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孫文學說構建近代中國的理論先導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089070
- 條形碼:9787203089070 ; 978-7-203-0890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孫文學說構建近代中國的理論先導 本書特色
張蘋、張磊編著的這本《孫文學說(構建近代中國的理論先導)》從孫文學說的文化導向與來源開始,論述了孫中山的近代化思想、三民主義及孫文學說的持久普遍意義,并在導論中闡述他的生平與思想。作者在研究理論和方法上,把孫中山嚴格地放置在特定的歷史范疇內,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評價,力求全面地研究孫中山的思想。
孫文學說構建近代中國的理論先導 內容簡介
孫中山——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和近代化前驅。在19世紀90年代的崢嶸歲月中,孫中山結束了鴉片戰爭以來的民主革命準備階段,開拓了民主革命的正規時期:他倡導了三民主義政綱,為謀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祖國臻于獨立、民主和富強,其中,對共和制度的訴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組建了全國性的、統一的革命政黨,匯聚成為革命的巨流;他確信“強迫”的手段往往是革命所必需的,堅持了武裝斗爭;他領導了燎原之勢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他在革命果實被袁世凱及其后繼者篡奪,又堅持不懈地捍衛共和;在經歷了十年的“艱苦頓挫”而回天力后,他迎來了新世紀的曙光,積極投入民主革命新階段,“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確立了三大政策,實現了國共合作,推動了國民革命的發展。他的畢生政治生涯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始終站在時代潮流的前列。他的思想和實踐體現了人類進步的趨向,建樹了不朽的豐功偉績。他不僅是中國人民的光輝代表,也理所當然屬于全世界。他留下了寶貴的、豐富的文化遺產,他自己在晚年概括為“孫文學說”。其中,包括了理論、路線、綱領、方針和政策,三民主義則為核心部分。近百余年的事變進程不容置疑地證明,“孫文學說”兼具重大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
孫文學說構建近代中國的理論先導 目錄
**章 孫文學說的文化導向與三個來源
**節 “有規撫歐洲之學說”;反對“極端的崇拜外國”和“一味的盲從附和”
第二節 “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消除歷千年而不解的“專制之毒”
第三節 “有吾所獨見而創獲者”
第二章 中國正規民主革命與近代化的理論、綱領和方案
**節 掙破殖民主義與封建主義雙重枷鎖是近代化的前提
第二節 “實業化”是近代化的重要內涵
第三節 民主政治是促進近代化的杠桿
第四節 科學、教育、文化的革新與發展是近代化的必要條件
第五節 變革、“開放主義”是近代化的主旋律
第三章 民族主義思想
**節 一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民族主義
第二節 民族主義的新階段
第三節 民族主義的幾個重要問題
第四章 民權主義思想
**節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民權主義
第二節 民權主義的新階段
第三節 平等觀與自由觀
第四節 關于政體的構想
第五章 民生主義思想
**節 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民生主義
第二節 民生主義的新階段
第三節 民生主義的幾個重要問題
第六章 新三民主義與三大政策
**節 新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
第二節 新三民主義的民權主義
第三節 新三民主義的民生主義
第四節 三大政策的形成及其重大意義
第七章 三民主義的理論——哲學基礎
**節 進化發展的普遍觀念
第二節 以近代自然科學為基礎的自然觀
第三節 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第四節 社會歷史觀點——“民生史觀”
第八章 孫文學說的持久、普遍意義
**節 體現了眾多國家與地區社會演進的必然趨勢
第二節 將中國問題的“真解決”與世界密切聯系起來考察
第三節 把中國與世界人民爭取正義與進步的事業融匯一體
附錄
孫中山重要活動年表
作者主要相關著述目錄
引用、參考書目舉要
后記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