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德里達眼中的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494287
- 條形碼:9787562494287 ; 978-7-5624-942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德里達眼中的藝術 本書特色
本書是關于德里達的思想與藝術的之間的相互關聯的思想理論集,書中從德里達的“解構”概念出發,以馬奈的《奧林匹亞》為例,引發出“延異”的意義:一件藝術品的意義,唯有通過時間才能產生出來。通過“解構”來分析:畫框、標簽、簽名等繪畫藝術中的種種因素是如何影響觀看者的思路的。通過哈迪德、艾森曼、李博斯金的建筑作品來說明:結構主義已經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了建筑學。通過漫畫《黑暗騎士歸來》《守望者》《睡魔》漫畫作品、以及羅伯特•威廉斯的藝術作品和登上油畫板的波普藝術來分析“解構”的無處不在。本書通過德里達的思想讓人們看見摧垮高等文化和低等文化固定關系的方法。
德里達眼中的藝術 內容簡介
“解構”這一由德里達在40 年前首次使用的詞語,如今已隨處可見,不僅作為學術領域的概念,還成為了藝術工作坊和流行文化領域頻頻出現的詞匯。 “解構”作為當代文化用語如此流行,對于想要了解當代文化潮流、深入理解視覺藝術(visual arts)持久結構的讀者來說,熟悉德里達的著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本書中,我們將努力讓讀者關注到德里達的思想與視覺藝術之間的相互關聯。與叢書的其他幾本一樣,本書旨在呈現德里達的復雜著作,并為那些對視覺藝術感興趣卻不熟悉批判理論的人,提供某種估量他或她思想相關性的方法。
德里達眼中的藝術 目錄
德里達眼中的藝術 相關資料
在今天,隨著“互聯網 ”,甚至是“萬物聯網 ”熱潮的興起,我們審視藝術的方式也在發生變化,藝術、技術甚至是科技的本質與意義再次被追問和思考的同時,全面地研究和解析西方著名思想家們的藝術觀,可以更為深刻地從“高技術”崇拜的表象下,理解藝術本體以及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在當代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本套叢書的推出,不是為了回顧過去的藝術或文獻的補充,而是提請藝術界同仁共同思考如何理解和看待今天乃至未來的新藝術。——張夫也
德里達眼中的藝術 作者簡介
K.馬爾科姆•理查茲 美國賓夕法尼亞美術學院高級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藝術思想。 陳 思,1982年生,福建廈門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文學學士、文藝學碩士,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導師曹文軒教授。2011-2012年在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交流,導師王德威教授。目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當代室青年學者。研究領域涉及中國當代文學史、當代文學批評、電影批評和西方文藝理論。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文學館特邀研究員,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提名評委。在《光明日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爭鳴》《南方文壇》《文學自由談》《藝術評論》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部分論文被《新華文摘》《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專著《現實的多重皺褶》入選“二十一世紀之星”文學叢書2014年卷;另發表小說、散文若干。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