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是劉慈欣 本書特色
為方便更多人理解劉慈欣筆下的科幻世界,我們將近年來關于劉慈欣的研究文字、對話訪談、新聞報道,甚至是網友的議論,匯總編成《劉慈欣現象觀察叢書》,分為《我是劉慈欣》《為什么是劉慈欣》兩種。《我是劉慈欣》一書,包括劉慈欣本人的創作談、媒體的訪談,以及他人眼中的劉慈欣印象,試圖還原一個立體真實的劉慈欣。
我是劉慈欣 目錄
Chapter 2 面對面
Chapter 3 印象記
我是劉慈欣 節選
我眼中的當代中國科幻文學
劉慈欣
(一)
科幻文學從靈魂深處看有一種天真的東西,這一直是它的魅力所在。正是這種東西使科幻文學在大眾中得到認可。美國的《星球大戰》和《星際旅行》催生了“星球迷”和“星際迷”,就因為它這種天真的東西,這可能也和科幻的靈魂、內核有關。
科幻也是對一個人生命的擴展。從目前來看,我們在太陽系里像一粒灰塵,太陽系本身又是銀河系的一粒灰塵,銀河系又是上千萬星體中的一粒灰塵。人類之外的空間相當大,但是主流文學只集中在地球這粒灰塵上,主流文學的宇宙觀其實是托勒密的宇宙觀,對我們之外的時間、空間并不關心。我覺得,作為一種文學這是很遺憾的,即便是奇幻文學、魔幻文學等等涉及的空間仍然小得很,很少超出月球軌道之外。而科幻文學,它涉及到的時間、空間都是非常廣闊的,它把我們傳統的主流文學看不到、不愿意看的那些宇宙中的其他部分呈現了出來。同時,它把人性放到這些部分中去,讓人性在這里面表現出它的美、它的丑、它的本質,這是主流文學從來沒有表現過的,這就是我們需要讀科幻的一個重要原因。
人們一直有一個誤區,認為科幻文學是戴著鐐銬跳舞,好像其他的幻想文學是沒有限制的,這種說法完全是對科幻文學的誤解。科學不是鐐銬,恰恰相反,科學是一個翅膀,是一個想象力的翅膀,科學不是壓抑想象,而是提升想象。其實仔細看,建立在古代神話基礎上的科幻和魔幻作品,它的想象題材相當有限,但是科學給科幻提供的想象資源和故事資源是任何一個文學種類都無法比擬的。
(二)
這些年來,應該說中國科幻得到了蓬勃發展。我同意吳巖老師以前說的一句話,這可能跟時代有關。中國發展到現在,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都呈現加速的趨勢,它深刻地改變著我們民族的文化的視野和文化氛圍。說得更具體一些,現在的中國人再也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眼睛只看到周圍很現實的東西的一群人了。至少,有一部分中國人開始思考更的問題,思考全人類都關心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長遠的現實,也可能就是一個純哲學的問題。
不管是《三體》,還是其他的科幻作品、科幻電影也好,在中國,它的市場開始出現熱潮有一個深層的因素。就像上世紀80年代那次科幻熱潮一樣,它的直接背景和推動力就是當時郭沫若說的“科學的春天”,長期的科學低潮之后,人們開始關注科學技術。中國現代化進程帶給了人們新的精神狀態,這就是科幻熱的原因。
另外一個因素是影視改編。雖然目前中國的科幻題材影視作品還很少,但據我了解,已有很多人在幕后做準備。他們籌備的力度、參與人員的級別,包括背后的公司實力都很強大。可以預見,在近年內,中國的科幻影視可能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這樣當然也可以帶動科幻的創作。
但現在,科幻文學面臨的一個本質困難是科幻與科技的關系。科學在飛速發展,它不斷地提供越來越多的故事題材和想象力題材。但是作為科幻作者,如何把這種題材變成文學的表現,確實是一個相當困難的事情。首先,現在前沿的一些理論,科幻作家很難懂得它,更不用說去表現它,把它變成讀者還能懂的東西。現在的科學與古典科學不一樣,古典科學只要你下工夫,就能把它搞懂。現在的科學用到的數學語言已經相當復雜了,一般人憑自己的努力很難搞懂。這個僅靠科普是遠遠不夠的。
(三)
科幻是文學,未來學是科學,這是很不一樣的。未來學產生是由于科幻作家,特別是威爾斯的一系列作品,證明人類可以通過某種方式思考未來,這樣才產生了未來學這個領域。后來到了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未來學成形以后,主要用科學的方法去做推論。科幻文學體現的實際上是科技的變化,比如網絡的變化,科幻文學要把這個東西寫出來。而未來學只推想一個方向,做預測。同時,科幻文學有好多想法源于直覺。
科幻文學的思想方法是介于科學和文學之間的很奇怪的思想方法,既不像科學那么嚴謹,也不像文學那么隨意。未來學一般用線性思維做推斷。但科幻不是線性的,它可能是曲線型的、跳躍的。科幻文學對于未來,從整體上來說,有一種排列屬性,什么叫排列屬性?一般來說,未來學確定一種未來,推導一種未來。科幻文學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未來,是將可能的未來擺在我們面前,這是科幻文學的一種視角。
另外,人們總在爭論科幻文學是不是兒童文學,這個問題本質上就像爭論科幻是文學為主,還是科學為主一樣,是一個偽命題。我認為,科幻文學和兒童文學劃為一類是個偽命題,因為科幻文學可以有屬于兒童文學的那部分,也可以有屬于成人文學的那部分。而且,兒童科幻也屬于少兒文學很重要的一部分。兒童文學的市場很大,可以作為科幻一個很重要的基礎。遺憾的是,現在從事少兒科幻創作的人還是很少。
從思想上將科幻文學與兒童文學區分開大概源于科幻文學不愿接受讀者低齡化。其實,讀者低齡化不是中國科幻的缺陷,相反是它的優勢。西方科幻文學讀者都是中年或以上的讀者群,這反而不是一個很樂觀的狀況。
我是劉慈欣 相關資料
《三體》不僅僅是本科幻小說,本質上是哲學書,主要講宇宙社會學,其中提到的黑暗森林、降維攻擊尤其深刻。其中的哲學道理對制定公司三到五年的戰略非常有幫助。
——小米董事長 雷軍
劉慈欣向我們描繪出了一個在他的規則下能夠自圓其說的世界。他在此中表現出了大膽、尖銳、沉著和縝密。
——科幻作家 韓松
其實三體這部小說真正的目的是探索文明與文明之間的關系,文明將如何延續,智慧在宇宙中的位置。
——物理學家 李淼
“將**的空靈和厚重的現實結合起來”,是對劉慈欣*確切的評價……除了想法,還有創意,劉慈欣喜歡把一些奇思妙想肆意揮灑,在《三體》系列中就可窺一斑……
——醫生 陳柏齡
我是劉慈欣 作者簡介
杜學文,山西省作協主席,業余從事文藝理論研究與文藝評論,出版有個人評論集多部。
楊占平,山西省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全委會委員。從事文藝理論與評論寫作,至今共有二百多萬字的評論、傳記文學、散文問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