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上莊漫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2017856
- 條形碼:9787512017856 ; 978-7-5120-1785-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莊漫筆 本書特色
《上莊漫筆》是一本散文集,收錄了劉福堂創作的《死而無憾》、《愛就這么簡單》、《父親與樹》、《母親語錄》、《帶頭人》、《在外的人》、《弟媳》、《侯家兄弟》、《表嬸》、《罵與笑》、《劉田軼事》、《王力小傳》、《麻嫂》、《孝子》、《孝女》、《保姆》等作品。
上莊漫筆 內容簡介
上莊,是太行山深處的一個鄉村,近年來成為中國詩壇的一個亮點。上莊充滿詩意與傳奇。《上莊漫筆》作者劉福堂經歷坎坷,感慨良多,于是便產生將說、聽、看的事物和想法寫出來的沖動,經過2個月的筆耕,竟積累了70余篇文字。 《上莊漫筆》分為5輯:人物篇、風物篇、往事篇、困惑篇、希望篇。
上莊漫筆 目錄
人物篇
讀母親和《母親》
死而無憾
愛就這么簡單
父親與樹
母親語錄
帶頭人
在外的人
弟媳
侯家兄弟
表嬸
罵與笑
劉田軼事
王力小傳
麻嫂
孝子
孝女
保姆
陪父母飲酒
風物篇
感謝懸崖
上莊十景
老家豆腐
血腸
野菜
野花
野果
紅果
家花
雞冠花
草藥
桑樹
親情
鄉情
貨郎
文化廣場
廣場舞
農家飯
蒸肉
往事篇
陪劉章游海南
鄉路
小時候
割墊腳
鞋
上林校
去東北
借調林業部
下海南
新時代闖關東
爺爺與二叔之死
小伙伴
困惑篇
礦難猛于虎
酒乎毒乎
花錢造孽
悼山楊林
圍欄
抱紙
栗農苦衷
麻將聲聲
多子老人
河魚
柏樹
農藥
涇渭分明
人與人
希望篇
名人與上莊
詩上莊
詩刻
劉章詩歌獎側記
漫步村路
山清水秀
治河
上莊游
村規民約
遐想
上莊漫筆 節選
《上莊漫筆》: 母愛是世界上*圣潔的愛,*刻骨銘心的愛。以母愛為題材,用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體裁歌頌母親者,可謂是浩若繁星,不計其數。高爾基的《母親》姑且不論,僅在《中國現代散文選》第三卷中(人民文學出版社)就收有三篇用同一個題目寫的《我的母親》,三位作者分別是我國現代大文豪胡適、老舍和鄒韜奮。這些“母親”的性格、精神都曾使我感動不已。但*使我動情的,還是四弟福君的詩集《母親》(作家出版社),因為“這一個”“母親”,是我生身的母親,是我感受母愛的當事者。 母親讓我感恩,《母親》使我感動。我雖16歲就遠離家鄉,到北京黃村林校讀書,畢業后一直“闖北(黑龍江)走南(海南省)”,呆在母親身邊的時間不多,但母愛卻一直陪伴著我,激勵著我,滋潤著我,使我受益匪淺。 母親給我的母愛*直接的體現是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料。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吃是*大的問題。玉米粥稀得可以照進人影,吃飯時,母親總是把稠的從盆底撈給我們,而盛進她自己碗里的卻是*稀的。米少熬粥不容易出鍋巴,母親就特意少鏟鍋,使其盡可能多出點鍋巴,留給我帶著上學。母親省吃儉用、勤奮勞作,養雞、養鴨、養豬、養蠶,不辭千辛萬苦,供養劉陽老叔和我完成了大專和中專的學業,成為我們這個處于窮鄉僻壤行政村的**個“狀元”戶。《母親》中寫道:“母親有七個冬天/沒有穿棉襖/她/前胸一塊羊皮/后背一塊羊皮/把置棉襖的錢省下/為了供老叔和大哥念書”,這就是當年真實的寫照。“舔犢”之情可見一斑。 母親給我的母愛*重要的體現是精神和道德上的培養。我一生堅守著“道德的防線”,直到安然無恙的退休,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母親助人為樂、扶貧濟困、無私奉獻、誠實守信等方面的身傳言教。這些從小就打在心靈深處的烙印,使我受益終身。我們兄弟姐妹七人,雖無顯赫的官位,但各個都是誠實守法之人,各個都是尊老敬老的孝子,有誰能說這不是受父母熏陶的結果呢母親雖是不識字的村婦,也沒見過大市面,但她的道德操守和精神境界,是我所見過的一些滿腹“經綸”的高官顯貴們所望塵莫及的。母親平生省吃儉用,對自己非常吝嗇,連點剩菜湯都舍不得扔,連塊舊布條都舍不得棄,但對他人卻很慷慨。 有劉肝兒之類的乞丐們登門,母親從不讓他們失望的空腹、空手而歸,少則一頓飯、一件衣,多則住上三五天。使他們或多或少的也都分享到一份母愛。小時我不理解,為此還時常抱怨母親,母親總是回答說:“人身都是肉長的,誰都不是石頭縫蹦的,他們也有父母啊!”“誰都難免會有落難的那一天,對別人好,也是給自己積德。”“母親有我們七個親生兒女/還是六個孩子的干媽/這六個孩子中/有人靠吃母親奶水才活過來/有人被母親手中的三棱針救活/還有的人讓母親熱乎乎的心,溫暖了又溫暖/后來就給母親跪下。”母親的慈悲心腸,贏得了附近十里八村人們對她的敬仰,她能“收獲”左玉奎、王振云、伊多利、吳鳳蘭、王文天、王二丫六個干兒干女,也就不足為怪了。 《母親》是一部詩歌體的報告文學,較好的把握了生活真實與藝術真實的二者關系。她用樸實的感情、樸實的詩句,詮釋了母親樸實的人生。其中的許多小故事,都是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所感。讀了,如見其人,如觀其形,如聞其聲,感人淚下。 “小腳的母親/粽子一樣的小腳/真神/穿著大軍靴的鬼子兵,在山里攆了八年,也沒能攆上她/如果不被纏足/被追趕的就是鬼子/必須感謝母親/這雙神奇的小腳/躲過長著眼睛的槍子兒/繞過一生的坎坎坷坷/把我們兄弟姐妹七個/一個個帶到今天/當我為母親洗腳/撫摩那畸形的骨骼/如撫摩那畸形的歲月/粘連的趾頭/是彎曲變形的歷史,小腳的母親,走了一輩子/不屈不撓的路/而今屋里屋外挪著碎步/審視一生的腳印兒。”這就是《母親》中的母親。 ……
上莊漫筆 作者簡介
劉福堂,男,1947年8月生,河北興隆縣人。現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海南省委會副主委、海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海南省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主任、中國林學會森林防火專業委員會常委、學組組長。長期從事航空護林和森林防火工作,在我國航空護林系統中,提出并組織建立系統的業務檔案,提出了“三加強三減少”等多項飛行措施,對推動我國航空護林事業向規范化、科技化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自1992年主持海南省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工作后,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使海南省森林火災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連續13年火災受害率低于全國同期平均值。1997年被中國消防協會評為先進工作者。發表文學作品、科普作品、論文等近300篇,50余萬字。出版《林火管理》《綠色的夢》等圖書,其中《林火管理》被許多林業院校列為教學參考書。自1998年以來,圍繞保護森林資源的主題,共寫提案、大會發言材料及有關文章30余篇,并拍攝20余盤真實反映海南省森林資源狀況的錄像資料。2005年被收錄進《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