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當代小說批評的維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9727
- 條形碼:9787516179727 ; 978-7-5161-7972-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小說批評的維度 本書特色
周新民著的《當代小說批評的維度(周新民自選集)》通過大量的批評實踐,從文學史視野、文體特性、地域文化等路徑展開對當代小說批評的探索,從主客體關系入手,以對話批評的方式,擴展了當代小說批評的空間。具體包括四部分:**輯“文學史新視野”,第二輯“長篇小說縱橫談”,第三輯是對湖北作家的集中分析,第四輯為作家訪談錄。
當代小說批評的維度 內容簡介
周新民著的《當代小說批評的維度(周新民自選集)》通過大量的批評實踐,從文學史視野、文體特性、地域文化等路徑展開對當代小說批評的探索,從主客體關系入手,以對話批評的方式,擴展了當代小說批評的空間。具體包括四部分:**輯“文學史新視野”,第二輯“長篇小說縱橫談”,第三輯是對湖北作家的集中分析,第四輯為作家訪談錄。
當代小說批評的維度 目錄
**輯 文學史視野
由“角色”向“敘述者”的偏移
——“十七年”**人稱敘事小說論
《紅旗譜》《播火記》與《水滸傳》的傳承關系
歷史意識的鏡像:20世紀80年代初小說中的“理想”敘事
走向神話——新時期初期小說中的“知識”話語
《人生》與“八十年代”文學的歷史敘述
論先鋒小說敘事模式的形式化
“知識暴力”的敘事
——解讀《現實一種》《河邊的錯誤》《一九八六》
個人歷史性維度的書寫
——王安憶近期小說中的“個人”
葉兆言小說的歷史意識
生命意識的逃遁
——蘇童小說中歷史與個人關系
塞林格與蘇童:少年形象的書寫與創造
身體:女性主體意識的建構
——論90年代女性小說中的身體描寫
第二輯 長篇小說縱橫談
近二十年長篇小說鄉村現代性敘事規范的拆解
《圣天門口》:現實主義新探索
《張居正》論
“河”與“岸”
——論《河岸》的意象結構
私人化敘述與重構革命
——解讀《風和日麗》
書寫“說得著”的終極價值
——解讀《一句頂一萬句》
罪與贖罪
——解讀《蛙》
虛妄的愛情與俗套的敘述
——讀《山楂樹之戀》
重建鄉土中國
——讀《末代緊皮手》
第三輯 聚焦“文學鄂軍”
“文學鄂軍”的精神氣質與藝術風度
——20世紀90年代以來湖北文學巡禮
現代性視閾中的缺失
——對近年來湖北文學的一點思考
《蟠虺》:文學的氣節與風骨
——劉醒龍訪談錄
構筑精神理想國
——陳應松小說論
自然:人類的自我救贖
——陳應松“神農架系列”小說論
消解線性時間
——曉蘇小說時間藝術論
想象八十年代
——讀《像天一樣高》
漫談湖北青年作家的小說創作
第四輯 對話的詩學
打開人性的皺褶
——蘇童訪談錄
和諧:當代文學的精神再造
——劉醒龍訪談錄
靈魂的守望與救贖
——陳應松訪談錄
向人性深處開掘
——王躍文訪談錄
附錄
學院批評與史家情懷
——記湖北大學周新民教授
學院風格與審美拓展的有機融合
——周新民文學批評的一個觀察視角
以“人學”為本的批評家(代跋)
當代小說批評的維度 作者簡介
周新民,湖北浠水人,1972年出生,2002年畢業于武漢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2006年獲“中國博士后”證書。現為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雜志發表學術論文、文學評論一百余篇,出版著作兩部。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湖北社科基金等各類科研項目十余項;曾獲得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表彰獎、湖北省文藝論文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十余種科研獎項。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