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貝多芬傳 本書特色
貝多芬堪稱有史以來偉大的一位音樂家。《英雄交響曲》、《命運交響曲》、《田園交響曲》……他創作的大量樂曲至今仍廣為流傳,被視為人類藝術瑰寶。而他一生中經歷的無數不幸以及與之斗爭的非凡勇氣更令人稱奇:遠離祖國、情場失意、疾病纏身、精神孤獨……這個靦腆而不擅表達的人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克服了這一切苦難,在音樂中宣泄并完善自我,用作品傳達心聲。本書作者依據豐富的資料和專業知識,以細膩生動的筆墨完整描摹貝多芬的人生,揭開他廣受歡迎的作品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貝多芬傳 內容簡介
◆扼住命運咽喉的樂圣
◆正是頑強讓一位音樂天才成為人生榜樣
◆美國著名傳記作家、普利策獎得主埃德蒙•莫里斯
◆傳遞貝多芬追求自由、進步與創造力的超凡力量
◆講述假貴族成長為真英雄的人生歷程
貝多芬傳 目錄
**章 莫扎特之魂
第二章 海頓之手
第三章 普羅米修斯的生民
第四章 冰冷的囚牢
第五章 不朽的愛人
第六章 心靈的山峰
第七章 渡鴉母親
第八章 在寂靜的另一邊
告別詞
尾聲
音樂專業術語匯編
文獻注記和致謝
貝多芬傳 節選
《貝多芬傳》:
他這種所謂的“裝出來的貴族感”將在另一個章節中討論。但在這里我們可以說,就算他寧愿要一個跟約翰‘凡’貝多芬不一樣的父親,他也始終將那位老樂長視為榜樣(“我那卓越的祖父,我是如此像他”),盡管小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的名氣早已抹去了老路德維希·凡·貝多芬的名氣。
在他的孩童時代,波恩是座小城,四周是城墻,黑白分明,從科隆逆河而上十五英里就到了。這座城市奇特的明暗對比源自它黑色巖漿一般的街道和幾乎統一的白色墻壁刷漿。甚至連選帝侯的宮殿也是白色的,在夏天很耀眼,到了冬天則給人冰冷的感覺。刷了金的市中心大廳給集市廣場增添了些許的光彩,但在其他地方,普通的灰泥墻主宰了這城市。少數躲過粉刷的建筑包括古老的石頭大教堂。在五個世紀中,它那巨大的尖塔在萊茵河上投下閃動的倒影,抵御著河流銀色的波浪。更加古老的是城周圍的古羅馬遺跡。通過探索波恩黑色的街道、聆聽教堂傳來的鐘聲和格里高利圣詠,路德維希感知到了遙遠的過去,真實可感卻又難以重建。
面對這種沖突,他得平衡好他所處的國家的狀態。起初,他的世界觀當然不比位于波恩巷里約翰租的那間有后院的小公寓。寬廣。很快,他就會發現父母說的“德意志”其實不算個國家,說是一個概念還差不多,而它的主要存在邏輯不過是語言。它包括了奧地利,還有其他約三百個說德語的王國、公國、選帝侯領地以及小封地。從政治上講,如果不把宗教算進去的話,它仍然是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德意志民族神圣羅馬帝國”——雖然離羅馬已經很遠,而且由于從其權力中心維也納開始的反封建改革,它松散到幾乎分裂的狀態。
“維也納”——這個詞恒久地響徹那個選區,路德維希很早就對其印象深刻,維也納在他心中永遠是“德意志”的精神、政治、音樂中心。在那個遙遠的首都里,生活著兩位“開明專制君主”。分別統治著奧匈帝國和神圣羅馬帝國——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王與和她共同執政的兒子約瑟夫二世。鑒于老女王的健康狀況,約瑟夫繼承全部的權力只是時間問題。他被選為神圣羅馬帝國的皇帝,選帝團包括貴族和教會兩方面的勢力,直接對教皇負責。選帝侯則是由奧地利之外的民間或教會組織選出。其中的一位選帝侯就是科隆的大主教。
在路德維希生命早期的君主,也就是他父親和祖父去取悅服侍的那位,被認為一半是王侯,一半是牧師。大主教馬克西米利安‘弗里德里希是個年近七十、性情平和的小個子男人,對哈布斯堡風格的某些改革并不那么反感。他自己也開始減少耶穌會會士對教育的影響,計劃在波恩建立一所世俗大學。盡管如此,他始終是一位神職人員,他那“選帝侯式的天主教教義”意在表明教會擁有自我調整的能力,能在不損失道德權威的情況下進行統治。
……
貝多芬傳 作者簡介
埃德蒙•莫里斯(Edmund Morris),美國知名作家,曾獲普利策獎,著有多部名人傳記作品,其中著名的是為美國總統羅斯福和里根所作的傳記。他還是一位鋼琴師和音樂學者,對貝多芬研究多年,掌握資料充足,對貝多芬作品理解頗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