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流體力學概論-27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469762
- 條形碼:9787030469762 ; 978-7-03-04697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流體力學概論-27 內容簡介
《流體力學概論》原是德國科學家普朗特的名著,自第六版起由他的學生加以增補修訂出版。內容豐富,物理概念清楚,論述深入精辟,旨在為初學者、高年級大學生及航空、水利、氣象等方面有關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一個流體力學的導引。 《流體力學概論》共分九章。前三章是基礎部分,后幾章論述在航空、水利、氣象諸方面的流體力學理論和應用。《流體力學概論》排印小號字的內容系用以提供進一步的知識,以便對有關問題獲得更為深刻的見解。 與一般的流體力學的數學理論不同,《流體力學概論》盡可能地避免復雜的數學分析,而著重物理直觀,旨在闡明流體力學的基本概念及問題的力學本質,培養讀者的獨立思考能力,強調工程應用是《流體力學概論》的又一特點,對于諸如航空、水利、氣象等工程技術領域的許多重要問題均有敘述。 《流體力學概論》在每章末都給出了許多文獻,書末并列出參考書,以供進一步查考探索。
流體力學概論-27 目錄
目錄
譯序
序言
**章 液體和氣體的特性 平衡 1
1.1 液體的特性 1
1.2 應力的理論 2
1.3 流體中的壓力 5
1.4 流體中的壓力分布(不計重力) 7
1.5 氣體的特性 8
1.6 重液體的平衡 12
1.7 重氣體的平衡 16
1.8 大氣壓和液壓的交互作用 液體壓力計 20
1.9 減壓 氣壓計 23
1.10 在其他力場中流體的平衡 25
1.11 表面張力(毛細現象) 28
第二章 流體運動學 無粘性流體動力學 33
2.1 前言 33
2.2 流體運動學 33
2.2.1 表示運動的方法 33
2.2.2 連續性 37
2.3 “理想”無粘性流體動力學 40
2.3.1 流動流體審的力 柏努利壓力方程 40
2.3.2 柏努利方程的推論 45
2.3.3 流體壓力的進一步討論 49
2.3.4 兩股流體的匯流 間斷面 渦旋的形成 53
2.3.5 間斷面的進一步討論 壓力的測量 56
2.3.6 均質無粘性流體運動的進一步討論 無旋流動(位勢流) 59
2.3.7 位勢運動的進一步討論 65
2.3.8 有環量的位勢運動 翼型的升力 馬格努斯效應 73
2.3.9 無粘性流體的有旋運動 渦絲 77
2.3.10 定常運動的動量定理 82
2.3.11 關于動量定理的另一些例子 86
2.3.12 速度脈動情況下流動的動量定理 90
2.3.13 液體的表面波 92
2.3.14 明渠里的水流 100
第三章 有顯著密度變化的流動(氣體動力學) 103
3.1 前言 103
3.2 壓力的傳播 聲速 104
3.3 體積有顯著變化的一維定常流動 111
3.4 火箭 118
3.5 能量定理 120
3.6 正激波理論 125
3.7 多維超聲速流動 繞角的流動 氣體射流 130
3.7.1 繞角的超聲速流動 130
3.7.2 氣體自由射流的發展過程 132
3.8 二維超聲速流動的一般近似法 134
3.9 有弱擾動的流動 138
3.10 繞翼型的二維超聲速流動 空氣動力系數 144
3.11 不同馬赫數時 翼型上的速度分布 152
3.12 跨聲速和高超聲速相似律 156
3.13 彈體 161
3.14 流動的損失對于形成渦旋和阻力的影響 169
3.15 熱轉換和極值溫度 172
第四章 粘性流體的運動 湍流 流體阻力工程應用 179
4.1 粘性(內摩擦) 納維-斯托克斯方程 179
4.2 動力相似性 雷諾數 185
4.3 粘性流體運動的一般特性 187
4.4 層流邊界層 194
4.5 湍流的形成 200
4.6 通體湍流 210
4.6.1 湍流的運動學 210
4.6.2 湍流的動力學 215
4.6.3 湍流中的摻混 218
4.6.4 交換系數和混合長度 221
4.7 個別湍流問題 223
4.7.1 壁面湍流 223
4.7.2 管內流動(管流) 228
