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羅馬帝國衰亡史(全十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3492216
- 條形碼:9787553492216 ; 978-7-5534-9221-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羅馬帝國衰亡史(全十冊) 本書特色
★一部書讀懂千年羅馬帝國史!
★亞當•斯密、休謨、特雷弗羅普、威廉•麥克尼爾、馬文•佩里、弗里曼、米爾曼、伯里、汪榮祖、馮象、王石、吳于廑等名家先后強力推薦。
★至今200余年西方史學界再無能望其項背的著作問世,使這部煌煌巨著終成聲遏行云的絕響,能與《羅馬帝國衰亡史》比肩而立的,寥然無幾。西方人每言及昔日榮光,必稱羅馬;每言及羅馬,必稱此書?上胍娖湓谖鞣降牡匚。
國內譯本:唯此譯本為*新全譯本,《羅馬帝國衰亡史》出版后傳誦兩百年迄今不衰,是譯者席代岳先生參考專家及讀者意見,同時又經大陸學者嚴謹校勘,共同全面審視了原譯本,做了精心的修訂,譯文文筆恣肆,措辭嚴謹,視角獨特,語言優美,資料廣泛,內容浩瀚,臻于完善。又在外觀設計上做到更便于大家的閱讀習慣的裝幀。
《羅馬帝國衰亡史》是真正堪稱經典的屈指可數的著作之一,一生必須收藏閱讀的史學名著,堪稱歐洲的《史記》和《漢書》。如果列出必須收藏閱讀的20部西學經典,必有《羅馬帝國衰亡史》;如果列出必須收藏閱讀的10部中外史學名著,也必有《羅馬帝國衰亡史》。不僅收藏的是十卷本書,更是一部記述了羅馬帝國由盛而衰、直至*后滅亡的經過,而且還涉及到了波斯、匈奴、日耳曼各部族、阿拉伯帝國以及土耳其帝國的歷史。
文字嚴謹:吉本寫這部作品時不是用論文的形式,而是用文學的形式寫的,因此可讀性很強,作者對于材料力求竭澤而漁。他的古典著作基礎深厚,但仍做更進一步的搜求,舉凡直接、間接與所撰書有關的材料,年代記、法典、地理書籍以及錢幣、銘刻等等,都在收集之列。他曾以兩年的時間(1771-1772)專事這一工作,然而功夫并不止此,在他首卷問世后,又有一些古典著作被發現,人們在《羅馬帝國衰亡史》后幾卷中,可以看到采用的痕跡。
視角獨特:這部作品之所以被稱為“現代”的歷史著作,是因為以前的歷史學家都是根據宗教的觀念描寫歷史,而這部著作是**次根據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來描寫歷史,對基督教的歷史描述也非?陀^。
羅馬帝國衰亡史(全十冊) 內容簡介
《羅馬帝國衰亡史》這部書以堂皇宏闊的篇幅,從奧古斯都立為皇帝,將羅馬共和國變為羅馬帝國寫起,直到東羅馬帝國滅亡以后,還寫了羅馬的政變,到教皇重新控制羅馬。延續近乎1500年,包括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如何興起,以及羅馬帝國周邊國家對羅馬的影響,有波斯、阿拉伯、匈牙利、保加利亞、俄羅斯、蒙古等國家的簡短歷史,甚至還提到了長城和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以及北匈奴的西遷,忽必烈的艦隊對日本不成功的入侵。在近400萬的洋洋文字中,勾勒羅馬帝國衰亡的歷史。千年的變幻風云,無不盡收筆下。整部著作氣勢恢弘,至今200余年,縱然累西方史學界著作繁如恒河之沙,亦無一本可出其右,是一部堪稱巨著的作品。
羅馬帝國衰亡史(全十冊) 目錄
第二章 羅馬帝國在安東尼時代內政修明物阜民康
第三章 羅馬帝國在安東尼時代的政治架構
第四章 康茂德殘酷而暴虐的愚行
第五章 軍紀的廢弛 政府的新措施
第六章 賽維魯病逝 卡拉卡拉的暴政 馬克里努斯篡位 羅馬帝國的財政和稅務
第七章 馬克西明即位與其暴政
第八章 阿爾塔薛西斯重建王朝后波斯帝國之狀況
第九章 從德西烏斯皇帝在位到蠻族入侵,此一時期的日耳曼情勢
第十章 蠻族入侵 三十僭主
第十一章 克勞狄當政 擊敗哥特人 奧勒良的勝利、凱旋和死亡
第十二章 奧勒良逝世后軍隊和元老院的作為 塔西佗、普羅布斯、卡魯斯及其子相繼為帝
第十三章 戴克里先當政及其三位同僚馬克西米安、伽勒里烏斯和君士坦提烏斯
第十四章 戴克里先遜位后產生紛擾 君士坦丁重新統一帝國
第十五章 基督教的發展及早期教會的風格、作為、數量和狀況
第十六章 從尼祿當政直到君士坦丁統一天下,羅馬政府在此一時期對基督教的作為
第十七章 君士坦丁堡奠基 君士坦丁的政治體系及其成就
第十八章 君士坦丁的性格作風高盧戰爭 君士坦丁崩殂 帝國分由三個兒子統治
第十九章 君士坦提烏斯獨自稱帝 加盧斯之死
第二十章 君士坦丁改變信仰的動機、經過及影響
第二十一章 異教受到迫害 多納圖斯教派的分裂 阿里烏斯的宗教爭論
第二十二章 尤里安在高盧被軍隊擁立為帝進軍獲得成功
第二十三章 尤里安的宗教信仰 一視同仁的寬容作風 企圖恢復異教的多神崇拜
第二十四章 尤里安進駐安條克 遠征波斯的成就
第二十五章 約維安的統治與崩殂
第二十六章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
第二十七章 格拉提安被弒和狄奧多西的統治
第二十八章 異教信仰全面受到查禁 基督教對圣徒和遺物的崇拜
