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經典雜文小品(全5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555538
- 條形碼:9787561555538 ; 978-7-5615-5553-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典雜文小品(全5冊) 本書特色
★ 16開平裝,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
★ 共含5冊:《細雨慢煎一壺春》《書卷多情似故人》《民風野趣幽然醉》《雅記清詞寫流韻》《舊事新知風雨聲》
★ 匯集民國大家經典之作,作者除標題中所提外,尚有葉圣陶、陳伯吹、王任叔、公劉、金性堯、樓適夷、秦牧、柯靈、徐懋庸、曹聚仁、周黎庵、邵洵美、唐弢、周木齋、李廣田、周建人、李金發、傅抱石、李長之、秦似等
★ 采用手工鎖線裝訂、書脊裸露的裝幀形式,外封則用了自帶紋路進口的剛古紙,大幅度提升圖書品質感,閱讀與珍藏皆宜
這套“經典雜文小品”系列共五冊,從風靡民國時期的《野草叢刊》《現代》《萬象》《都會之音》《文飯小品》《魯迅風》等雜志中選編了眾多民國大師和學人的文章。在這些自然流淌的文字里,沒有面目可憎的說教,沒有指定與強迫,更沒有宏大敘事的虛構與空洞,有的是母語環境中的沉靜與大氣,透著自然與純凈,也透著平等和溫潤。透過這些真誠的文字,我們仿佛回到了過去,來到三四十年代,重溫他們在情感、教育、生活瑣事上的思考感悟,感受到那股子在中國傳統文化熏陶之中孕育出的,中國式知識分子的風骨與氣度,冷眼與熱腸,同時也感受到一個時代的文化魅力。
《細雨慢煎一壺春》
本書選編了多位民國學者文人和人生有關的小品文,所選文章都是老舍、俞平伯、吳組緗、夏丏尊、豐子愷、郁達夫、林語堂、邵洵美、唐弢、徐詩荃、周木齋等多位大師的經典之作,每篇文章都是來自風靡民國時期《野草叢刊》《都會之音》《萬象》等雜志的小品。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一派閑情;“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一片逸趣。生活需要清閑,需要情趣。我們不贊成“浮生如夢”的消極人生態度,但也不主張勞勞碌碌地為個人名利而活。培養品性,陶冶情操,往往就是從寧靜致遠的“閑”中得來。讓我們一起和大師品下午茶,語人間世事百態。
《書卷多情似故人》
本書選編了多位民國大師和學人關于讀書、治學的文章,是一本難得的關于讀書經驗和治學方法的大師學人文選合輯。作者有魯迅、施蟄存、胡風、周作人、姚雪垠、柳亞子、夏衍、巴金、阿英、徐懋庸、曹聚仁、周黎庵、聶紺弩、秦似、陸侃如等多位名家,這些文章基本都刊登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風靡民國時期的《野草叢刊》《現代》《魯迅風》等雜志上。清閑時一讀,賞心悅目;困厄時一讀,如坐春風。透過這些娓娓道來的文字,我們既可以領略眾多大師學人迥然不同的個性風采,感受讀書、治學和做人的智慧,更可以感知那個年代教育、思想與文化生態的原貌。