4.7.3 自由湍流 229
4.7.4 湍流邊界層 234
4.8 流動的分離和渦旋的形成 237
4.9 控制邊界層的措施 244
4.10 二次流 三維邊界層 249
4.11 粘性起主導作用的流動 254
4.12 軸承潤滑的流體動力學理論 257
4.13 等截面管和渠道中的流動 265
4.14 變截面渠道中的流動 273
4.15 流體中運動物體的阻力 280
4.15.1 阻力公式總論 280
4.15.2 阻力的分類 283
4.15.3 運動著的物體和運動著的流體 284
4.16 流體阻力理論 285
4.16.1 基本概念 285
4.16.2 特殊情形 288
4.16.3 摩擦阻力 291
4.16.4 阻力與遠處狀況之間的聯系 295
4.17 關于流體阻力 298
第五章 對流傳熱和傳質 高速邊界層 312
5.1 關于低速的強迫流動和自然對流的導言 312
5.2 低速強迫傳熱 313
5.2.1 引言 313
5.2.2 管內傳熱 般的和層流的流動 316
5.2.3 管內的湍流傳熱 320
5.2.4 有關歷史性問題的一些評述 323
5.2.5 平板的傳熱 324
5.2.6 厚物體繞流的傳熱 326
5.2.7 氣流由壁面吹出時的傳熱 329
5.3 強迫流動中的傳質簡述 330
5.4 由密度差引起自然對流所產生的傳熱 332
5.4.1 引言 332
5.4.2 在鉛直熱壁面上的自然對流 334
5.4.3 在水平圓柱體附近的自然對流 336
5.4.4 熱源 338
5.4.5 繞水平平板的熱流動 339
5.5 固體在高溫氣流中的熔解和氣化 342
5.6 高速邊界層 343
5.6.1 概論 343
5.6.2 表面壓力為常值的二維平板和錐體 345
5.6.3 在柱體(機翼)和旋轉體上的駐點 350
5.6.4 沿氣流方向的壓力變化和側滑柱體(機翼) 351
5.7 從層流到湍流的轉捩點 353
5.8 邊界層和無粘性外流之間的相互作用 355
5.9 高超聲速流動情況下的離解過程 358
5.10 其他 360
5.11 氣體動力效應 在壁面上的滑行 360
第六章 空氣動力學和水動力學的實驗方法 366
6.1 建立完善的實驗條件 366
6.2 風洞 369
6.2.1 概論 369
6.2.2 低速風洞 370
6.2.3 高亞聲速風洞 371
6.2.4 跨聲速風洞 372
6.2.5 超聲速風洞 373
6.2.6 高超聲速風洞 377
6.2.7 激波管 378
6.3 測量技術 380
6.3.1 觀察流動的光學方法
6.3.2 速度的測量 382
6.3.3 方向的測定 385
6.3.4 模型上作用力的測量 386
6.3.5 其他測力方法 388
6.3.6 摩擦阻力 389
6.4 船舶試驗 392
第七章 飛行器、推進裝置和流體機械 396
7.1 亞聲速翼型 396
7.1.1 典型低速流態 396
7.1.2 低速平板翼 399
7.1.3 厚度和前緣半徑的影響 401
7.1.4 貼體流動的粘性影響 403
7.1.5 氣流分離的影響 404
7.1.6 壓縮性的影響 408
7.2 翼型設計問題:改變剖面形狀和控制邊界層 411
7.3 機翼的旋渦系 414
7.4 大翼展機翼 416
7.4.1 等下洗流 橢圓分布 416
7.4.2 任意的升力分布 421
7.5 古典飛機 426
7.6 后掠翼飛機 428
7.7 斜置翼 430
7.8 馬赫數對斜置翼的影響 431
7.9 有限翼展后掠翼 434
7.9.1 無迎角后掠翼 435
7.9.2 有迎角后掠翼 436
7.9.3 機翼的展向阻力分布 438
7.9.4 氣流分離和渦旋 441
7.10 后掠機翼的設計問題 442
7.11 后掠翼設計的阻力問題 445
7.12 小展弦比的三角翼飛機 447
7.13 繞細長翼的流動 450
7.14 在超聲速流中薄翼的線性化理論 452
7.15 小展弦比機翼理論 458
7.16 超聲速錐型流理論 463
7.17 有亞聲速和超聲速前緣的機翼理論 466
7.18 發動機(推進器)的推力 467
7.19 螺旋槳 469
7.20 船舶螺旋槳 472
7.21 有殼螺旋槳 476
7.22 風車 477
7.23 在空氣流中的燃燒器 478
7.24 沖壓噴氣發動機 480