第二十九章 羅馬帝國在狄奧多西兩子繼位后完全分裂
第三十章 哥特人反叛
第三十一章 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 羅馬元老院和人民的對策
第三十二章 東羅馬皇帝阿爾卡狄烏斯 優特羅皮烏斯掌權后失勢蓋納斯之叛
第三十三章 霍諾留殞身 瓦倫提尼安三世繼位為西羅馬皇帝
第三十四章 匈奴人國王阿提拉的性格作風
第三十五章 阿提拉進犯高盧為埃提烏斯率西哥特人所擊退
第三十六章 汪達爾人國王根西里克垂涎羅馬
第三十七章 寺院生活的起源、過程及其影響
第三十八章 克洛維當政及其改變信仰
第三十九章 東羅馬皇帝芝諾和阿納斯塔修斯
第四十章 查士丁一世繼位為帝
第四十一章 查士丁尼在西羅馬帝國的征戰
第四十二章 蠻族世界的狀況
第四十三章 阿非利加叛亂
第四十四章 羅馬的法治概念
第四十五章 查士丁二世當政 阿瓦爾人派遣使者
第四十六章 科斯羅伊斯逝世后波斯發生革命
第四十七章 神學史上“道成肉身”的教義 基督的人性和神性
第四十八章 第五卷及第六卷的主要內容
第四十九章 圖像崇拜的儀式及其所受之迫害
第五十章 略述阿拉伯地方及其居民
第五十一章 阿拉伯人征服波斯、敘利亞、埃及、阿非利加和西班牙
第 五十二章 阿拉伯人兩次圍攻君士坦丁堡
第五十三章 東羅馬帝國在10世紀所面對的狀況
第五十四章 保羅教派的起源和教義
第五十五章 保加利亞人與匈牙利人的起源、遷移和定居
第 五十六章 意大利的薩拉森人、法蘭克人和希臘人 諾曼人開始侵襲及拓殖
第五十七章 塞爾柱土耳其人
第五十八章 **次十字軍的起源及兵力
第五十九章 希臘帝國保存實力
第六十章 希臘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第六十一章 帝國為法蘭西和威尼斯瓜分
第六十二章 尼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臘皇帝
第六十三章 內戰使得希臘帝國殘破不堪
第六十四章 成吉思汗率領蒙古人從中國到波蘭的征戰
第六十五章 帖木兒在撒馬爾罕稱帝
第六十六章 東方諸帝求助于教皇約翰一世
第六十七章 希臘人和拉丁人的宗教分裂
第六十八章 穆罕默德二世的文治武功和行事風格
第六十九章 12世紀以后羅馬的狀況
第七十章 彼特拉克的性格和加冕
第七十一章 羅馬的廢墟在15世紀時的景觀城市的重建
本書的結論
羅馬帝國歷代皇帝年表
羅馬帝國行政區圖
羅馬帝國衰亡史(全十冊) 節選
羅馬帝國衰亡史(全十冊) 作者簡介
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1737─1794),英國著名歷史學家、作家,十八世紀歐洲啟蒙時代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倫敦附近的普特尼,父親是國會議員,他是家中獨子。其家境殷實。據其追記,其家族自14世紀時開始持有土地資本,而后家族歷代先人輾轉倫敦,從事商業貿易,積蓄甚厚。至16世紀后期,其遠祖已躋身于英國上流社會的中上階層,并獲縉紳稱號。其15歲時,就讀于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因為對世界歷史懷有很濃的興趣,所以在此期間悉數博覽了關于阿拉伯、波斯、蒙古和突厥史的英文著作。這些歷史古籍為他后來的寫作提供了堅實的資料儲備。
1763年,他前往歐洲大陸旅游,在巴黎結識了狄德羅,也去了羅馬,1764年他在羅馬廢墟上,開始有寫作羅馬帝國史的念頭。1772年,他開始寫作《羅馬帝國衰亡史》。1776年,第一卷出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受歡迎程度用洛陽紙貴形容不為過,他的書出現每張桌子上,乃至于上流社會仕女的妝臺。吉本也一夜成名,受到英國藝文界的追捧。1788年,他完成了《羅馬帝國衰亡史》的全部書稿,盛 譽滿天下。1794年,他在倫敦去世。
《羅馬帝國衰亡史》自出版以來多次再版,至今仍是研究古羅馬和歐洲歷史的重要典籍,吉本也由此奠定了他在史學界泰斗的地位。
譯者:
席代岳 1939年生于湖南,后移居臺灣,因家境困難在臺灣入伍。1959年進入臺灣陸軍軍官學校第32期學習,后在三軍大學及美國猶他州立大學進修,在軍中歷任連長、營長、炮兵指揮官、署長、總部參謀長等職,亦曾在炮兵學校及三軍大學任教多年,對戰史深有研究,1998年提前退休。退役后投入文字工作,譯作有《西澤戰記》、《鏖斗的年代———1941至1975年的美越關系》、《戰爭的罪行》、《非洲游獵記》、《羅馬帝國衰亡史》、《希臘羅馬名人傳》等。
- 主題:非常經典了
偉大的史書要著成,既要豐富的史料,也要有偉大的史家以天才的筆法才能完成,吉本是古典史學的集大成者,又開現代史學之先河,一己之力成就這部皇皇巨著,非天才不可勝任,雖然這部史書有多處紕漏,但要論述羅馬帝國一千多年來的風云變幻談何容易,正因為吉本的努力,我們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對羅馬的研究更深入更詳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