《民風野趣幽然醉》
本書選編了多位民國大師和學人關于自然韻語、萬物生靈、奇妙世界、民間采風的雜文小品,作者有老舍、施蟄存、李廣田、周建人、葉圣陶、賈祖璋、柯靈、李金發、傅抱石、靳以、傅東華等多位名家,這些文章散見于數十種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出版物如《野草》《現代》《文飯小品》等。世間奧秘無窮,大到時空宇宙,小到跳蚤螢火蟲,無不向人們展示著它們的種種奇妙。作者們以自己獨到、深入的觀察,細膩、精確的筆觸,樸實、簡煉的語言,勾勒出瑰麗多彩、千姿百態的世界,沁人心脾,亦發人深省。
《雅記清詞寫流韻》
本書選編了多位民國大師和學人的游記、追憶作品。作者有老舍、林語堂、豐子愷、夏丏尊、葉圣陶、巴金、周作人、柳亞子、胡愈之、趙景深、蕭壽昌、陸丹林等。這些文章都是來自風靡民國時期《現代》《文飯小品》《語絲》等雜志的雜文小品。透過這些真誠的文字,我們仿佛回到了過去,來到三四十年代,到錢江看潮,到湖畔夜飲,和多位學者一起追憶大師,透著自然與純凈,也透著平等和溫潤。
《舊事新知風雨聲》
本書選編了多位民國大師和學人圍繞文化、哲學、科學、心理學等諸多常識和新知而展開討論的文章,作者有魯迅、金克木、陳伯吹、聶紺弩、王任叔、公劉、金性堯、廖沫沙、樓適夷、秦牧、茅盾、沈從文、梁遇春、李長之、秦似、申在俎等。這些文章都是來自風靡民國時期《野草》《質文》《魯迅風》等雜志的雜文小品。作者們研究文化的本質,學習哲學的本義,解科學以及科學研究的含義,了解心理學的真正意義。這是一本大師和學人奉獻給我們的新知盛宴。從中我們不僅能夠看到他們對于科學對于真理孜孜以求的認真負責的態度,也看到了他們對于各種知識不止步于權威和眾論的可貴思想。
經典雜文小品(全5冊) 內容簡介
倪雪君選編的《風靡民國年間野草叢刊現代魯迅風的經典雜文小品(附明信片共5冊)》收選柳亞子、夏丏尊、瞿秋白等多位大師和學人的作品,他們像是一個個的“導游”,帶領好奇的我們四處領略風情,用新鮮的筆觸寫下了這些見聞。透過這些真誠的文字,我們仿佛回到了過去,回到了三四十年代,到錢江看潮,到湖畔夜飲,和多位學者一起追憶大師。這些自然流淌的文字里,沒有面目可憎的說教,沒有指定與強迫,更役有宏大敘事的虛構與空洞,有的是母語環境中的沉靜與大氣,透著自然與純凈,也透著平等和溫潤。從他們的文章中,我們重溫他們在情感、教育、生活瑣事上的思考感悟。通過這些文字,我們可以感受到那股子在中國傳統文化熏陶之中孕育出的,中國式知識分子的風骨與氣度,冷眼與熱腸,同時也是感受一個時代的文化魅力。
經典雜文小品(全5冊) 目錄
品茶知味
說茶/曙山
茶里的人生/雙紅
品茶/圭梵
飲茶隨筆/文窮
言夢——人情涵泳(三)/甘永柏
無眠愛夜/俞平伯
午睡/謝志功
說早起/山東人
說夢/江寄萍
夢醒的時候/甘永柏
談夢/吳組湘
茶語人生
幽默的叫賣聲/夏丏尊
說到測字攤/陳望道
應考/樓棲
吃/馬宗融
偶然/史衛斯
