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胡適雜文選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2127876
- 條形碼:9787222127876 ; 978-7-222-12787-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胡適雜文選 本書特色
本書輯錄了《文學改良芻議》等胡適不同時期的雜文35篇,涉及求學、治學、哲學、文化、人權、時政等多個方面,集中反映了胡適從青年時代開始的對自由、民主、科學、革新的新文化、新道德的不屑追求。
胡適雜文選 內容簡介
40年來,能夠一以貫之地相信他所相信的,宣傳他所相信的,而且在40年間,沒有迷茫,沒有‘*后見解’的人,除了胡適,簡直找不到第二個!---李敖 多研究些具體的問題,少談些抽象的主義。一切主義,一切學理,都該研究,但是只可認作一些假設的見解,不可認作天經地義的信條;只可認作參考印證的材料,不可奉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啟發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聰明,停止思想的**真理。——胡適《問題與主義》
胡適雜文選 目錄
胡適雜文選 節選
文學改良芻議 今之談文學改良者眾矣,記者末學不文,何足以言此。然年來頗于此事再四研思,輔以友朋辯論,其結果所得,頗不無討論之價值。因綜括所懷見解,列為八事,分別言之,以與當世之留意文學改良者一研究之! ∥嵋詾榻袢斩晕膶W改良,須從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須言之有物! 《,不摹仿古人。 三曰,須講求文法。 四曰,不作無病之呻吟。 五曰,務去濫調套語! ×唬挥玫! ∑咴,不講對仗! “嗽,不避俗字俗語! ∫辉豁氀灾形铩 ∥釃牢膶W之大病,在于言之無物。今人徒知“言之無文,行之不遠”,而不知胡適作品言之無物,又何用文為乎。吾所謂“物”,非古人所謂“文以載道”之說也。吾所謂“物”,約有二事! 。ㄒ唬┣楦小对娦颉吩,“情動于中而形諸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贝宋崴^情感也。情感者,文學之靈魂。文學而無情感,如人之無魂,木偶而已,行尸走肉而已。(今人所謂“美感”者,亦情感之一也。) 。ǘ┧枷胛崴^“思想”,蓋兼見地、識力、理想三者而言之。思想不必皆賴文學而傳,而文學以有思想而益貴。思想亦以有文學的價值而益資也。此莊周之文,淵明老杜之詩,稼軒之詞,施耐庵之小說,所以復絕于古也。思想之在文學,猶腦筋之在人身。人不能思想,則雖面目姣好,雖能笑啼感覺,亦何足取哉。文學亦猶是耳! ∥膶W無此二物,便如無靈魂無腦筋之美人,雖有秾麗富厚之外觀,抑亦未矣。近世文人沾沾于聲調字句之間,既無高遠之思想,又無真摯之情感,文學之衰微,此其大因矣。此文勝之害,所謂言之無物者是也。欲救此弊,宜以質救之。質者何,情與思二者而已! 《徊荒》鹿湃恕 ∥膶W者,隨時代而變遷者也。一時代有一時代之文學。周秦有周秦之文學,漢魏有漢魏之文學,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學。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明進化之公理也。即以文論,有《尚書》之文,有先秦諸子之文,有司馬遷班固之文,有韓柳歐蘇之文,有語錄之文,有施耐庵曹雪芹之文。此文之進化也。試更以韻文言之。擊壤之歌,五子之歌,一時期也。三百篇之詩,一時期也。屈原茍卿之騷賦,又一時期文學改良芻議也。蘇李以下,至于魏晉,又一時期也。江左之詩流為排比,至唐而律詩大成,此又一時期也。老杜香山之“寫實”體諸詩(如杜之《石壕吏》、《羌村》,白之《新樂府》),又一時期也。詩至唐而極盛,自此以后,詞曲代興。唐五代及宋初之小令,此詞之一時代也。蘇柳(永)辛姜之詞,又一時代也。至于元之雜劇傳奇,則又一時代矣。凡此諸時代,各因時勢風會而變,各有其特長。吾輩以歷史進化之眼光觀之,決不可謂古人之文學皆勝于今人也。左氏史公之文奇矣。然施耐庵之《水游傳》視《左傳》、《史記》,何多讓焉。《三都》、《兩水》之賦富矣。然以視唐詩宋詞,則糟粕耳。此可見文學因時進化,不能自止。唐人不當作商周之詩,宋人不當作相如子云之賦。即令作之,亦必不工,逆天背時,違進化之跡,故不能工也! 〖让魑膶W進化之理,然后可言吾所謂“不摹仿古人”之說。今日之中國,當造今日之文學。不必摹仿唐宋,亦不必摹仿周秦也。前見國會開幕詞,有云,“于鑠國會,遵晦時休”。此在今日而欲為三代以上之文之一證也。更觀今之“文學大家”,文則下規姚曾,上師韓歐,更上則取法秦漢魏晉,以為六朝以下無文學可言,此皆百步與五十步之別而已,而皆為文學下乘。即令神似古人,亦不過為博物院中添幾許“逼真贗鼎”而已,文學云乎哉。昨見陳伯嚴先生一詩云: 濤園鈔杜句,半歲禿千毫。所得都成淚,相過問奏刀。萬靈噤不下,此老仰彌高。胸腹回滋味,徐看薄命騷! 〈舜笞愦斫袢铡**流詩人”摹仿古人之心理也。其病根所在,在于以“半歲禿千毫”之工夫作古人的鈔胥奴婢,故有“此老仰彌高”之嘆。若能灑脫此種奴性,不作古人的詩,而惟作我自己的詩,則決不致如此失敗矣! 吾每謂今日之文學,其足與世界“**流”文學比較而無愧色者,獨有白話小說(我佛山人、南亭亭長、洪都百煉生三人而已。)一項。此無他故,以此種小說皆不事摹仿古人,(三人皆得力于《儒林外史》、《水游》、《石頭記》。然非摹仿之作也。)而惟實寫今日社會之情狀,故能成真正文學。其他學這個,學那個之詩古文家,皆無文學之價值也。今之有志文學者,宜知所從事矣。 ……
胡適雜文選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2.17~1962.2.24),安徽績溪人,原名嗣穈,學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適、字適之,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學者和,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大文學院院長、民國駐美大使、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北京大學校長、普林斯頓大學東方圖書館館長等職。 胡適于1910年留學美國,入選讀農科。1915年,入哲學系,師從于著名的實用主義哲學家。1917年,胡適在《》上發表《》,揭開了中國現代文學革命運動的序幕,同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并加入編輯部,繼續大力提倡白話文,后發表了《歷史的文學觀念論》、《建設的文學革命論》,并撰寫了中國現代第一部集,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之一。1919年,胡適接替陳獨秀主編,發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方法論,引發了“問題與主義論戰”的論戰,在全國影響較大。胡適是中國現代界較早引入西方方法的學者,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等諸多領域均有很高的造詣,編寫了《》、《中國史》、《》等一大批具有深遠影響的文章和著作。胡適不同時期的的著作曾編輯為《胡適文存》、《胡適文選》等出版發行。這些成就逐步奠定了胡適在中國現代思想文化領域的突出地位。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