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革命的播種者:黃埔軍校的政工群體:1924-1925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05024
- 條形碼:9787218105024 ; 978-7-218-1050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革命的播種者:黃埔軍校的政工群體:1924-1925 本書特色
1924年黃埔軍校創建,這種以黨建校、以校領軍,實現黨、軍合一化的建軍模式,與中國歷史上各種兵制迥然有異。校長蔣介石極其重視學兵的政治教育,采取各種方式感化教育學生。1924年10月的商團事件,為軍校的政治教育提供了活生生的宣傳資料,深化了學員對三民主義和救國救民的認知。通過商團事件,軍校師生初步感受了戰斗的氣氛,革命的緊張性與積極性得到激發,為1925年初的**次東征起到了很好的練兵效果。1924年11月,周恩來擔任政治部主任后,在共產國際路線的指引下,在國共兩黨的領導和支持下,軍校里的中共黨人積極工作,使軍校政治教育迅速駛入正軌。軍校師生領會了救國救民的主張,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識,為黃埔軍校日后的發展與壯大奠定了堅實的根基。李翔著的《革命的播種者(黃埔軍校的政工群體1924-1925)》是對1924年黃埔軍校政工團體的記述并分析其在黃埔軍校的創立和發展中的意義。
革命的播種者:黃埔軍校的政工群體:1924-1925 內容簡介
1924年黃埔軍校創建,這種以黨建校、以校領軍,實現黨、軍合一化的建軍模式,與中國歷史上各種兵制迥然有異。校長蔣介石重視學兵的政治教育,采取各種方式感化教育學生。1924年10月的商團事件,為軍校的政治教育提供了活生生的宣傳資料,深化了學員對三民主義和救國救民的認知。通過商團事件,軍校師生初步感受了戰斗的氣氛,革命的緊張性與積極性得到激發,為1925年初的東征起到了很好的練兵效果。1924年11月,周恩來擔任政治部主任后,在共產國際路線的指引下,在國共兩黨的領導和支持下,軍校里的中共黨人積極工作,使軍校政治教育迅速駛入正軌。軍校師生領會了救國救民的主張,接受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意識,為黃埔軍校日后的發展與壯大奠定了堅實的根基!陡锩牟シN者 黃埔軍校的政工群體(1924-1925)》是對1924年黃埔軍校政工團體的記述并分析其在黃埔軍校的創立和發展中的意義。
革命的播種者:黃埔軍校的政工群體:1924-1925 目錄
**章 歷史的鏡鑒:往昔的政治工作
**節 中國古代的馭軍之術
第二節 清末新軍及軍閥隊伍的思想控馭
第三節 孫中山革命理論的建構
第二章 以黨建校與黃埔軍校
**節 內外合力與軍;I建
第二節 軍校的籌組與招生
第三章 政治教育的開端
**節 革命氛圍與盛大儀式
第二節 政工機構與制度的奠基
第三節 蘇俄、中共與國民黨軍隊的政治工作
第四章 國民革命軍的建立與政治教育的推廣
**節 國民革命軍的組建
第二節 鋒芒初試:從東征及其他戰事看政治教育
第三節 國共兩黨對政治工作的掌控
結語
主要參考資料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