7.25 渦輪噴氣發動機 483
7.26 鳥類的飛翔 484
7.27 水族動物的推進 486
7.28 流體機械概論 487
7.29 渦輪(動力)機 494
7.30 渦輪工作機 501
7.31 動液耦合器和動液變矩器 507
7.32 渦流管 508
第八章 在氣象學上的應用 516
8.1 地球自轉對大氣中和海洋中的無粘性流動的影響 516
8.1.1 基本原理 地球自轉運動 516
8.1.2 *簡單的大氣模型——轉盤上的流體 518
8.1.3 氣旋和反氣旋 羅斯比波 520
8.2 摩擦風及其類似現象 522
8.2.1 科氏力的作用 522
8.2.2 粘性湍流的近似計算 525
8.2.3 地面摩擦引起的壓力場的衰減 526
8.2.4 地面摩擦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 528
8.2.5 風對(海)洋流的影響 529
8.8 兩種不同密度的流體 530
8.3.1 壩上溢流 冷空氣侵襲 530
8.3.2 交界面上的波系 533
8.4.密度連續變化時的分層流體 535
8.4.1 伯耶克內斯定理 535
8.4.2 內波 537
8.4.3 可壓縮介質中的內波 540
8.4.4 穩定分層流體中剪流的穩定性界限 544
8.5 在地轉流動中速度場和密度場或溫度場之間的關系 548
8.5.1 連續場 548
8.5.2 鋒面 551
8.6 氣旋 553
8.6.1 位旋和埃特爾渦旋定理 553
8.6.2 在氣旋中的應用 554
8.6.3 地轉平衡的穩定性 熱帶氣旋 556
8.7 大氣環流 560
8.7.1 一般環流 560
8.7.2 斜坡風 山風和谷風 563
第九章 其他類型問題 568
9.1 氣蝕 568
9.1.1 氣蝕的產生和氣泡模型 568
9.1.2 全氣蝕流動 571
9.2 水錘 滑行面 574
9.2.1 沖擊現象 574
9.2.2 連續現象 576
9.2.3 水上的滑行面 577
9.3 風所產生的水面波 579
9.4 水和空氣的混合物 581
9.4.1 空氣中的水滴 581
9.4.2 空氣中液體射流的破碎 582
9.4.3 水中的空氣泡 586
9.5 空氣流中的顆粒 589
9.5.1 實際應用 589
9.5.2 風的作用 591
9.6 水流中的顆粒 592
9.6.1 河流中沙、礫石等的運動 592
9.6.2 懸浮物質的特性 594
9.6.3 輸運物質的重量 596
9.6.4 物質輸運(流失)對河床的影響 599
9.7 加速流體中的物體 流體動力的遠距作用力 600
9.8 旋轉物體或旋轉坐標系 604
9.9 關于血液循環系統內的流動 614
9.10 屯磁力影響下的流動 619
9.10.1 泊阿蘇依-哈特曼流動 620
9.10.2 在二維拉瓦爾噴管內等離子體的可壓縮、無粘性流
譯序
序言
**章 液體和氣體的特性 平衡 1
1.1 液體的特性 1
1.2 應力的理論 2
1.3 流體中的壓力 5
1.4 流體中的壓力分布(不計重力) 7
1.5 氣體的特性 8
1.6 重液體的平衡 12
1.7 重氣體的平衡 16
1.8 大氣壓和液壓的交互作用 液體壓力計 20
1.9 減壓 氣壓計 23
1.10 在其他力場中流體的平衡 25
1.11 表面張力(毛細現象) 28
第二章 流體運動學 無粘性流體動力學 33
2.1 前言 33
2.2 流體運動學 33
2.2.1 表示運動的方法 33
2.2.2 連續性 37
2.3 “理想”無粘性流體動力學 40
2.3.1 流動流體審的力 柏努利壓力方程 40
2.3.2 柏努利方程的推論 45
2.3.3 流體壓力的進一步討論 49
2.3.4 兩股流體的匯流 間斷面 渦旋的形成 53
2.3.5 間斷面的進一步討論 壓力的測量 56
2.3.6 均質無粘性流體運動的進一步討論 無旋流動(位勢流) 59
2.3.7 位勢運動的進一步討論 65
2.3.8 有環量的位勢運動 翼型的升力 馬格努斯效應 73
2.3.9 無粘性流體的有旋運動 渦絲 77
2.3.10 定常運動的動量定理 82
2.3.11 關于動量定理的另一些例子 86
2.3.12 速度脈動情況下流動的動量定理 90
2.3.13 液體的表面波 92
2.3.14 明渠里的水流 100