窮途/樓棲
都會之音/豐子愷
補考——“仕而優則學”的又一解/樓棲
“十載一來復”/郭沫若
藥/繆崇群
擇配救濟/任白戈
文談雅閑
人類的同情/周木齋
春愁/郁達夫
談忍/徐詩荃
說自我/林語堂
閑/豐子愷
論真率/周劭
談閑話/王穎
小病/老舍
說浪漫/林語堂
崇高的憂郁/林林
等閑/吳秋山
沉淪/麗尼
說瀟灑/林語堂
論風度與人情/周劭
奇妙物語
籠內的雞/田青
光源的發現/章克標
說酸葡萄/孫石靈
睡的哲學/盧壽枬
求水的心/章克標
論玩物不能喪志/林語堂
蛙鳴/蘆焚
酸葡萄/邵洵美
永久/林庚
腳底下的夢想/傅彥長
看到想到/唐弢
無題/蘆焚
茶余茶話
智人愚人聰明人/俞平伯
運命/魯迅
由爬蟲說到人類/艾思奇
女人的路/林默涵
春與中年人/傅東華
弱者/鐘開萊
賊/羅念生
說命/孔另境
我們的孩子/唐弢
裝飾/馬宗融
高談闊論
談美麗病/徐訏
論高下/藐然
論中國人鄙視歐洲人/徐詩荃
談旅行/甘永柏
談服裝/徐訏
談金錢/徐訏
說窮/劉大杰
談麻將/張海平
談死/藐江
談治喪/朱今
談迷信/章伯雨
哲學家風度
阿Q轉世/丁力
朱湘罵人/羅念生
哲學家風度/羊棗
凌遲/周木齋
可怕的發明/關銘
本性難移/周木齋
《雅記清詞寫流韻》
雅記流韻
梅窗散紀/英子
山人辯/玄晏
為一個外國刊物寫的自傳/胡風
關于《客途秋恨》(附歌曲全文)/方霞光
郭嵩燾與中國外交/余長河
關于瞿秋白/黃魯珍
代語堂先生擬赴美宣傳大綱/老舍
沈鴻英的孽賬/柳興西
無窮的追求/林語堂
我和言論界的因緣/柳亞子
游目騁懷
湖畔夜飲/豐子愷
漁村/許幸之
與林語堂游蘇記/張海平
重游玉皇山小記/許欽文
錢江看潮記/豐子愷
采石磯半日游/黃朝儀
皋亭山/郁達夫
爛柯山和仙霞嶺/姜馥森
家在陶然亭/盛成
由楊樹浦到濟物浦/姜馥森
癸酉南歸日記/俞平伯
試獵記/李金發
追憶斯人
憶魯迅先生/陳秋帆
追念許地山先生/胡愈之
豐子愷和他的小品文/趙景深
林語堂與翻譯/陶亢德
懷念馬敘倫先生/千家駒
瑣憶魯迅/楊雯云
升釘-一九四一年紀念魯迅先生/尚鉞
阮玲玉的死/夏丏尊
袁世凱紀略/蕭壽昌
元慶去世七周紀念文/許欽文
信徒·先知·救世主/何家槐
記吳檢齋(承仕)先生/孟超
墨索里尼這個人/巴金
名人軼事
行云流水一孤僧/唐蘊玉
清雅真純-徐志摩印象/溫源寧
一代藝師吳昌碩/陸丹林
畫人張善子大千兄弟/陸丹林
再述柯劭忞軼事/徐一士
齊白石雜譚/陸丹林
王文顯/溫源寧
胡適之/溫源寧
潘達微/陸丹林
中國畫的文人畫/傅抱石
談嚴范孫/徐一士
王國維/何鵬
吳宓:學者而兼紳士/溫源寧
周作人:鐵與溫雅/溫源寧
袁宏毅先生希濤/白蕉
曼殊逸事/溫一如
曼殊零墨/陸丹林
徐凌霄/阿蘇
“說書”/葉圣陶
書生的一周間/趙景深
明年又是什么年呢?/陳望道
《南堂詩鈔》的禁詩/周作人
《舊事新知風雨聲》
刺世寸鐵
文人的生活苦/任鈞
從幫忙到扯淡/魯迅
擬今人尺牘(節選)/金克木
閑居雜記/黃葉村
哪吒/聶紺弩
“奴才”與“老爺”的面孔
沒有感想的感想/杜衡
文人在上海/杜衡
馬路英雄/陳伯吹
黃金潮/鄭伯奇
無法無天的論調
市儈主義/柯靈
樂禍篇/伊人
無法無天的論調/王任叔
