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宋詩品格與兩宋文化生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70700
- 條形碼:9787516170700 ; 978-7-5161-7070-0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宋詩品格與兩宋文化生態 本書特色
王培友編著的《宋詩品格與兩宋文化生態》從兩宋歷史語境的文化生態視野下,探討這一時期詩歌品格及其發展進程的背景、因素、狀況,研究兩宋詩歌的詩性品格及其成因。 本書按照歷時性與共時性兼顧、歷史的美學的邏輯的統一的原則,借鑒中國古典藝術的“散點透視”原理,從兩宋詩歌發展進程及影響詩歌品格生成因素的歷史進程中,提煉出若干“焦點問題”,構建課題研究的“點”與“面”,而大致以歷史進程為主線,考察兩宋“文化生態”對“宋詩品格”產生作用和施加影響的“關節點”以及作用渠道,連帶而及,也略微論及“宋詩品格”對兩宋“文化生態”的反作用等問題。
宋詩品格與兩宋文化生態 內容簡介
《宋詩品格與兩宋文化生態》引入“文化生態”、“詩歌品格”等學術話浯,發掘宋詩所蘊含的“宋賢精神”、“宋詩范式”、宋詩“氣象”及其發展歷程,探討宋詩特質及其發展流變的生成條件、關節點及生成機制。《宋詩品格與兩宋文化生態》所得研究結論為:宋詩題材、主題、表現方式、詩歌境界等“詩歌品格”及其發展、變化歷程,都與兩宋時期政治文化制度、政治事件、地域文化、詩歌文化功能、士人文道觀念、理學文化思潮等“文化生態”諸部類緊密相關。《宋詩品格與兩宋文化生態》亦對兩宋文化生態與宋詩品格之間的復雜關系進行了探討,確認兩者發生關聯的基本途徑和作用機制主要在于:社會實踐主體和詩歌創作主體的同一性身份、詩歌創作主體的詩歌功能認知和詩歌實踐、兼具社會實踐與詩歌創作身份的實踐主體以審美的方式實現文化生態與詩歌晶格的會通。《宋詩品格與兩宋文化生態》以“散點透視”構建研究體系,以關注“焦點問題”來提煉研究問題,力求創新研究構型,深入探討“宋詩品格與宋型文化”這一重大學術課題。
宋詩品格與兩宋文化生態 目錄
宋詩品格與兩宋文化生態 作者簡介
王培友,1970年生,山東日照人,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近年來,在《文學評論》、《清華大學學報》、《上海大學學報》、《蘭州大學學報》、《南京師范大學學報》、《中國文化研究》、《孔子研究》、《中國詩歌研究》等刊物發表專業論文30多篇,其中CSSCI論文20多篇,人大復印資料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9篇。已出版專著《中國詩歌通史》(宋代卷,合著)等。正在主持的項目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兩宋理學濤研究》(2013)、北京市社科基金項目《宋明理學詩詩性品格及其國際化問題研究》(2014)等。近五年來,參與國家科研項目3個,省部級科研項目3個。為國家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必修教材“馬工程”《中國古代文學史》“宋代編”之主要撰稿人。主要學術研究方向有:宋明理學及經學研究、宋代濤歌及詩學問題研究等。主要學術兼職有: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首都師范大學中國詩歌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北京市重點研究基地北京語言大學國際文化研究基地兼職研究員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