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華夏文庫.經典解讀系列:臨去秋波那一轉---《西廂記》的情感世界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5058904
- 條形碼:9787535058904 ; 978-7-5350-5890-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華夏文庫.經典解讀系列:臨去秋波那一轉---《西廂記》的情感世界 本書特色
本書為國學普及讀本 “華夏文庫”系列其中一冊,本系列書精選了中華民族思想史、文學史上有深遠意義的典籍、著作,邀約國內對此有一定研究的專家、學者進行全新、全面的分析與解讀,使其能夠在不改變原有思想主題的前提下,成為適合當今時代的人群進行了解和閱讀的出版物。
《西廂記》本源自唐傳奇《鶯鶯傳》,其后有諸多改編版本,其中又以元王實甫雜劇《西廂記》為對后世影響*大之作,張生與崔鶯鶯的故事亦作為千古不朽的愛情傳奇為后世所傳誦。
本書稿以簡明流暢的語言重新復述了《西廂記》的故事,重點放在“情感”二字,在深入淺出揭示《西廂記》的情味之余,對創作相關的歷史背景也進行了詳實的闡述,可作為古典文學、歷史學及戲劇愛好者的普及型讀物。
華夏文庫.經典解讀系列:臨去秋波那一轉---《西廂記》的情感世界 內容簡介
《西廂記》的故事,婦孺皆知。講述的是一則美麗、浪漫的愛情故事。故事的素材是從唐傳奇小說《鶯鶯傳》而來,是典型的才子佳人的故事,才子張生與佳人鶯鶯因彼此傾慕而私下有了性關系,鶯鶯作為女性在一千多年前能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是令人贊嘆的,故事的結局不是很令人滿意,張生對鶯鶯始亂終棄,*終是妾有意,郎無情。
鶯鶯與張生的故事在當時引起了很多文人的興趣,他們紛紛為此賦詩填詞,只是沒能為崔張的愛情找到一個好的歸宿,頂多為鶯鶯的遭遇感到惋惜。到了金代,有一個書生氣的藝人董解元根據這一故事題材創作了《西廂記諸宮調》,他讓故事的結局滿足了聽眾的心理所需,故事改寫了鶯鶯被拋棄的命運,使崔張二人雙雙私奔,走到了一起,愛情有了一個較好的結局:妾有意,郎有情。
到了元代,元曲大家王實甫對這一題材有著顛覆性的改編,他以充沛的感情、高度的熱情寫成了比歷史上任何一場愛情都完整、生動、貼近人心、貼近生活的一則精美絕倫的美麗而又浪漫的愛情故事。
《西廂記》之所以被稱為浪漫主義的愛情故事,就是因為愛情只是偶遇,完全是個人化的感覺和判斷,不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后木已成舟后,還是讓張生考中狀元才與小姐身份相般配,在生活中這樣的愛情成功幾率是很微小的,可在張生與鶯鶯身上就完美的實現了。
男女主人公對待愛情的態度,他們在這場愛情中的一言一行也稱得上真浪漫。崔張二人一見鐘情,情愫陡生,眉來眼去,秋波暗送,逾強而會,他們在森嚴的封建壁壘下,其行動夠大膽。在表現自己的情感時又逾越了很多的陳規戒律,使人性得到充分張揚夠浪漫。且看二人在愛情中的具體表現:
張生因為對鶯鶯執著的愛,變成了“文魔秀士,風欠酸丁”。被愛情折磨得死去活來,因愛情病得不輕。鶯鶯為了愛,費盡了心思,性情也大變,讓愛情一直處在風口浪尖,波折不斷,讓讀者也為之心懸一線,為張生的遭遇捏把汗。鶯鶯*終還是忘記了母親從小灌輸給她的女兒規范,拋開一切三從四德,大膽追求自己的愛情,對自己中意的男子敢于犧牲自己寶貴的貞操。
王實甫在《西廂記》中完成了崔張感情由靈的相交到肉體的結合。吻與性是愛情的高潮,王實甫把人類的愛情推向了極致。這在以前的文學作品中是沒有的。這也正是《西廂記》為什么被稱為喜劇的原因:不論男女主人公在追求愛情的道路上遇到多少曲折與磨難,有多少悲歡離合,而終究走到了一起,并且實現了人們認為的人生*得意、*幸福的兩大目標: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王實甫不但讓張生與鶯鶯合理地走到一起,在劇尾還給天下的男女指出了一條光明大道:“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
《西廂記》又是一個很古老的愛情故事。說她古老,指的是故事發生的時間,故事*初的發生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后到元代的戲曲家王實甫改編成《西廂記》,也有著一千多年的歲月了。說她時尚,指的是故事描寫的是人類一種永恒的情感,從古至今到將來每個人都會碰到。
一部文學作品除了能陶冶人們的性情,若再能給人以人生的思考與啟迪就會是上乘之作。通過對《西廂記》中情感的分析,讓相隔幾百年的《西廂記》,而今讀來,除了讓人們享受崔張愛故事的快感外,還能讓現代年輕人借鑒《西廂記》中的情感模式。比如一見鐘情,比如如何使自己的愛情成功等等。讓人們覺得《西廂記》不但在講一則優美、傳統的愛情故事,更是可以指導人們的感情生活,這就賦予《西廂記》一定的時尚性、新鮮性。
通過閱讀《西廂記》還能滿足人們精神上的渴望;能使戀愛中的男女產生心靈的共鳴。一些處在世俗又時尚中的愛情男女,也許能在《西廂記》中找到他們的影子,且會努力讓自己的愛情在現實與浪漫的交織中走向成功;通過對《西廂記》的重新解讀,以引起人們閱讀的更大興趣,從而達到更好傳承這部文學經典的目的。
華夏文庫.經典解讀系列:臨去秋波那一轉---《西廂記》的情感世界 目錄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巴金-再思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