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珍重悠悠歲月-秦綠枝散文雜感文集-II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644926
- 條形碼:9787532644926 ; 978-7-5326-4492-6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珍重悠悠歲月-秦綠枝散文雜感文集-II 本書特色
平安**。 作“等閑集”,議平常事,享安樂福。本套文集甄選的都是秦綠枝先生幾十年來發表在報刊專欄上的文章,所涉包括社會見聞、家庭瑣事、兒女情分、朋友來往等。秦綠枝先生以敢于說真話、善于評論著稱,他的文章提供了一個“新聞界老娘舅”的視角,貼近生活,細碎卻又理性客觀,且具有前瞻性。《珍重悠悠歲月》是上海辭書出版社*新推出的“秦綠枝散文雜感文集”一種。書系另有《休息時斷想》《太平世事》。全書系《新民晚報》原編委、副刊部主任秦綠枝幾十年媒體生涯的各類文章集結。 作者寫文章用觀察客觀現實、生活現狀方面的獨特視角,其出版對于上海文壇、新聞出版界的特殊意義。
珍重悠悠歲月-秦綠枝散文雜感文集-II 內容簡介
《珍重悠悠歲月》系“秦綠枝散文雜感文集”之一種。秦綠枝,本名吳承惠,《新民晚報》原編委、副刊部主任,不錯編輯。“秦綠枝散文雜感文集”即收錄了作者幾十年媒體生涯中的各類文章。本書**部分“等閑之作”為作者2003年至2007年間發表在《上海盟訊》副刊“綠洲”上的文章。第二部分“應景之作”多為八九十年代發表,少數幾篇寫于二十一世紀初。文章短小精悍,涉及社會見聞、文藝評論等。因專欄名為“等閑集”,故名“等閑之作”,作者善于從日常生活、瑣碎雜事中捉摸,并體會意趣。以小見大,平凡中顯智慧。“應景之作”雖多為二三十年前所作,但今時今日仍能常讀常新。如作者提到的新手駕駛員問題,對駕照的嚴格管理,一紙“駕駛許可”背后承擔的出行安全、人的生命財產安全。再如停車問題、拍牌照,作為一個超大城市,上海今日諸多老小區“停車難”,老太太搬凳子為子女占車位,更有夸張者“白領為早回家搶停車位辭職”,等等,屢見報端。滬牌中標率屢創新低,不到5%,一張鐵皮價格已逾八萬。作者善于用樸實的語言敘寫所思、所感、所得,使得作品生活氣息濃厚,引起讀者共鳴。
珍重悠悠歲月-秦綠枝散文雜感文集-II 目錄
**部分:等閑之作
郴州浮想
京劇進學校
也說大世界
我的年輕同行
我講過一次課
三十年前的我
為誰而讀書
偶訪“故居”
成長不難成熟難
造化弄人
真誠的祝福
未看《梅蘭芳》
想起程硯秋
看電視想起的
過時的老觀念
“合作”中人
弱女抗暴之說
我們走在馬路上
還有兩位屬羊的
花車上的八個字
陽澄湖吃蟹
《赤壁》看到一半
重提“何苦來”
和坤的悔詩
《掛帥》之憶
弄堂房子
當年與趙老吃茶
賀張芝朱曾汶伉儷
哪怕寫到一百歲
寫演員的書
消暑之道
曹操有幾個老婆
這只是上海風情?
住院雜感
初讀《上海藝林往事》
天寒歲暮之思
人生不易之境
買車的心事
戲里有政治
走在人生的路上
遺產的價值就是遺
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美
九秩三老友
無聊就讀無聊書
亦喜亦悲說評彈
故事還是老上海的多
第二部分:應景之作
不是一份白卷
熒屏前的閑言碎語
在嘲笑葉公的時候
上海人的情緒
勇敢與精明
老虎的屁股
夜市有感
知己之交
養兒不難教兒難
致王滬生
難得乘火車
請吃飯
春日嘗鮮
京劇與足球
樓上人家
從澡堂說起
假使這人受了傷
年輕戲子老郎中
剁手!
來客須知
要是省長不出面
小廚房風波
廣告上的皇帝夢
電梯又壞了
速凍點心
憂喜參半圖書館
配中藥
希望
輕些,再輕些
新駕駛員請當心
從《茶花女》說起
香蕉皮和西瓜皮
寫人、看人、做人
老馬疲憊了
董鼎山來信
國慶好開心
自說自話也是雜文
爆竹一聲除舊
字還是要練
定風珠
平安是福
珍重悠悠歲月-秦綠枝散文雜感文集-II 作者簡介
秦綠枝,原名吳承惠,1926年出生。為第七屆**人大代表,不錯編輯。1949年正式進入上海新聞界,先后在《大報》《亦報》《新民晚報》任記者。1978年至1981年在上海文藝出版社任編輯,創辦《藝術世界》雜志。1982年《新民晚報》復刊后任副刊部主任、報社編委,在副刊“夜光杯”撰寫“休息時斷想”“不拘小記”小品專欄。出版著作有《保持真實的我》《人生看戲》《平凡的斷想》《海派商人黃楚九》《戲迷說戲》《開封府》,與魏紹昌合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作品選輯》等。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