謀略及其他/王任叔
螺室雜記(節選)/王任叔
“眼勿見為凈”/周木齋
再論“沒有法子”/王任叔
街頭雜寫/蔣炳勛
人語與鬼話
刮/秦似
“上海好不好”/秦似
諷刺的墨水/公劉
童話與法律/公劉
打倒爸爸/聶紺弩
論鋼筆的好壞和內分泌作用/廖沫沙
狗的出超/秦似
現在的聰明人/徐懋庸
人語與鬼話/秦似
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魯迅
一百元/秦似
悲愴的矜夸
太平洋沿岸的軍事殖民網/王承志
悲愴的矜夸/樓適夷
提倡做狗/木林森
白俄在遠東/張明養
從德國說起/惲逸群
教士的工作/蔣錫金
魯斯國賓閣下/秦牧
中日親善頌/胡秋原
刺世雜文
能言鸚鵡毒于蛇/黃秋耘
群眾的意志/樓適夷
論裸體情侶自殺案/秦似
后方的捷報/申在俎
申訴/丘東平
大題小解之一/茅盾
血書(節選)——讀土改文件/聶紺弩
鞭子奴才鷹犬/廖沫沙
論目前中國批評界之淺妄——我們果真不需要批評嗎?/李長之
童匪猖獗/聶紺弩
論世警言
論“第三種人”/魯迅
為小林的被害檄日本警視廳/郁達夫
關于……一切/傅東華
一周間給五個人的信摘抄/沈從文
致石民書六通(選四)/梁遇春
女子圣人革命/秦似
記溫濤木刻——香港之劫/茅盾
奴隸篇/宋云彬
蛇與塔/聶紺弩
論娼妓/聶紺弩
無事忙閑談
阿活樂脫兒/郭沫若
關店大拍賣/陳伯吹
威爾斯往哪里去?/辛人
骷髏們的跳舞/白菜
無事忙閑談/郁達夫
偶語/惲逸群
偶語/阿大
偶語/金性堯
偶語/松嚴
偶語/金性堯
偶語/金性堯
偶語/若木
偶語/金性堯
真正的中國人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魯迅
歷史的奧秘/聶紺弩
中國人到底“誤會”了什么?/秦似
誰是真正的中國人/全增嘏
高等華人論/章克標
中國人(節選)/孟十還
臉與法治/林語堂
尾巴主義發凡/郭沫若
中國人與蛋/力歐符
論“沒有法子”/王任叔
檢查瑣談/周黎庵
戰士與乏蟲
烈士與戰士/王任叔
論時局/聶紺弩
歲寒漫筆/金性堯
“鴻毛論”辨微/孔另境
戰士與乏蟲/王任叔
智勇辨/孔另境
癥結所在/不平
血祭——紀念“三一八”慘案十三周年/周木齋
由悲痛至振奮——紀念“一二八”七周年/金性堯
《書卷多情似故人》
大小文章
小品文和大品文/楊邨人
科學小品/周作人
大小文章/韓侍桁
讀書與讀人/劉大杰
“舉一個例”/胡風
“京派”和“海派”/魯迅
八股文/施蟄存
說本色之美/林語堂
廣播之類/王任叔
批評與作家/韓侍桁
作家欲/林希雋
歷史和歷史/郭沫若
品書心得
關于批評/唐明
關于翻譯/魯迅
談選文/純上
關于文字獄史/周黎庵
談讀舊書/陳鍊青
論讀報/周黎庵
論讀書與談話/陳辣青
小品文的危機/魯迅
談詩/郁達夫
談雜文/聶紺弩
警句/徐懋庸
熱與冷/茅盾
“幽默”的危險/徐蔭祥
讀書心得
論烏鴉/聶紺弩
舊詩新話/陳邇冬
毀去“人肉筵席”/吳琛
隔海問答/郭沫若
談“阿金”像-魯迅作品研外篇/孟超
“灰色人”-夜讀偶記/邵荃麟
感慨前后/周木齋
“讀史”偶感/一知
“可貴的一筆”補遺/周而復
頌朽/周木齋
