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和諧社會構建中擴大公民政治參與風險與防范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1078914
- 條形碼:9787561078914 ; 978-7-5610-7891-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和諧社會構建中擴大公民政治參與風險與防范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政治領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從政治體制改革和政治民主化的根本意義上,我們陷入了要政治發展還是維系政治系統穩定的兩難境地。那么在風險社會背景下,在社會發展的高風險期,究竟如何推動政治發展,又保持政治秩序穩定?如何積極擴大公民政治參與的同時,鞏固執政地位,化解和防范可能給執政系統帶來的政治風險?這是我國政治發展理論首要研究的重大時代課題。《和諧社會構建中擴大公民政治參與風險與防范問題研究》正是在風險疊加背景下,立足于有效化解社會轉型加速期凸顯矛盾和鞏固執政黨的執政地位的雙贏視角,對擴大公民政治參與的風險與防范進行理論層面的綜合研究和實踐操作層面的論證。
和諧社會構建中擴大公民政治參與風險與防范問題研究 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與本課題相關研究現狀
(一)國外相關研究現狀
(二)國內相關研究現狀
三、本課題研究特色和主要觀點
(一)本課題研究的特色
(二)本課題主要觀點
第二章 社會轉型期擴大公民政治參與:風險社會與政治風險
一、風險社會與風險社會理論
(一)經濟全球化與風險社會
(二)風險社會理論簡釋
(三)風險社會與中國現代化
二、社會轉型期擴大公民政治參與的背景與態勢
(一)矛盾凸顯,風險疊加
(二)發展時空縮短,矛盾壓力巨大
(三)世界民主化浪潮加速,國際形勢影響加劇
(四)利益分化加劇,參與訴求激增
三、政治參與和政治風險內涵界定
(一)政治參與內涵多義與厘定
(二)政治風險內涵乏陳與界定
(三)政治風險與政治穩定研究的差異
第三章 社會轉型期擴大公民政治參與:作用機理與發展趨向
一、公民政治參與和中國現代化
(一)為平等競爭的市場經濟提供制度保障
(二)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序的政治環境
(三)為現代化領導力量的權威認同提供有效路徑
二、公民政治參與與民主政治
(一)民主實質是共贏的利益博弈機制
(二)公民政治參與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內容
(三)政治參與的制度化過程就是民主制度的不斷完善
三、公民政治參與與和諧社會構建
(一)維護社會公平的*有效制度保障
(二)制約權力遏制腐敗*佳制度設計
(三)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的基本保證
(四)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要條件
第四章 當代中國公民參政訴求現狀:參與困境與無序博弈
一、社會轉型期社會分層與利益沖突
(一)社會分層規律與中國轉型期社會結構演變
(二)社會轉型期階層分化的政治效應
(三)多元利益沖突與群體性突發事件
二、公民政治參與訴求狀況
(一)公民政治參與熱情漸增
(二)非制度化參與激增
(三)網絡參政異軍突起
三、當代中國公民政治參與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動員式高參與率和低參與效益并存
(二)參政訴求激增與政治冷漠現象并存
(三)參與制度配套性差與參與路徑狹小并存
(四)主渠道參與階層比例失衡和參與能力不足并存
第五章 社會轉型期公民政治參與成本與收益:變量關系與效益分析
一、政治參與的成本和收益變量關系
(一)影響公民政治參與的相關因素
(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引入
(三)成本-收益分析法的效用
二、中國社會各階層政治參與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農民政治參與的成本-收益考量
(二)工人政治參與的成本-收益考量
(三)知識分子政治參與的成本-收益考量
(四)新社會階層政治參與的成本-收益考量
三、互聯網政治參與的成本與收益
(一)信息成本和風險成本的降低
(二)低成本網絡問政激活公民參與熱情
(三)警惕互聯網參與的副效應
第六章 擴大公民參政的政治風險:風險表現與風險成因
一、公民政治參與和政治風險悖論
(一)現代化進程中政治發展失序效應
(二)發展中國家推進民主化的經驗教訓
(三)現代化進程中政治參與和政治風險的變量關系
二、擴大公民政治參與可能產生的政治風險
(一)政治參與和政治沖突
(二)政治參與和政治動亂
(三)政治參與和信任危機
(四)政治參與和執政危機
三、擴大公民政治參與可能產生的政治風險原因
(一)制度超載和權威不足
(二)參與膨脹和利益阻滯
(三)背離法治和參與主體的不成熟
(四)國際影響和網絡參政的副效應
第七章 公民參政與執政黨政治權威:演變規律與互動關系
一、多元社會結構與政黨作用
(一)多元社會結構與代議制民主
(二)憲法與政黨
(三)政黨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
二、現代政黨執政權威與合法性基礎
(一)政治權威形態演變及條件
(二)執政權威合法性危機
(三)中國社會轉型加速期強化執政權威的重要性
三、中國多元社會結構演進與執政黨權威面臨的形勢與挑戰
(一)中國民主化進程與獨特的政黨制度
(二)中國共產黨執政權威面臨的形勢與挑戰
(三)挑戰與機遇并存
四、有序擴大公民政治參與是強化黨的執政權威的必然選擇
(一)強化公民對執政黨的信任感和歸屬感
(二)擴大公民政治參與鞏固執政系統的政治穩定
(三)提升執政黨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水平
(四)始終保持執政黨的生機和活力
第八章 公民參政與政府信用:治理創新與信用重塑
一、政府信用演變與嚴峻挑戰
(一)政府信用主體與信用條件
(二)政府信用客體與信用要求
(三)政府信用嬗變與信用喪失風險
二、地方政府信用失范及主要根源
(一)地方政府信用失范的主要表現
(二)地方政府信用失范的主要成因
(三)地方政府信用失范的主要危害
三、推動政府信用建設必須有序擴大公民政治參與
(一)政府信用與公民參政的互動規律
(二)加強政治溝通促進政府信用的成功傳遞
(三)擴大公民政治參與形成政府信用的有效反饋
第九章 防范擴大公民政治參與的風險:路徑選擇與深化改革
一、防范政治風險必須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
(一)傳統政治體制與政治風險
(二)政治體制改革的目標取向與主要內容
(三)政治體制改革的進程與經驗啟示
(四)政治體制改革的態勢與應遵循的原則
二、防范政治風險必須加強公民政治參與制度化建設
(一)制度效應與政治風險化解
(二)改革和完善擴大公民參政的制度體系
(三)樹立憲法權威,完善法律體系
(四)建立制約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
三、防范政治風險必須加強社會組織建設
(一)社會組織在推動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中的作用
(二)社會組織推動公民政治參與的問題與挑戰
(三)加強社會組織建設和管理的路徑選擇
四、防范政治風險必須強化公民意識培育
(一)公民意識與公民理性參政
(二)公民意識的現狀與問題
(三)公民意識缺失的主要原因
(四)選擇正確的培育路徑和方法
后記
和諧社會構建中擴大公民政治參與風險與防范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佟玉華,1962年生,滿族,遼寧省鳳城縣人。1988年畢業于山東大學,法學碩士。現為中共遼寧省委黨校,政治學教研部主任、教授,研究領域政治學,出版《中國社會發展啟示錄》、《開創人類文明的偉大實驗——20世紀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經驗》(與人合著)兩部專著,主編《政治學概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論》等教材5部,發表論文《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回顧與瞻、望》、《冷靜面對世紀之交社會發展難題》、《擴大公民政治參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50余篇文章。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