輸7.7其他設備總線7.7.1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7.7.2ata接口習題第8章i/o設備8.1i/o設備概述8.2輸入設備8.2.1鍵盤8.2.2鼠標8.2.3觸摸屏8.3輸出設備8.3.1顯示器8.3.2打印機8.4多媒體i/o設備8.4.1音頻設備8.4.2視頻設備8.4.3圖像設備習題第9章i/o系統組織9.1i/o系統概述9.1.1i/o系統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9.1.2i/o系統的組成9.1.3主機與外圍設備間的連接方式與組織管理9.1.4i/o信息傳送的控制方式9.2i/o接口9.2.1i/o接口的基本功能9.2.2i/o接口的分類9.3程序控制方式9.3.1直接程序控制方式9.3.2程序中斷控制方式9.4直接存儲器訪問方式9.4.1dma方式的特點與應用場合9.4.2dma的傳送方式9.4.3dma的硬件組織9.4.4dma控制器的組成9.4.5dma控制方式下的數據傳送過程9.5i/o通道方式習題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