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拉康眼中的藝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494263
- 條形碼:9787562494263 ; 978-7-5624-942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拉康眼中的藝術 本書特色
與佛洛伊德選擇研究達•芬奇潛意識的幻想不同,本書中拉康選擇研究達•芬奇的藝術作品來說明普遍適用的精神結構和肉體結構。書中從佛洛伊德對心靈機制的三重定位“自我”“超我”“本我”討論到拉康的的三界說“想象界”“符號界”“現實界”;書中用馬奈的《奧林匹亞》、畢加索的《亞威農少女》、安迪•沃霍爾的《金色瑪麗蓮》例證來說明拉康所說的藝術創作原則——我們所看到的藝術世界就是我們的欲望世界。書中用霍爾拜因的《大使們》來例證拉康所認為的立體透視歪像為畫中的邪惡真理——即主體死亡的能指。書中用畫作《令丘比特吃驚的普賽克》來體現:眼睛與凝視之間的辯證關系、可見與不可見之間的辯證關系、直感的想象場和介質概念的符號場之間的辯證關系。書中用大量的藝術作品為素材,向讀者呈現了拉康思想與藝術之間的種種關聯。
拉康眼中的藝術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拉康的核心觀點引導讀者, 通過《蒙娜麗莎》把握布里奇·黎蕾的畫作精髓, 通過拉康的著名作品進一步了解其本人。也從著名大使賀爾拜因的作品寫到了委拉斯奎茲的《宮娥》。
拉康眼中的藝術 目錄
拉康眼中的藝術 相關資料
在今天,隨著“互聯網 ”,甚至是“萬物聯網 ”熱潮的興起,我們審視藝術的方式也在發生變化,藝術、技術甚至是科技的本質與意義再次被追問和思考的同時,全面地研究和解析西方著名思想家們的藝術觀,可以更為深刻地從“高技術”崇拜的表象下,理解藝術本體以及藝術與技術的結合在當代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本套叢書的推出,不是為了回顧過去的藝術或文獻的補充,而是提請藝術界同仁共同思考如何理解和看待今天乃至未來的新藝術。——張夫也
拉康眼中的藝術 作者簡介
史提芬•Z.萊文:萊斯利克拉克教授,人文和藝術史專業教授,任職于賓夕法尼亞的布林莫爾學院。 郭立秋,外交學院英語系副主任,翻譯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國家考試中心命題教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1998-2000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荷蘭大使館翻譯,2007-2008 清華大學高級訪問學者,2010-2011 美國貝勒大學高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實踐,主攻語篇翻譯實踐研究,多年來主要教授翻譯本科、翻譯專業碩士及學術型英語碩士的翻譯理論與實踐課程。編譯著8部,在《上海翻譯》、《中國科技術語》、《亞太跨學科翻譯研究》、《外交學院學報》及《外交評論》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5篇。主要譯著有《大作家•短故事•推理篇》、《大作家•短故事•懸疑篇》等(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參編的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英漢語篇翻譯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被評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參與的“高年級英語筆譯教學探索與實踐——自主協作、多元評估、文化轉向” 榮獲2013年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