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世界名著-朱自清散文精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13271
- 條形碼:9787519013271 ; 978-7-5190-1327-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名著-朱自清散文精選 本書特色
朱自清是“五四”新文學發展以來,一位重要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別是自上世紀30年代起至今,他的一些名作常常被選入中小學課本,對中小學的文學教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至今仍值得我們學習和繼承。《朱自清散文精選》收錄了朱自清散文經典作品數十篇,這些散文內容豐富,構思精巧,文筆精妙,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作者的創作面貌,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和可讀性。
世界名著-朱自清散文精選 內容簡介
朱自清散文是中國現代散文的典范,《朱自清散文精選》收錄能代表朱自清藝術水平的散文和詩歌百余篇,其中《匆匆》、《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是讓我們記憶深刻。朱自清善于把自己的真情實感,通過平易的敘述表達出來,筆致簡約,親切,讀來有一種娓娓動人的風采。他的作品風格素樸縝密,清雋沉郁,以語言洗練、文筆秀麗著稱。
世界名著-朱自清散文精選 目錄
匆匆
歌聲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溫州的蹤跡
航船中的文明
背影
序
女人
白種人——上帝的驕子!
背影
哀韋杰三君
飄零
白采
荷塘月色
一封信
兒女
旅行雜記
說夢
海行雜記
你我
揚州的夏目
看花
我所見的葉圣陶
論無話可說
給亡婦
你我
談抽煙
冬天
擇偶記
說揚州
南京
潭柘寺戒壇寺
《憶》跋
《山野掇拾》
《子愷漫畫》代序
《萍因遺稿》跋
《子愷畫集》跋
《粵東之風》序
給《一個兵和他的老婆》的作者
《燕知草》序
《老張的哲學》與《趙子日》
葉圣陶的短篇小說
《談美》序
論白話
《子夜》
讀《心病》
歐游雜記
序
威尼斯
佛羅倫司
羅馬
滂卑故城
瑞士
荷蘭
柏林
德瑞司登
萊茵河
巴黎
倫敦雜記
自序
三家書店
文人宅
博物院
公園
加爾東尼市場
吃的
乞丐
圣誕節
房東太太
世界名著-朱自清散文精選 節選
《朱自清散文精選》: 看花 生長在大江北岸一個城市里,那兒的園林本是著名的,但近來卻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聽見過“我們今天看花去”一類話,可見花事是不盛的。有些愛花的人,大都只是將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擱在架上;架子橫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夠放下一個架子;架上至多擱二十多盆花罷了。有時院子里依墻筑起一座“花臺”,臺上種一株開花的樹;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種的。但這只是普通的點綴,不算是愛花。 家里人似乎都不甚愛花;父親只在領我們上街時,偶然和我們到“花房”里去過一兩回。但我們住過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園,是房東家的。那里有樹,有花架(大約是紫藤花架之類),但我當時還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記得爬在墻上的是薔薇而已。園中還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門;現在想來,似乎也還好的。在那時由一個頑皮的少年仆人領了我去,卻只知道跑來跑去捉蝴蝶;有時掐下幾朵花,也只是隨意攝弄著,隨意丟棄了。至于領略花的趣味,那是以后的事:夏天的早晨,我們那地方有鄉下的姑娘在各處街巷,沿門叫著,“賣梔子花來。”