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校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00144
- 條形碼:9787100100144 ; 978-7-100-10014-4
- 裝幀:70g純質(zhì)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校訂版) 本書特色
本書是我國著名學者王治心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這部著作中,作者分六章,敘述了從上古以迄近今中國宗教思想演變的歷史。作者特別注重在周秦以后思想上的變遷,在周秦以前所采取的史料,認為比較不可置信的,概不列入;間有引用古書之處,亦以懷疑態(tài)度出之。這部著作可以說是我國宗教史研究上的一本奠基性的著作。
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校訂版)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著名學者王治心先生的一部重要著作。在這部著作中,作者分六章,敘述了從上古以迄近今中國宗教思想演變的歷史。作者特別注重在周秦以后思想上的變遷,在周秦以前所采取的史料,認為比較不可置信的,概不列入;間有引用古書之處,亦以懷疑態(tài)度出之。這部著作可以說是我國宗教史研究上的一本奠基性的著作。
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校訂版) 目錄
陳序
自序
**章 緒論
**節(jié) 何謂宗教思想
一 宗教思想與宗教
二 宗教思想與哲學
三 宗教思想與倫理
四 宗教思想與民族生活
五 其他
第二節(jié) 中華民族與宗教
一 漢族的來源
二 中華民族的特性
三 中華民族對于宗教的態(tài)度
第三節(jié) 中華民族宗教的起源
一 圖騰崇拜
二 庶物崇拜與群神崇拜
三 開辟的神話
四 感生的神話
五 巫覡與卜筮
第二章 三代時的宗教思想
**節(jié) 宗教生活概況
一 神示鬼彪的崇拜
二 宗教思想的變遷
三 宗教思想的兩條路
第二節(jié) 夏商的宗教
一 對天的虔祀
二 祀天的整頓
三 夏禹的得天眷
四 祀祖的起源
五 殷人的信鬼
第三節(jié) 周代宗教思想的變遷
一 明堂制度與宗教
二 天道觀念的變遷
三 春秋戰(zhàn)國學者的宗教思想
四 祭祖的意義與改變
五 宗教思想的倫理化
附錄 (一)《中庸》中的宗教思想
(二)《楚辭》中的宗教思想
第三章 秦漢時的宗教思想
**節(jié) 宗教生活概況
一 迷信的產(chǎn)生
二 佛道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制度宗教與迷信
一 佛教的輸入與傳布
二 道教的產(chǎn)生與分派
三 讖緯學與迷信
第三節(jié) 厭世思想的發(fā)端
一 厭世思想與老莊
二 厭世思想與佛教
三 厭世思想與當時文學家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時的宗教思想
**節(jié) 宗教生活概況
一 東漢以后思想轉(zhuǎn)變的原因
二 道佛思想的發(fā)展
三 南北朝的風氣
第二節(jié) 魏晉的人生觀
一 清談派的影響
二 縱樂人生的傾向
第三節(jié) 佛教的特興
一 佛徒的翻譯事業(yè)
二 帝王的信佛
三 佛道的混合
四 佛道的爭端
第四節(jié) 佛教思想的影響
一 靈魂存滅的討論
二 三教同源說
三 佛教宗派的產(chǎn)生
第五章 唐宋元的宗教思想
**節(jié) 宗教生活概況
一 外來宗教的影響
二 佛道的繼續(xù)傳布
第二節(jié) 景教的輸入與傳布
一 景教為何種宗教
二 景教與基督教
三 景教與佛教的關系
四 景教在中國的傳布情形
第三節(jié) 回教的輸入與影響
一 回教的創(chuàng)始與入華
二 回教的教義
三 回教在中國的影響
第四節(jié) 儒佛道的相互關系
一 對天的討論
二 辟佛的言論與反駁
三 理學與佛教的關系
四 佛教的全盛與高僧
五 帝王與道教
第五節(jié) 也里可溫教的傳布
一 也里可溫與景教的關系
二 也里可溫興盛的一斑
三 也里可溫與佛道的爭端
第六章 明清及近代的宗教思想
**節(jié) 宗教生活概況
一 佛道的衰落
二 基督教的宣傳
三 思想解放與趨勢
第二節(jié) 耶穌會的輸入與傳布
一 耶穌會的輸入
二 教士的著作與事業(yè)
三 教士在科學上的貢獻
四 非教風潮與天主教的衰落
第三節(jié) 基督新教百年來的情形
一 馬禮遜的來華
二 基督新教的擴充
三 反教的風潮
四 *近基督教的事業(yè)與影響
第四節(jié) 太平天國與宗教
一 太平天國的興起
二 太平軍隊的宗教化
三 太平天國的失敗
第五節(jié) 宗教思想的變遷
一 秘密社會中的宗教
二 科學思想與宗教
三 反宗教運動
四 宗教思想的新趨勢
王治心先生學術年表
提要鉤玄高屋建瓴——王治心先生《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讀后讀后
展開全部
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校訂版) 作者簡介
王治心(1881-1968),本名王樹聲,字治心。是當時中國基督教界乃至中國思想史界有相當影響的學者之一。自幼接受國學教育,考中前清庠生(秀才)及貢生。辛亥革命后,王治心受聘為上海興華報 (Chinese Christian Advocate)編輯。1921年起,他出任南京金陵神學院中國哲學教授,并曾兼任院刊《金陵神學志》的編輯。1926年,王治心受中華基督教文社所聘擔當《文社月刊》的主編。1928年前往福建協(xié)和文理學院講授中國文學,不久任文學院院長。1934年,王治心返回上海,任職滬江大學國文系主任。1948年自滬江大學退休后,受聘為金陵神學院中國文化與教會史教授,并出任《金陵神學志》主編。新中國成立后,王治心執(zhí)教不輟,1957年二度榮退后移居北京,1968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