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畢加索 本書特色
《論畢加索》是格特魯德·斯泰因對從1900年至1937年間她所認識的畢加索的記錄,形式上可被歸為長篇散文的范疇。書中記述了包括畢加索的部分生平、作者與畢加索的交往經歷、對畢加索作品的分析及感受等在內的諸多內容。內容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使得這部書既不能被劃定為體例嚴謹的學術著作,也不能被視為斯泰因對畢加索的私人回憶。從形式上看,斯泰因在書中仍在進行著某種文學試驗,雖然這種企圖還不致令讀者感到不知所云,但其文本的先鋒性依然是顯而易見的。
論畢加索 內容簡介
本書為美國作家、收藏家格特魯德·斯泰因撰寫的關于畢加索的評價與回憶。是斯泰因對從1900年至1937年間她所認識的畢加索的記錄。書中記述了包括畢加索的部分生平介紹、作者與畢加索的交往經歷、對畢加索作品的分析及感受等在內的諸多內容。
論畢加索 相關資料
矮小、黝黑、厚實、不安而憂慮,帶著一雙烏黑的、深邃的、銳利的、奇異的、專注的眼睛。他的眼睛甚至比我記憶中的還更奇妙,是那種迷人的棕褐色,飽滿而濃烈。他的雙手如此黝黑,如此細致,如此靈巧!裉佤數•斯泰因 Gertrude Stein
再沒有比嘗試去解釋畢加索這個人更危險的了。他比佛陀或圣母瑪麗亞還有名,比群眾更善變!獑讨•貝松 Georges Besson
畢加索為王,所有人、所有事繞著他團團轉。他的任性是法律,永遠聽不到批評的字眼。這兒有頻繁的談話,但言不及義、蜻蜓點水。畢加索的一舉一動,像嬰孩般被保護著。畢加索就是一個直立的入侵者。他來自西班牙,透過巴塞羅那的天窗出現在歐洲的舞臺上。最初他被擊退,但很快地占據了一個橋頭,最后變成一個征服者。畢加索是未完成的——不是完成的作品,而是未完成的經驗——大師。如果所有的繪畫都和可見與不可見之間的對話有關,那么畢加索的藝術,在它最深刻的狀態,自我定位于兩者之間的門檻,在存在的、剛開始的、未完成的世界的入口。
——約翰•伯格 John Berger
論畢加索 作者簡介
作者:格特魯德•斯泰因,1874-1946,美國小說家、藝術評論家與收藏家,作品有《三個女人》《美國人的形成》《愛麗絲自傳》等,被認為曾對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產生重要影響。
譯者:王咪,生于北京,畢業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藝術史系,曾任職《藝術財經》雜志,現為一千遍工作室編輯。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