梔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歡那白而暈黃的顏色和那肥肥的個兒,正和那些賣花的姑娘有著相似的韻味。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樂意的。我這樣便愛起花來了。也許有人會問,“你愛的不是花吧?”這個我自己其實也已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論了。 在高小的一個春天,有人提議到城外F寺里吃桃子去,而且預備白吃;不讓吃就鬧一場,甚至打一架也不在乎。那時雖遠在五四運動以前,但我們那里的中學生卻常有打進戲園看白戲的事。中學生能白看戲,小學生為什么不能白吃桃子呢?我們都這樣想,便由那提議人糾合了十幾個同學,浩浩蕩蕩地向城外而去。到了F寺,氣勢不凡地呵叱著道人們(我們稱寺里的工人為道人),立刻領我們向桃園里去。道人們躊躇著說:“現在桃樹剛才開花呢。”但是誰信道人們的話?我們終于到了桃園里。大家都喪了氣,原來花是真開著呢!這時提議人P君便去折花。道人們是一直步步跟著的,立刻上前勸阻,而且用起手來。但P君是我們中*不好惹的;“說時遲,那時快”,一眨眼,花在他的手里,道人已踉蹌在一旁了。那一園子的桃花,想來總該有些可看;我們卻誰也沒有想著去看。只嚷著,“沒有桃子,得沏茶喝!”道人們滿肚子委屈地引我們到“方丈”里,大家各喝一大杯茶。這才平了氣,談談笑笑地進城去。大概我那時還只懂得愛一朵朵的梔子花,對于開在樹上的桃花,是并不了然的;所以眼前的機會,便從眼前錯過了。 以后漸漸念了些看花的詩,覺得看花頗有些意思。但到北平讀了幾年書,卻只到過崇效寺一次;而去得又嫌早些,那有名的一株綠牡丹還未開呢。北平看花的事很盛,看花的地方也很多;但那時熱鬧的似乎也只有一班詩人名士,其余還是不相干的。那正是新文學運動的起頭,我們這些少年,對于舊詩和那一班詩人名士,實在有些不敬;而看花的地方又都遠不可言,我是一個懶人,便干脆地斷了那條心了。后來到杭州做事,遇見了Y君,他是新詩人兼舊詩人,看花的興致很好。我和他常到孤山去看梅花。孤山的梅花是古今有名的,但太少;又沒有臨水的,人也太多。 有一回坐在放鶴亭上喝茶,來了一個方面有須,穿著花緞馬褂的人,用湖南口音和人打招呼道,“梅花盛開嗒!”“盛”字說得特別重,使我吃了一驚;但我吃驚的也只是說在他嘴里“盛”這個聲音罷了,花的盛不盛,在我倒并沒有什么的。 有一回,Y來說,靈峰寺有三百株梅花;寺在山里,去的人也少。我和Y,還有N君,從西湖邊雇船到岳墳,從岳墳入山。曲曲折折走了好一會,又上了許多石級,才到山上寺里。寺甚小,梅花便在大殿西邊園中。園也不大,東墻下有三間凈室,*宜喝茶看花;北邊有座小山,山上有亭,大約叫“望海亭”吧,望海是未必,但錢塘江與西湖是看得見的。梅樹確是不少,密密地低低地整列著。那時已是黃昏,寺里只我們三個游人;梅花并沒有開,但那珍珠似的繁星似的骨都兒,已經夠可愛了;我們都覺得比孤山上盛開時有味。大殿上正做晚課,送來梵唄的聲音,和著梅林中的暗香,真叫我們舍不得回去。在園里徘徊了一會,又在屋里坐了一會,天是黑定了,又沒有月色,我們向廟里要了一個舊燈籠,照著下山。路上幾乎迷了道,又兩次三番地狗咬;我們的Y詩人確有些窘了,但終于到了岳墳。船夫遠遠迎上來道:“你們來了,我想你們不會冤我呢!”在船上,我們還不離口地說著靈峰的梅花,直到湖邊電燈光照到我們的眼。 ……
世界名著-朱自清散文精選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號秋實,原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中國現代作家、學者、教育家、批評家。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朱自清的散文素樸縝密、雋永深刻、沉郁頓挫,以語言洗練、文筆清麗、思想沉厚著稱,富真情實感和感染力,他的散文作品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家庭小品,如《背影》《給亡婦》等;二是海外游記,如《歐游雜記》《倫敦雜記》;三是寫景美文,如《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春》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回憶愛瑪儂
- >
史學評論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