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李綠園的創作觀念及其歧路燈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487401
- 條形碼:9787500487401 ; 978-7-5004-8740-1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李綠園的創作觀念及其歧路燈研究 本書特色
本研究從文學和教育學交叉的視角切入,在研究中強調三次重心轉移:從以研究者為中心(**章讀者論)、到以時代和作家為中心(第二章時代論),再到以作品為中心(第三章 作品論),*后是本研究的結論部分。研究是沿著從總體一部分一總體的研究思路展開的,**章(對以往研究進行總結)和結論(對本研究進行總結)雖側重點不同,但都屬于總體研究,第二、三章切人具體研究部分。
從結構上本研究共分四個部分:
**章:從宏觀的角度力求準確、客觀地對以往關于李綠園及其《歧路燈》的研究進行梳理把握和觀照,這是本研究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首先,概述近百年來李綠園及其《歧路燈》的研究歷程及目前的研究狀況;其次,從教育小說的概念、教育小說與其他小說的區別、教育小說的題材流變入手,給《歧路燈》歸類,確定其為教育小說。關于教育小說的概念,前人已有定義,但這種定義并不嚴格、規范,鑒于此,本研究在教育小說概念的界定上入手,力爭這種界定科學規范,使之具有普適性。
第二章:首先把握李綠園的創作觀念形成的時代因素,主要從康、雍、乾三朝的經濟與文化、不良的社會風氣人手,分析經濟的發展對當時的文化及社會風氣的決定性影響,進而得出結論:康乾盛世的經濟、文化與社會風氣是李綠園創作《歧路燈》的重要因素;然后從李綠園的生平切人,解析時代對作家及其文學創作的影響,以及作家又是如何在與時代互動的同時,從其教育家與小說家的社會責任感出發,以其獨特的視角來關注和解決社會問題的;*后以《(歧路燈)自序》為依據概述其以小說行教化的創作觀念。
第三章:結合李綠園創作實踐的成果——《歧路燈》文本,側重研究其作品的內容,以此透析其以小說行教化的創作觀念的本質。主要從李綠園的教育觀、教育對策、《歧路燈》的教化內容與形式及其教育影響五個方面來研究李綠園在創作實踐中是如何賦予其小說以“教化至上”的實質內容,其小說又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他以小說行教化的創作觀念。
結論:《歧路燈》是中國古代**部長篇白話教育小說。李綠園以小說行教化創作觀念的文學意義在于“浪子回頭”這一教育題材至《歧路燈》為集大成者,是一次有益的大膽的嘗試;李綠園以小說行教化創作觀念的教育意義在于:首先他揭示出青少年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必然關系,并意識到教育是一個立體化的影響系統,只有各種影響因素綜合起作用,才能實現培養人的目的,而且教育的內容與形式要與個體的發展、與時代的要求相適應。
本研究盡可能回避以往研究中已有定論部分,在自身邏輯結構盡可能合理和完整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對以往研究中存在的問題予以澄清和解決,在填補中國教育史對中國古代教育小說研究空白的同時,結合中國文學史對李綠園以小說行教化的創作觀念進行客觀理性的定位、觀照與反思。
李綠園的創作觀念及其歧路燈研究 內容簡介
《歧路燈》是我國古代**部長篇白話教育小說,是浪子回頭題材的集大成者。本書的研究是在吸納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教育小說”概念的界定入手,試圖對李綠園創作觀念的成因、《歧路燈》文本意義的構成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探討和論證,進而揭示《歧路燈》的意義不單純是李綠園對文學的理解和解釋問題,也是其教育價值的判斷與教育理念的支撐問題,并以此透視《歧路燈》的文學意義與教育意義的構成,以期在人文反思和重構社會文化語境中尋求文學理解與教育理解的具有借鑒價值的普遍性。
李綠園的創作觀念及其歧路燈研究 目錄
**章 教育小說和《歧路燈》研究概述
**節 教育小說與李綠園的《歧路燈》
一 教育小說
二 教育小說與其他小說的區別
三 教育小說的題材流變
第二節 李綠園及其《歧路燈》研究概述
一 《歧路燈》在文學史和教育史上的地位
二 李綠園及其《歧路燈》的研究歷程
第二章 李綠園的創作觀念及其成因
**節 李綠園創作觀念的時代成因
一 康乾盛世的經濟與文化
二 康乾盛世的社會風氣
第二節 李綠園的家世及其社會角色
一 李綠園“以孝相踵”的家世
二 道學家、教師和循吏的角色
第三節 李綠園以小說行教化的創作觀念
一 李綠園對傳統“文”“道”觀的繼承
二 對創作主體文行出處的要求
三 李綠園對小說內容的選擇
四 李綠園對小說形式的要求
五 李綠園“教化至上”的創作原則
第三章 李綠園的藝術創作實踐
**節 《歧路燈》中的教育觀
一 李綠園的哲學基礎——人性論
二 李綠園的教育目的——學為圣人
三 李綠園的教育觀念——富教并重
第二節 《歧路燈》中的教育對策
一 用心讀書親近正人
二 讀圣賢書親近正人
三 八字家訓主題先行
第三節 《歧路燈》中的教化內容
一 理學為體、實學為用
二 吏治觀念
三 婦女教育
第四節 《歧路燈》中的教育形式
一 官學
二 私學
三 書院
第五節《歧路燈》中的教育影響
一 家庭環境的影響
二 社會環境的影響
結語
附錄一 李綠園年譜
附錄二 李綠園交游考
附錄三 李綠園卒地考
附錄四 《歧路燈》版本考
附錄五 《歧路燈》傳播問題考辨
參考文獻
后記
李綠園的創作觀念及其歧路燈研究 作者簡介
徐云知,女,1965年生人,祖籍山東文登,現在北京工作。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學學士,首都師范大學教育學碩士、文學博士。2008年入選“北京市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