第三章 有顯著密度變化的流動(氣體動力學) 103
3.1 前言 103
3.2 壓力的傳播 聲速 104
3.3 體積有顯著變化的一維定常流動 111
3.4 火箭 118
3.5 能量定理 120
3.6 正激波理論 125
3.7 多維超聲速流動 繞角的流動 氣體射流 130
3.7.1 繞角的超聲速流動 130
3.7.2 氣體自由射流的發展過程 132
3.8 二維超聲速流動的一般近似法 134
3.9 有弱擾動的流動 138
3.10 繞翼型的二維超聲速流動 空氣動力系數 144
3.11 不同馬赫數時 翼型上的速度分布 152
3.12 跨聲速和高超聲速相似律 156
3.13 彈體 161
3.14 流動的損失對于形成渦旋和阻力的影響 169
3.15 熱轉換和極值溫度 172
第四章 粘性流體的運動 湍流 流體阻力工程應用 179
4.1 粘性(內摩擦) 納維-斯托克斯方程 179
4.2 動力相似性 雷諾數 185
4.3 粘性流體運動的一般特性 187
4.4 層流邊界層 194
4.5 湍流的形成 200
4.6 通體湍流 210
4.6.1 湍流的運動學 210
4.6.2 湍流的動力學 215
4.6.3 湍流中的摻混 218
4.6.4 交換系數和混合長度 221
4.7 個別湍流問題 223
4.7.1 壁面湍流 223
4.7.2 管內流動(管流) 228
4.7.3 自由湍流 229
4.7.4 湍流邊界層 234
4.8 流動的分離和渦旋的形成 237
4.9 控制邊界層的措施 244
4.10 二次流 三維邊界層 249
4.11 粘性起主導作用的流動 254
4.12 軸承潤滑的流體動力學理論 257
4.13 等截面管和渠道中的流動 265
4.14 變截面渠道中的流動 273
4.15 流體中運動物體的阻力 280
4.15.1 阻力公式總論 280
4.15.2 阻力的分類 283
4.15.3 運動著的物體和運動著的流體 284
4.16 流體阻力理論 285
4.16.1 基本概念 285
4.16.2 特殊情形 288
4.16.3 摩擦阻力 291
4.16.4 阻力與遠處狀況之間的聯系 295
4.17 關于流體阻力 298
第五章 對流傳熱和傳質 高速邊界層 312
5.1 關于低速的強迫流動和自然對流的導言 312
5.2 低速強迫傳熱 313
5.2.1 引言 313
5.2.2 管內傳熱 般的和層流的流動 316
5.2.3 管內的湍流傳熱 320
5.2.4 有關歷史性問題的一些評述 323
5.2.5 平板的傳熱 324
5.2.6 厚物體繞流的傳熱 326
5.2.7 氣流由壁面吹出時的傳熱 329
5.3 強迫流動中的傳質簡述 330
5.4 由密度差引起自然對流所產生的傳熱 332
5.4.1 引言 332
5.4.2 在鉛直熱壁面上的自然對流 334
5.4.3 在水平圓柱體附近的自然對流 336
5.4.4 熱源 338
5.4.5 繞水平平板的熱流動 339
5.5 固體在高溫氣流中的熔解和氣化 342
5.6 高速邊界層 343
5.6.1 概論 343
5.6.2 表面壓力為常值的二維平板和錐體 345
5.6.3 在柱體(機翼)和旋轉體上的駐點 350
5.6.4 沿氣流方向的壓力變化和側滑柱體(機翼) 351
5.7 從層流到湍流的轉捩點 353
5.8 邊界層和無粘性外流之間的相互作用 355
5.9 高超聲速流動情況下的離解過程 358
5.10 其他 360
5.11 氣體動力效應 在壁面上的滑行 360
第六章 空氣動力學和水動力學的實驗方法 366
6.1 建立完善的實驗條件 366
6.2 風洞 369
6.2.1 概論 369
6.2.2 低速風洞 370
6.2.3 高亞聲速風洞 371
6.2.4 跨聲速風洞 372
6.2.5 超聲速風洞 373
6.2.6 高超聲速風洞 377
6.2.7 激波管 378
6.3 測量技術 380
6.3.1 觀察流動的光學方法
6.3.2 速度的測量 382
6.3.3 方向的測定 385
6.3.4 模型上作用力的測量 386
6.3.5 其他測力方法 388
6.3.6 摩擦阻力 389
6.4 船舶試驗 392
第七章 飛行器、推進裝置和流體機械 396
7.1 亞聲速翼型 396
7.1.1 典型低速流態 396
7.1.2 低速平板翼 399
