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學研究-第1卷.2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135774
- 條形碼:9787305135774 ; 978-7-305-13577-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學研究-第1卷.2 本書特色
徐興無、王彬彬主編的《文學研究(第1卷2)》為文學研究論文集,主題涉及中國古代、現當代文學和外國文學,闡釋民國文學在海外的種種狀況,探討作家作品和文學流派、文學風格的形成及特色,解析外國文學作品的底蘊,集中展示了文學研究領域有代表性的成果,追求學術深度與廣度,力求推進文學理論和文學史的研究,具有學理功底和學術特色。豐富了文學研究領域幾個方向的研究成果,為相關領域的學者、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觀點。
文學研究-第1卷.2 內容簡介
本書所收錄的學術論文,追求學術深度與廣度,力求推進文學理論和文學史的研究,包括文藝學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比較文學研究等方面的論文。
文學研究-第1卷.2 目錄
海峽兩岸跨域互動共生的民國文學——以1920—1930年代臺灣·東京·大陸左翼文學為例肖成“民國文學”的歷史敘述:開放與封閉林秀琴民國敘事、民國認同與民國文學史構建:以臺灣當代小說敘事為討論對象陳舒劼民國海洋文學史述略王偉《遂初賦》用《左傳》事典的學術史意義王思豪新時期國內“龍學”研究與中國文論的現代性訴求陳士部《開元天寶遺事》是偽典小說羅寧亡國之音:本事與宋人對李后主詞的闡釋孫承娟 撰卞東波 譯此“章水”非彼“漳水”——朱選《登西臺慟哭記》底本糾謬吳翠芬才學小說產生機制的“同人”性質——一次傳播學視域內的觀察朱銳泉五四前后“林譯”小說美學的接受與再評價劉桂茹《大公報》與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的傳播與接受——以1926—1937年為中心陳思廣廖海杰劇目平庸與布景噱頭——論抗戰后期重慶官辦劇團的演出虧損段
歐陽予倩赴臺演出史料勘誤與相關佚文研究李斌當代小說中的基督教因素李有智論“文革”文學制度的重建武善
何以為生 ——阿爾貝·加繆的精神故鄉對其人生及創作的意義與價值張博重讀《霍亂時期的愛情》王璐
展開全部
文學研究-第1卷.2 作者簡介
徐興無,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中國古代文學。王彬彬,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和文化批評研究。
書友推薦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