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采葑小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031471
- 條形碼:9787511031471 ; 978-7-5110-3147-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采葑小集 本書特色
葑菲之采,一脈書香,盡得風流往昔之書,封面美麗優雅,圖案以小見大,或契合書的主旨,或富有裝飾性,散發著濃郁的文化韻味。摩挲舊版書,即便封面已磨損,紙張已泛黃,那種溫暖醇厚的氣息,依舊令人著迷。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我們的圖書步入市場化運作,書籍設計的面貌也隨之大變。那時,艷俗的封面、起皺的壓膜隨處可見,名社的書也長著廉價的面孔。如今,我們已經走過那個從手繪轉向電腦設計的尷尬的過渡時期,技術條件大大提升,但是面對讀者日益精細的閱讀口味,有靈魂的書籍設計又有多少呢? 《采葑小集》的出版,適逢其時。作者評裝幀的文字,并非泛泛而談,他既探究封面的構圖、用色,木刻的刀法,線條的意蘊,字體的匹配,又追索畫家的經歷,畫面的含義,乃至不同版本封面的演變。作者引導著我們,去體味老一輩設計家對于書的理解——如何從傳統的、民族的文化里汲取營養,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鍛造新的形式,如何避免符號化的表現,如何用簡練而有效的語匯勾畫書的內涵,如何保有一種雅致的書卷之氣……簡而言之,是如何創造一種獨具中國意味的書籍設計。這些溫厚、雅潔的文字和美麗的封面,行之久遠,將成為愛書人流連的紙上花園。 賣點一:舊版書各具特色的名家手繪封面與關于封面的文字相輔相成,讓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體會舊版書封面之美。 賣點二:書中藏著一個愛書人對于書籍封面濃烈的愛以及對改變書籍裝幀現狀的期望,這是一個愛書人的呼吁,相信能夠引起廣大書籍愛好者的共鳴。
采葑小集 內容簡介
《采葑小集》, 作者群山, 作者在文中洋洋灑灑近十萬字, 內容從說書, 說書人, 到說裝幀設計, 凡是與書有關的內容, 無論是人還是事, 都是作者描述捕捉的對象。書中共收錄文章四十幾篇, 文筆細膩靈動, 感情真摯, 值得一讀。
采葑小集 目錄
采葑小集(一):《落葉》1
采葑小集(二):《巴黎鱗爪》6
采葑小集(三):《南行記續篇》11
采葑小集(四):《銀鈴》16
采葑小集(五):《文藝與性愛》22
采葑小集(六):《幻洲》**卷第三期26
采葑小集(七):《美文集》30
采葑小集(八):《守望萊茵河》34
采葑小集(九):《戀歌》38
采葑小集(十):《古戀歌》41
采葑小集(十一):《閑話揚州》46
采葑小集(十二):《熱戀》51
采葑小集(十三):《古廟集》54
采葑小集(十四):《戰中人》58
采葑小集(十五):《白馬底騎者》62
采葑小集(十六):《前夜》67
采葑小集(十七):《彷徨》71
采葑小集(十八):《楊高傳》三部曲79
采葑小集(十九):《王貴與李香香》87
采葑小集(二十):《孔雀》91
采葑小集(二十一):《再生曲》95
采葑小集(二十二):《春鳥集》99
采葑小集(二十三):《嶺南春》103
采葑小集(二十四):《我和兒童文學》106
采葑小集(二十五):《八十自省》110
采葑小集(二十六):《英雄格斯爾可汗》114
采葑小集(二十七):《東風**枝》118
采葑小集(二十八):《珍妮的肖像》122
采葑小集(二十九):《聽雪記》125
采葑小集(三十):《金塔一樣的麥穗》128
采葑小集(三十一):《迎春曲》131
采葑小集(三十二):《農村大躍進歌謠選》135
采葑小集(三十三):《晦庵書話》138
采葑小集(三十四):《龍套集》144
采葑小集(三十五):《江浙訪書記》148
采葑小集(三十六):《瓿齋戲劇雜詠》152
采葑小集(三十七):《外國童話選》156
采葑小集(三十八):《少年兒童歌曲選》(**集)160
采葑小集(三十九):《詩的技巧》164
采葑小集(四十):《風雪人間》168
采葑小集(四十一):《海陵王》172
采葑小集(四十二):《南渡北歸》裝幀談屑176
采葑小集(四十三):得書雜記182
后記187
采葑小集 作者簡介
群山,原名楊群山,河北沙河市人。務過農,學過畫,上過軍校,當過軍官;后轉業至機關工作至今。業余喜讀孔莊詩騷、唐詩宋詞、明清小品、周氏兄弟和止庵、揚之水,愛寫小說和隨筆。作品見于《北京青年報》副刊、《青島日報》等多家報刊。
- 主題:
典型的海豚裝幀,書影值回書價。作者在書中的一些引用很有啟發,如論裝幀設計理念:“其一,裝幀設計是創造性的勞動,設計者要多與文字編輯交談,了解作者情況,做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其二,裝幀設計者的情感必須為讀者所理解,并能使之產生共鳴;其三,裝幀藝術設計要小中見大,就要善用空間語匯,要能在有限的篇幅里體現無限的聯想!焙笥浿,群山先生提到,至今已攢下三萬余冊藏書,不能免俗,親友也常有“靈魂之問”:這些書都看過嗎?作者坦誠“這讓我感到難堪”,但后面的回答深得吾輩心意:其實他們的意思我明白,但這些書我此生此世是肯定讀不完了;然則倘若認真,稱這些書我都“看”過,怕也不是詭辯。因為它們之中不僅僅有許多工具書、資料書壓根是不能也不必讀完的,也還有很多“看起來很美”的書,這些書不必說內容如何,便是看上一眼封面畫,也足可消解疲憊、紓解憂煩、淬煉神情、大快朵頤。有誰竟說這不是一種“看”呢。當然,確實好幾次感到作者自由發揮嫌過又解得太實,反而于封面意趣的傳達適得其反,但不管怎么說,有如此美圖寓目,不枉一個輕松愜意的周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