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父與子:信仰與偏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686996
- 條形碼:9787531686996 ; 978-7-5316-8699-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父與子:信仰與偏見 本書特色
埃德蒙·戈斯(edmund gosse,1849—1928)的自傳《父與子》(father and son,1907)是英國傳記文學史上**部現代派傳記.現代主義作品的代表作之一,它已較為充分地體現了波德萊爾(baudelaire)和艾布拉姆斯(m.h.abrams)等人所描述的現代主義的特征——與傳統相對立,質疑宗教和倫理道德,強調主觀意識。在這部自傳中,戈斯以自我表達為目的,講述了自己擺脫父權和宗教壓迫走向自由與獨立的經歷,建構了一個與維多利亞時代父權觀念背道而馳的挑戰父權和嚴父而“叛逆成長”的青春期成長的形象和過程。《父與子》出版后立即在英美兩國引起強烈的共鳴。美國莎士比亞研究專家霍華德·富納斯(howard furness)在致戈斯的信中稱《父與子》是戈斯所有作品中*出色的一部,“足以令整個20世紀為之振奮”。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盛贊戈斯在《父與子》為揭露真相所表現的勇氣和力量。
父與子:信仰與偏見 內容簡介
埃德蒙·戈斯(1849—1928)的自傳是英國文學史上*部現代派傳記。戈斯在這部自傳中一反隱晦的維多利亞時代傳記風。圍繞父與子之爭,建構了偏執、狹隘、固執的父親形象,顛覆了維多利亞時代父權至上的倫理觀。
戈斯從現代派的角度出發,構建了一個偏激、粗暴的父親形象,一定程度上,把英國傳記文學從“理論偏見”的束縛中解脫出來。
他對父親充滿敬意。所以,他的所做所為,既無炫耀示威之意,更無公然對抗之為,他只不過利用了人類的特有權利,開始為自己塑造獨立的精神世界。
新舊兩代人在倫理道德觀上的矛盾日益凸顯,追求自由獨立的年青一代對父權提出質疑,結果必然決裂。
父與子:信仰與偏見 目錄
**章 靈魂深處的力量
第二章 叛逆的祈禱
第三章 母親的離世
第四章 自我意識的覺醒
第五章 日漸濃厚的偏見
第六章 局限意識的發生
第七章 偏執的愛
第八章 家庭管理制度的變革
第九章 靈魂深處的自我救贖
第十章 繼母帶來的變革
第十一章 成長的煩惱
第十二章 出現裂痕
后記 我渴望純粹而簡單的信仰自由
父與子:信仰與偏見 作者簡介
埃德蒙·戈斯(Edmund Gosse,1849-1928),英國詩人、作家、文學史家、文評家。 代表作有:《父與子》(Father and Son)、《桌上的書》(Books on Table)、《圖書館私語》(GOSSIP IN A
LIBRARY)、《十八世紀文學史》(A History of Eighteenth-Century Literature)、《易卜生傳》(Life of Ibsen)、《杰里米·泰勒傳》(Life ofJeremy Taylor)、《面貌和印象》(Aspects and Impressions)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