文人與裝鱉-又名《讀〈論語〉》/姚雪垠
談“本色的美”/江寄萍
雜論作品
關于《大明英烈傳》/柳亞子
與又文先生論《逸經》/林語堂
復刊私語/夏衍
略談魯迅先生的《野草》/聶紺弩
宿草頌/夏衍
我的懺悔/阿英
勝利吉普和追車的人們-題畫/秦似
一個人的受難/阿英
祝《野草》/林花
“彼可取而代也”/施蟄存
瘋子種種/黃谷柳
望舒詩論/戴望舒
我的自辯
我的自辯/巴金
大水中/曹聚仁
在熱波里喘息/郁達夫
一九三五-六/夏振黃
腌肉與不朽之作/楊藻章
不敢求甚解/杜宣
當心拆臺/林默涵
食在廣州/秦似
時代的束縛/韓侍桁
父親獎/秦似
強奸媽媽之說/秦似
書刊寄語
發行人言/施蟄存
創刊釋名/康嗣群
創刊宣言/施蟄存
有不為齋叢書序/林語堂
秋心遺著序/廢名
《楊柳風》序/李長之
《三槐》序/俞平伯
《浮生六記》英譯自序/林語堂
自序《屐痕處處》/郁達夫
野草(代發刊語)/秦似
《不驚人集》前記/徐懋庸
書店軼事
書店/蒲絫
巴黎的舊書攤/陸侃如
東京的舊書鋪和舊書攤
紅葫蘆隨筆(節錄)/畢樹棠
北平舊書肆/商鴻逵
藏書票之話/葉靈鳳
北平的說書/聞國新
《民風野趣幽然醉》
自·然·輕·語
南國的五月/唐錫如
春雪/盛明若
西湖春景/許欽文
春雨/王瑩
春雷/朱管
雨天/南星
夜/蘇菲
十月之晨/李一冰
風沙/野華
風鈴/蘆焚
冬天/南星
萬·物·生·靈
蘿卜/陳子展
相思子/翁克康
白果樹/周建人
剪秋羅/王克洵
山核桃/傅東華
山/何章陸
晚山/孔另境
橙霧/施蟄存
幽蘭/畢任庸
吃蓮花的/老舍
山棵/徐式莊
生·命·之·微
烏龜/東方
雉/李廣田
蚤的生活/周建人
雉/賈祖璋
蜜蜂/豐子愷
龜/賈祖璋
水螅的故事/周建人
蜘蛛/潘小平
螽斯/賈祖璋
蝌蚪/豐子愷
螢火蟲/賈祖璋
河豚/濮廠
蜻蛉/賈祖璋
生·活·札·記
燈/林庚
談洋車/李子溫
人力車/俞平伯
好漢不吃眼前虧/六平畫
騾車/南星
野飯/周冷秋
酒/柯靈
像片/老舍
燈/靳以
牛乳/東方
中國畫的文人畫/傅抱石
陀螺的夢/蘆焚
民·風·民·俗
寧波灘簧/子欽
野臺戲/姚廣濱
昆曲/葉圣陶
驢皮影/李輝英
說相聲/王志之
秧歌/林玉葉
燈棚紀勝/聞國新
我鄉的目蓮戲/朱今
客家婦女及其情歌/李金發
談花鼓戲/陳子展
梆子和落子/陳靈谷
湖南歌謠和廣西歌謠的流通——由土語文學到大眾語文學的實證之一/黃芝岡
托·物·言·志
說抽煙/劉大杰
談“吃田雞”/陳子展
論毛筆之類/魯迅
論煙/徐訏
蘭陵瑣話/黃魯珍
我底屋子/靳以
弄蟋蟀/孟述祖
斗蟋蟀/東方
玻璃建筑/豐子愷
看畫/陸旭
書店里/朱管
經典雜文小品(全5冊) 節選
經典雜文小品(全5冊) 作者簡介
倪雪君,女,中國人民大學近代史博士,北京某高校教師,主要研究方向是民國板塊。本套書的編選創意來自她的碩士畢業論文,論文準備時她有意識的把資料分主題編選民國時期的美文佳句,于是便有了這套小書。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山海經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