7.1.3 厚度和前緣半徑的影響 401
7.1.4 貼體流動的粘性影響 403
7.1.5 氣流分離的影響 404
7.1.6 壓縮性的影響 408
7.2 翼型設計問題:改變剖面形狀和控制邊界層 411
7.3 機翼的旋渦系 414
7.4 大翼展機翼 416
7.4.1 等下洗流 橢圓分布 416
7.4.2 任意的升力分布 421
7.5 古典飛機 426
7.6 后掠翼飛機 428
7.7 斜置翼 430
7.8 馬赫數對斜置翼的影響 431
7.9 有限翼展后掠翼 434
7.9.1 無迎角后掠翼 435
7.9.2 有迎角后掠翼 436
7.9.3 機翼的展向阻力分布 438
7.9.4 氣流分離和渦旋 441
7.10 后掠機翼的設計問題 442
7.11 后掠翼設計的阻力問題 445
7.12 小展弦比的三角翼飛機 447
7.13 繞細長翼的流動 450
7.14 在超聲速流中薄翼的線性化理論 452
7.15 小展弦比機翼理論 458
7.16 超聲速錐型流理論 463
7.17 有亞聲速和超聲速前緣的機翼理論 466
7.18 發動機(推進器)的推力 467
7.19 螺旋槳 469
7.20 船舶螺旋槳 472
7.21 有殼螺旋槳 476
7.22 風車 477
7.23 在空氣流中的燃燒器 478
7.24 沖壓噴氣發動機 480
7.25 渦輪噴氣發動機 483
7.26 鳥類的飛翔 484
7.27 水族動物的推進 486
7.28 流體機械概論 487
7.29 渦輪(動力)機 494
7.30 渦輪工作機 501
7.31 動液耦合器和動液變矩器 507
7.32 渦流管 508
第八章 在氣象學上的應用 516
8.1 地球自轉對大氣中和海洋中的無粘性流動的影響 516
8.1.1 基本原理 地球自轉運動 516
8.1.2 *簡單的大氣模型——轉盤上的流體 518
8.1.3 氣旋和反氣旋 羅斯比波 520
8.2 摩擦風及其類似現象 522
8.2.1 科氏力的作用 522
8.2.2 粘性湍流的近似計算 525
8.2.3 地面摩擦引起的壓力場的衰減 526
8.2.4 地面摩擦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 528
8.2.5 風對(海)洋流的影響 529
8.8 兩種不同密度的流體 530
8.3.1 壩上溢流 冷空氣侵襲 530
8.3.2 交界面上的波系 533
8.4.密度連續變化時的分層流體 535
8.4.1 伯耶克內斯定理 535
8.4.2 內波 537
8.4.3 可壓縮介質中的內波 540
8.4.4 穩定分層流體中剪流的穩定性界限 544
8.5 在地轉流動中速度場和密度場或溫度場之間的關系 548
8.5.1 連續場 548
8.5.2 鋒面 551
8.6 氣旋 553
8.6.1 位旋和埃特爾渦旋定理 553
8.6.2 在氣旋中的應用 554
8.6.3 地轉平衡的穩定性 熱帶氣旋 556
8.7 大氣環流 560
8.7.1 一般環流 560
8.7.2 斜坡風 山風和谷風 563
第九章 其他類型問題 568
9.1 氣蝕 568
9.1.1 氣蝕的產生和氣泡模型 568
9.1.2 全氣蝕流動 571
9.2 水錘 滑行面 574
9.2.1 沖擊現象 574
9.2.2 連續現象 576
9.2.3 水上的滑行面 577
9.3 風所產生的水面波 579
9.4 水和空氣的混合物 581
9.4.1 空氣中的水滴 581
9.4.2 空氣中液體射流的破碎 582
9.4.3 水中的空氣泡 586
9.5 空氣流中的顆粒 589
9.5.1 實際應用 589
9.5.2 風的作用 591
9.6 水流中的顆粒 592
9.6.1 河流中沙、礫石等的運動 592
9.6.2 懸浮物質的特性 594
9.6.3 輸運物質的重量 596
9.6.4 物質輸運(流失)對河床的影響 599
9.7 加速流體中的物體 流體動力的遠距作用力 600
9.8 旋轉物體或旋轉坐標系 604
9.9 關于血液循環系統內的流動 614
9.10 屯磁力影響下的流動 619
9.10.1 泊阿蘇依-哈特曼流動 620
9.10.2 在二維拉瓦爾噴管內等離子體的可壓縮、無粘性流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