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經(jīng)典常談-Vol.44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3804316
- 條形碼:9787553804316 ; 978-7-5538-043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jīng)典常談-Vol.44 本書特色
《經(jīng)典常談》是朱自清先生介紹中國古代文學(xué)、歷史、哲學(xué)經(jīng)典的啟蒙讀物,內(nèi)容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jīng)、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等十三篇。全書見解精辟,通俗流暢,深入淺出,已成為讀者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
經(jīng)典常談-Vol.44 內(nèi)容簡介
《經(jīng)典常談》是朱自清先生介紹中國古代文學(xué)、歷史、哲學(xué)經(jīng)典的啟蒙讀物,內(nèi)容包括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jīng)、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文等十三篇。全書見解精辟,通俗流暢,深入淺出,已成為讀者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
經(jīng)典常談-Vol.44 目錄
周易第二
尚書第三
詩經(jīng)第四
三禮第五
春秋三傳第六(國語附)
四書第七
戰(zhàn)國策第八
史記漢書第九
諸子第十
辭賦第十一
詩第十二
文第十三
后記
經(jīng)典常談-Vol.44 節(jié)選
《經(jīng)典常談》: 中國文字相傳是黃帝的史官叫倉頡的造的。這倉頡據(jù)說有四只眼睛,他看見了地上的獸蹄兒鳥爪兒印著的痕跡,靈感涌上心頭,便造起文字來。文字的作用太偉大了,太奇妙了,造字真是一件神圣的工作! 〉俏淖挚梢栽鲞M人的能力,也可以增進人的巧詐。 倉頡泄漏了天機,卻將人教壞了。所以他造字的時候,“天雨粟,鬼夜哭”。人有了文字,會變機靈了,會爭著去作那容易賺錢的商人,辛辛苦苦去種地的便少了。天怕人不夠吃的,所以降下米來讓他們存著救急。鬼也怕這些機靈人用文字來制他們,所以夜里嚎哭①;文字原是有巫術(shù)的作用的。但倉頡造字的傳說,戰(zhàn)國末期才有。那時人并不都相信,如《易·系辭》里就只說文字是“后世圣人”造出來的。這“后世圣人”不止一人,是許多人。我們知道,文字不斷的在演變著;說是一人獨創(chuàng),是不可能的。《系辭》的話自然合理得多! 皞}頡造字說”也不是憑空起來的。秦以前是文字發(fā)生與演化的時代,字體因世因國而不同,官書雖是系統(tǒng)相承,民間書卻極為龐雜。到了戰(zhàn)國末期,政治方面,學(xué)術(shù)方面,都感到統(tǒng)一的需要了,鼓吹的也有人了;文字統(tǒng)一的需要,自然也在一般意識之中! ∵@時候抬出一個造字的圣人,實在是統(tǒng)一文字的預(yù)備工夫,好教人知道“一個”圣人造的字當然是該一致的!盾髯印そ獗纹氛f,“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一”是“專一”的意思。這兒只說倉頡是個整理文字的專家,并不曾說他是造字的人;可見得那時“倉頡造字說”還沒有凝成定型。但是,倉頡究竟是甚么人呢?照近人的解釋,“倉頡”的字音近于“商契”,造字的也許指的是商契。商契是商民族的祖宗。“契”有“刀刻”的義;古代用刀筆刻字,文字有“書契”的名稱。可能的因為這點聯(lián)系,商契便傳為造字的圣人。事實上商契也許和造字全然無涉,但這個傳說卻暗示著文字起于夏商之間。這個暗示也許是值得相信的。至于倉頡是黃帝的史官,始見于《說文·序》!皞}頡造字說”大概凝定于漢初,那時還沒有定出他是那一代的人;《說文·序》所稱,顯然是后來加添的枝葉了! ∽R字是教育的初步。《周禮·保氏》說貴族子弟八歲入小學(xué),先生教給他們識字。秦以前字體非常龐雜,貴族子弟所學(xué)的,大約只是官書罷了。秦始皇統(tǒng)一了天下,他也統(tǒng)一了文字;小篆成了國書,別體漸歸淘汰,識字便簡易多了。這時候貴族階級已經(jīng)沒有了,所以漸漸注重一般的識字教育。到了漢代,考試史、尚書史(書記秘書)等官兒,都只憑識字的程度;識字教育更注重了。識字需要字書。相傳*古的字書是《史籀篇》,是周宣王的太史籀作的。這部書已經(jīng)佚去,但許慎《說文解字》里收了好些“籀文”,又稱為“大篆”,字體和小篆差不多,和始皇以前三百年的碑碣器物上的秦篆簡直一樣。所以現(xiàn)在相信這只是始皇以前秦國的字書!笆肤Α笔恰皶洷刈x”的意思,只是書名,不是人名! ∈蓟蕿榱私y(tǒng)一文字,教李斯作了《倉頡篇》七章,趙高作了《爰歷篇》六章,胡毋敬作了《博學(xué)篇》七章。所選的字,大部分還是《史籀篇》里的,但字體以當時通用的小篆為準,便與“籀文”略有不同! ∵@些是當時官定的標準字書。有了標準字書,文字統(tǒng)一就容易進行了。漢初,教書先生將這三篇合為一書,單稱為《倉頡篇》。秦代那三種字書都不傳了,漢代這個《倉頡篇》,現(xiàn)在殘存著一部分。西漢時期還有些人作了些字書,所選的字大致和這個《倉頡篇》差不多。就中只有史游的《急就篇》還存留著!秱}頡》殘篇四字一句,兩句一韻!都本推凡环终露植浚鞍肴忠痪洌蟀肫咦忠痪,兩句一韻;所收的都是名姓、器物、官名等日常用字,無說解。這些書和后世“日用雜字”相似,按事類收字——所謂分章或分部,都據(jù)事類而言。這些一面供教授學(xué)童用,一面供民眾檢閱用,所收約三千三百字,是通俗的字書。 ……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山海經(jīng)
- >
史學(xué)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