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抗戰文化運動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03654
- 條形碼:9787519003654 ; 978-7-5190-0365-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抗戰文化運動史 本書特色
四川抗戰系列叢書為: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重點出版物
抗戰文化運動史 內容簡介
抗戰文化運動,在鐵與血中萌生和發展,不僅綿延的時間長,遍及全國,而且如火如荼。在統一戰線旗幟下,文藝、學術、教育、新聞、出版等方面的活動波瀾起伏,內容非常豐富。抗戰文化運動具有以政治為基礎、以群眾為對象、以批判為武器、隨時變而涌動的特征,活動的發起者、承載者、推動者是政府與民間不同形式的文化組織。《抗戰文化運動史》除論述抗戰文化運動的分期和特點之外,對抗戰時期的主要文化組織及它們開展的活動,也做了概括性的敘述。
抗戰文化運動史 目錄
前言
**章 分期:1931年到1949年
一、“九一八”至“七七”是前期
二、“七七”至抗戰勝利是中期
三、抗戰勝利1949至年全國文代會的召開是后期
第二章 基本特征
一、以政治為基礎
二、以群眾為對象
三、以批判為武器
四、隨時變而涌動
第三章 西北戰地服務團
一、在山西
二、在西安
三、通訊與《戰地》
四、在晉察冀
五、“作出了很大貢獻”
第四章 郭沫若領導的第三廳
一、出任廳長
二、宣傳周
三、獻金、戰地服務處與宣傳隊的整編
第五章 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
一、轟轟烈烈
二、扎實進取
三、在逆風中前進
四、功垂史冊
第六章 文化工作委員會
一、圈子之內
二、圈子之外
三、時局進言
第七章 文化運動委員會
一、文化統一
二、為三民主義張目
三、獎助與刊物
第八章 作家戰地訪問團
一、訪問團的組成
二、繁忙的戰區之行
三、矚目的成果
第九章 孩子劇團和新安旅行團
一、孩子劇團
二、新安旅行團
第十章 “劃時代的文獻”
一、“文藝科學與文藝政策*好的讀本”
二、《新華日報》大力宣傳
三、《講話》激起的熱浪
四、沿《講話》指引之路前進
第十一章 “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
一、關于“文藝政策”的討論
二、必然的結果
三、左翼的批評
第十二章 保障作家權益與生活
一、文藝獎助金管理委員會
二、“文協”給以實際幫助
三、積極的作用
第十三章 魯迅逝世紀念
一、民族魂
二、魯迅的骨頭是*硬的
三、紀念的意義
第十四章 廣泛的紀念活動
一、紀念郭沫若、洪深、老舍、茅盾
二、紀念屈原
三、外國作家的紀念
四、歷史作用
第十五章 文化大眾化
一、既要全軍抗戰,也要全民抗戰
二、文藝創作大眾化
三、文藝活動大眾化
四、教育部門的文化普及
五、在延安和晉察冀
第十六章 民族文化的復興
一、本位文化問題
二、“民族文化的結晶”給現實以力量
三、三大書院
四、官方的推動
第十七章 關于“月亮與臭蟲”之論辯
一、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
二、仗義執言殺其威
三、“月亮”“臭蟲”及其他
第十八章 中外文化交流與“拿來”
一、和西方的文化交流與“拿來”
二、與蘇聯的文化交流與“拿來”
三、文化外交使者胡適
第十九章 在華日本友人的文藝反戰
一、戲劇
二、詩歌
三、散文與小說
四、文論
**章 分期:1931年到1949年
一、“九一八”至“七七”是前期
二、“七七”至抗戰勝利是中期
三、抗戰勝利1949至年全國文代會的召開是后期
第二章 基本特征
一、以政治為基礎
二、以群眾為對象
三、以批判為武器
四、隨時變而涌動
第三章 西北戰地服務團
一、在山西
二、在西安
三、通訊與《戰地》
四、在晉察冀
五、“作出了很大貢獻”
第四章 郭沫若領導的第三廳
一、出任廳長
二、宣傳周
三、獻金、戰地服務處與宣傳隊的整編
第五章 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
一、轟轟烈烈
二、扎實進取
三、在逆風中前進
四、功垂史冊
第六章 文化工作委員會
一、圈子之內
二、圈子之外
三、時局進言
第七章 文化運動委員會
一、文化統一
二、為三民主義張目
三、獎助與刊物
第八章 作家戰地訪問團
一、訪問團的組成
二、繁忙的戰區之行
三、矚目的成果
第九章 孩子劇團和新安旅行團
一、孩子劇團
二、新安旅行團
第十章 “劃時代的文獻”
一、“文藝科學與文藝政策*好的讀本”
二、《新華日報》大力宣傳
三、《講話》激起的熱浪
四、沿《講話》指引之路前進
第十一章 “我們所需要的文藝政策”
一、關于“文藝政策”的討論
二、必然的結果
三、左翼的批評
第十二章 保障作家權益與生活
一、文藝獎助金管理委員會
二、“文協”給以實際幫助
三、積極的作用
第十三章 魯迅逝世紀念
一、民族魂
二、魯迅的骨頭是*硬的
三、紀念的意義
第十四章 廣泛的紀念活動
一、紀念郭沫若、洪深、老舍、茅盾
二、紀念屈原
三、外國作家的紀念
四、歷史作用
第十五章 文化大眾化
一、既要全軍抗戰,也要全民抗戰
二、文藝創作大眾化
三、文藝活動大眾化
四、教育部門的文化普及
五、在延安和晉察冀
第十六章 民族文化的復興
一、本位文化問題
二、“民族文化的結晶”給現實以力量
三、三大書院
四、官方的推動
第十七章 關于“月亮與臭蟲”之論辯
一、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
二、仗義執言殺其威
三、“月亮”“臭蟲”及其他
第十八章 中外文化交流與“拿來”
一、和西方的文化交流與“拿來”
二、與蘇聯的文化交流與“拿來”
三、文化外交使者胡適
第十九章 在華日本友人的文藝反戰
一、戲劇
二、詩歌
三、散文與小說
四、文論
展開全部
抗戰文化運動史 作者簡介
文天行,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多年從事中國抗戰文學和文化的研究,被學界公認為抗戰文化研究領域的奠基人之一,出版了多種抗戰文學與文化方面的著作。
書友推薦
- >
莉莉和章魚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